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25, 2012

甘和茶

盒仔茶的to be or not to be 16/1/2012

【明報】年紀漸長,有時自覺在走回頭路。像最近睡眠不足,喉嚨發熱,頭昏腦脹,雖不至於大病,但就是渾身不爽。要看醫生,又沒有時間,正在困擾之際,雙腳就自然走回老路,到菜市場旁邊的破舊藥材店買「盒仔茶」沖服。誰想到小時候十萬個不情願,在媽媽威迫利誘喝下那碗黑漆漆的曖昧苦茶,如今成為醫治疲憊身心的萬應仙丹?但老路還有老路的好,至少,它管用。喝下兩碗苦茶,睡一個覺,出一身汗,人就像元神回籠一樣。這帖民間智慧聖藥,90後的讀者,大概沒有受惠過。

民間聖藥、一個幾毫

原名「甘和茶」的「盒仔茶」,坊間有不同版本,成分相當複雜,有紫蘇茶、薄荷、青蒿、香薷、葛根、前胡、防風、黃芩、連翹、桑葉、淡竹葉等等。據中醫說,除了醫治感冒初起、頭痛發熱、食滯飽脹、腹痛吐瀉等之外,還可以加生薑片服用,以驅風散寒。在本地經濟還未起飛的日子,沒有「病了立刻看醫生」的習慣(養成這習慣,當然歸功醫療護理藥劑各界專業,花上以億計的人力物力日夜不斷地宣傳),公立診所的人龍固然比今天還要長;私家西醫診金和成藥相對昂貴;即使看中醫,要找童叟無欺的杏林聖手,還得靠彩數。所以偶遇身體不適,窮人也寧願花費一個幾毫,買「盒仔茶」回家服用。即使物價高漲的今天,這靈藥一包十盒,也不過十二元而已,西醫診金卻動輒二三百元。同樣的價錢比例,可以想像,當年廉價的「盒仔茶」如何成功打入還沒有傷風感冒止痛藥長駐的尋常百姓家。

「盒仔茶」背後的窮人邏輯
今天選擇「盒仔茶」,是因為沒時間去看醫生。但在往日,窮人選用「盒仔茶」,主要卻是經濟考慮。當中隱隱約約的「邏輯」是﹕窮人沒有的是錢,有的剛巧是換得到錢的時間。(公立診所的人龍裏常常出現的一句賭氣話是:「無錢無時間就唔好病!」)所以,負擔不起診金藥費,就只能支付時間,要嘛忍受公立診所的長龍,要嘛買中藥,回家在廚房裏互相煎熬。今天的「盒仔茶」,打開包裝後是鬆散的茶葉一堆,熱水浸服即可。但舊日的版本,小紙盒裝著的卻是一塊兩吋長立方的黑色硬塊,要用秤砣(舊日家居常備一把秤,以檢查菜市場買回來的(食送)菜是否足秤)將之打碎,再放瓦煲裏中火慢熬。爐火(舊日用的是火水爐)充足又要留心伺候,一兩小時即可;但煎功不足的話,往往要花上三兩個小時才能飲用。小病一場,窮人支付的,除了是時間,還有原本那個時段可能出現,能改善生活的機會。比如說,多賣幾碗粥、多車一件衣服、多載幾個乘客。如果公共醫療系統,能更有效率地服務他們,讓窮人以更低成本,更少時間恢復健康,那麼所花掉的公帑,就不只消極地醫治病痛,也積極地改善了窮人的生活條件。

社會資源再分配,讓貧富拉近,改善基層生活,並不一定是大鑼大鼓的大政客大官員的大道理,從小處著眼,也許就是「盒仔茶的to be or not to be」而已。

文:馮一沖博士 (曾任職政務官、西廚,後獲社會學博士,現任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