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09, 2011

壹團和戲《城外甲子》

買票時完全沒有為意,沒想到壹團和戲的話劇《城外甲子》竟然長達三小時!無怪乎中場休息有人說︰「抵過演唱會!」

這是關於傳統、傳承與愛的故事。
廖東成父母早逝,由祖母撫育成人。他在紐約留學時邂逅華裔移民後代張慧心(Florence)。
結婚後慧心隨夫回到他成長的圍村,祖母將持守一生的傳統一鼓作氣統統交給她,還要適應與她成長環境南轅北轍的圍村人際關際與生活方式,令她叫苦連天。
阿成既要安撫老婆,也要奉養祖母,又要兼顧圍村六十年一次打醮林林總總的事務,同樣迫得透不過氣來。到底他們會被傳統壓垮,還是克服障礙接好傳統棒?

大家都無錯,大家都為對方設想,可惜這個世界無法令每個人都稱心如意。
大家都想對方快樂而隱惡揚善,可惜一番好意往往誤讀為欺瞞,產生嫌隙。
雖然一人讓一步不代表一勞永逸,但當彼此看見世事無絕對,做人做事多一分靈活,自會日趨和睦。

編劇妙在不會將圍村人寫成古老石山,死守不知所云/不知所謂的傳統不放。村中長老都明白時代變遷,新一代 不可能依足他們一輩的規矩辦事,但圍村傳統是他們承傳祖宗的根,不希望自他們一代失傳,愧對先賢,故而非要新一代接棒不可。長輩一人一句希望新嫁娘慧心早 生貴子,無非冀望以有形的血脈為他們傳承歷史。
慧心因為圍村生活與阿成鬧意見,他為排山倒海的醮務所迫分身不暇,令他忍不住對排打醮戲的孩子說︰我承受的傳統許多時並不是我想要的!偏要我傳給兒孫輩,若是你們的話會喜歡嗎?
孩子齊聲說好,並反問︰你不讓他們知道又怎知他們喜不喜歡?
正如祖母一言︰「不是要你做些什麼,只是想你知道我們做過什麼。」傳承者所傳的不只是死物死規條,更是前人累積得來的寶貴生存智慧,後人領悟了,心懷感激,去蕪存菁將神髓延展下去。凡是在那個地方成長的人,都要承受那地的榮與辱。無論個人喜惡,都有責任將出生地的故事、傳統延續下去。香港不一定要申辦亞運,但再不好好保存歷史文物、傳統手藝、民風信仰,就真的愧對子孫。

劇中提及的上水鄉六十年一次太平清醮真有其事,可惜當時工作關係無暇探遊。我想只要地球未玩完,應該有命看得見再六十年後的打醮吧。
不過如果我有時光機,除了希望回到侯寶垣道長在生時看他演大三清,還想回到二OO六年春天看剛過去的打醮喔。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