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8月 02, 2010

無線已經忘記單慧珠導演的《情常在》嗎?

星期日晚在房間上網,忽然聽到翡翠台宣傳片有「情常在」三字,立即伸頭出房門去看,豈料眨眼間片段已經來到最後,報幕員讀出節目播放時段。曉得那是晚間新聞後的間場,已經泛起不祥預感……
當我上無線網站找到節目專頁,就知道一切都完了︰
情常在主頁
香港人每日為生活奔馳,在追名逐利的同時,往往失去或忽略的便更多。新節目《情常在》希望透過一個個代表香港人、香港事、香港情的小故事,令大家從 奔波、壓力中歸向平靜,從感動中得到息懷。節目每集邀來一位嘉賓演繹一個饒有寓意、發人深省的真實小故事,故事以「情」為本,圍繞親情、愛情、友情等,讓 觀眾深深感受到人間有情「情常在」。
我的反應如下︰
一.唉,還是等不到單慧珠導演的《情常在》其餘人物專訪面世呀。
二.有無搞錯!今天要播的「情常在」分明是《霎時感動》一類心靈雞湯式節目,不過換了名字,但大電視台理應人才濟濟,有千百個好名不用,竟然用「情常在」命名,不是創意貧乏到如此地步吧?豈有此理!


不太善忘的人應該記得,《情常在》是由單慧珠的人物紀錄片,原定十輯,二OO二年秋天在無線播出其中四個人物共八集,廣受好評,在「2002電視節目欣賞指數(第四階段)調查」名列第四。可惜導演因製作期間壓力太大患上抑鬱症,整個計劃懸吊至今。
或者你說我多餘,只是一個名字用不著如此憤怒。喂!《射鵰英雄傳》無論拍過多少次,內容改到天花龍鳳也罷,都是說郭靖黃蓉的故事,但《情常在》一個 是製作認真可與港台匹敵的人物紀錄片,一個是心靈小品節目(還要是本人最最最討厭的心靈雞湯類),當後者一星期播五集,分分鐘像《霎時感動》出書,前者則 被有意無意間遺忘,世人將會記得哪一套《情常在》?
你可以說有麝自然香,然而現代社會資訊爆炸,還是不要高估人的記憶力吧。
無線是不是想兜個圈告訴翹首以盼的人,從此以後不必再等?



延伸閱讀
關於《情常在》紀錄片的故事很多,可看陳曉蕾為她作的專訪(http://leila13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84656)和單慧珠的自述︰

未完的故事 6/12/2002 單慧珠

【信報】朋友們從四方八面把我首次拍電視人物紀錄片的剪報傳真過來,關懷、支持與愛護,對一個仍在養病的人來說,這都是「情」。
從一開始,就很珍惜這次有機會在一個商業機構拍非商業的《情常在》。盼可以闖出一條路,願這條路能幫助繼續有類似的工作。可惜的是,拍完十集,但只 剪完了《梁祝》俞麗拿上下集,開始剪阿虫時,人忽然倒下,是嚴重的抑鬱症,連照顧自己的基本能力亦喪失。要把熟悉的人物放下,最長的相處了二十二個月,最 短的也超過一年,真是心如刀割。
一個執著的人,總有辦法為自己找到執迷不悟的理由,然後放大,堅信不移:「上帝都從未說過,移了民,就要改行,為啥我要主動放棄?」
生活的動力泉源來自心底的一份不屈與不甘。
「電視工作始終是我最愛,看中了這行業的影響能力,演天使或魔鬼,它都行,一切在乎用它作工具人的修行,其實真正的它是需要先被尊重,然後才學習如何運用它。」
是哪一天,已忘了,專注地觀賞一集又一集的《尋找他鄉的故事》。人在他鄉,感受特深,共鳴特強,但職業病也來了,老是看到可惜與不足之處。但明白到 他們因為年輕,閱歷有限,捉到鹿欠缺脫角的技巧與能力,情雖有,但投入到某個層面已止步。中年的我,不禁問自己:你又能做些什麼?
我以中年人對生命該有的洞悉與透徹,去尋找那份既深且廣的溫情,打動人心,溫暖人情。
「情」既定,計劃往溫哥華、三藩市跑一趟,進行資料搜集。阿濃與羅孚知道我尋找的方向,很快就列出一張人物表,都是他倆眼中值得訪問的對象,訪問的過程暢順無阻,得益匪淺,儘管那時根本沒有把握有沒有人會採用這構思,此行已是最大的得著。
一個月後,手上有一張經過整理、補充的人物名單,準備回港,暫做經紀,推銷自己,各電視台、各基金會都是敲門的對象。怎也沒想到,第一個開門的竟是 TVB,作為一個商業機構願投資拍這類沒有特別商業元素的人物專訪,實在難得。但心中一直有個疑問,我能給的是TVB想要的嗎?直率地問上層,回答說: 「公司想嘗試一些另類節目,既是另類,當然要找另類導演來負責。」
話很合邏輯,但沒膽簽約,因為怕「唔夾」,不同機構文化成長的人能合拍嗎?寧願花多點時間,等雙方達成人物共識後,再簽約。回到夏威夷,準備計劃 書,建議拍四至六個人物。由於自己一直是搞戲劇的,從來沒有拍過紀錄片,可以說完全欠缺這方面的常識與技能,然而電視台站在經營立場,一定要求拍十個,一 星期播一個,十個剛好兩個半月,觀眾才有可能對該節目留下印象。做了多年電視人,當然理解本行的慣例,更重要的是,深深體會沒有工作的滋味,等這樣一份 工,已等了四年。
這十個人物,電視台先提出「關鍵要求」:
《情常在》要盡量避免有傑出華人的影子,然後協定好,海外六人,香港四人。香港四人中,小思是心底暗中圈上的「關鍵人物」,若TVB接納小思,很明 顯呈現了製作《情常在》的誠意。傳真出去十個人名,一星期後傳真回來,中了七個,「小思」兩字清清楚楚安放在入選名單內,反而《梁祝》的俞麗拿屬後備。難 忘的是當時的興奮……矛盾,離家的時候到了。
合約定明十八個月生產十胎,為什麼海外六胎,除了俞麗拿逃出生天外,其餘都胎死腹中?
剛播出的《情常在》四個人物,在什麼情況下分裂成雙胞胎?另外二胎仍未知生死。
為什麼剪一個俞麗拿上集,就足足用了八個月?
是什麼令參與剪《情常在》的同事極度痛苦?
假如你曾看過《有你終生美麗》(A Beautiful Mind),你或許會明白,一個笑聲響亮又積極投入的人,怎麼會是一個抑鬱病人?

編按
單慧珠為無線拍攝《情常在》後不幸患病,未能為該節目剪輯工作,現在夏威夷養病,本文為她在病中的自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