星期四, 5月 22, 2008

蘇偉文:消費態度與行為


理財創富:消費態度與行為 28/3/2008 蘇偉文
【都市】復活節假期剛過,相信大家和親朋好友歡度了節日。不少人認為在商店的大力宣傳下,消費成了節日的主要活動,令很多家庭及情侶在節日大破慳囊。筆者早前看到一個酒店復活節假期住宿推廣廣告,雙人兩晚住宿為14,000元,費用包括客房、餐飲、水療、葡萄酒課程及巧克力品嘗。這項消費是否值得,實屬見仁見智,很視乎個人的財務能力及背後消費的原因(如慶祝結婚銀禧紀念)。
筆者認為消費是一種態度,除非你是一貧如洗,否則,除了日常必要的開支外,餘下的消費應該是令自己或身邊人的生活變得愉快,或增廣見聞,或得到生活上的便利。筆者不是鼓勵人們胡亂消費,只是不要盲目為了節省金錢,而令自己過「苦行僧」的生活。
舉例說,有些人士願意用數千或萬多元購買一個名牌手提包,如果相關金額只佔這些人士月薪的少部分,加上這些人士在購買奢侈品之餘,亦有為未來及退休的理財規劃做好部署,筆者覺得購買一個名牌手提包,用作獎勵自己辛勤工作,令自己歡喜,這個消費行為沒有甚麼問題(當然,如你已有數個名牌手提包則另計)。相反,如果這個名牌手提包的金額是你月薪的全部,甚或你需要利用借貸去支持這個消費行為,筆者則不甚苟同。
另一個例子,除非經濟環境極度不許可,如果你每天只吃白麵包度日,過著「苦行僧」的生活,目的只為節省金錢,那麼,你是過度遏抑消費,長遠而言,你會缺乏營養,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甚或要付出高昂醫療開支的代價,得不償失。
在此必須強調,筆者不是鼓勵消費,而是消費必須有目的及有價值。在理財上,儲蓄、消費及投資3個範疇環環相扣,而過分偏重任何一個範疇,也不是理想的事情。要記著,人的生活並不是只得金錢,過分儲蓄、過分消費或過分投資也不適當,而富足的精神生活更來得重要。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