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我而言,在這個只記舊曆的七月裡,七月廿四的意義遠比七月十四重要,中區卅間街坊盂蘭勝會正是一切的開端。即使現在不像那時下班後急不及待趕到,總要和舊相識打個招呼。
關於相遇的細節,二人口中的說法竟差天共地。我肯定沒有錯,你也堅持己見,難道那時叮噹已帶來模仿機械人?
星期二, 8月 05, 2014
海鮮泡飯
5/8/2014 馬傑偉
【明報】夏日炎炎,泡飯是不錯的選擇,清新開胃,不油不膩,而且容易炮製。
幾個月前,在家請客,就想到煮這一道菜。那晚人多,為了省工夫,不想花時間煲清湯,到唐餐館買魚湯代替,又到超市買罐頭蟹肉過骨,真是魚目混珠,問心有愧,當然泡飯要加芫荽,能點出鮮味,那晚就如此這般的過了關,還得好評,我就自覺欺場。
上 月在台北小住,家門前碰巧有間名店,晚上十時開舖,清晨五時打烊,真箇深宵食堂。我午夜在食店偷師,看他們如何煮馳名的海鮮泡飯。原來十分簡單,一小團白 飯置於碗內,不要與湯同煮,否則湯滲透飯而像粥,就不是泡飯了。蔥花芫荽切碎放在飯面。小蝦、蜆、魚肚(魚腩),用水猛火煮好,湯注入飯碗即成。湯,直接 從海產中提出鮮味,令湯飯與食材互相呼應。
上周待客,且是我尊敬的老師,精心料理,奉上「升級版」海鮮泡飯。做法如下:買回來急凍阿拉 斯加蟹、加拿大帶子。拆蟹肉備用,蟹殼蟹蓋則用來做清湯。清水、洋蔥、西芹配蟹殼煲滾,放真空煲煮三小時,加鹽試味。清湯是泡飯的精要所在,不能馬虎。我 的煮法憑直覺,不知是對是錯,只想煮出美味,讓老師吃得開懷。我把小量的飯,分別放在十個小碗,就如台北所學,放入香茜與蔥花,每碗再加蟹肉,另用牛油煎香帶子,每碗一隻,最後把蟹殼清湯倒入碗。食客的評語正面,大家吃得滋味,我不知是客套還是真心。我只相信自己的舌尖,湯真是鮮甜清新;這個湯底對了,泡飯就保證有水準。
【明報】夏日炎炎,泡飯是不錯的選擇,清新開胃,不油不膩,而且容易炮製。
幾個月前,在家請客,就想到煮這一道菜。那晚人多,為了省工夫,不想花時間煲清湯,到唐餐館買魚湯代替,又到超市買罐頭蟹肉過骨,真是魚目混珠,問心有愧,當然泡飯要加芫荽,能點出鮮味,那晚就如此這般的過了關,還得好評,我就自覺欺場。
上 月在台北小住,家門前碰巧有間名店,晚上十時開舖,清晨五時打烊,真箇深宵食堂。我午夜在食店偷師,看他們如何煮馳名的海鮮泡飯。原來十分簡單,一小團白 飯置於碗內,不要與湯同煮,否則湯滲透飯而像粥,就不是泡飯了。蔥花芫荽切碎放在飯面。小蝦、蜆、魚肚(魚腩),用水猛火煮好,湯注入飯碗即成。湯,直接 從海產中提出鮮味,令湯飯與食材互相呼應。
上周待客,且是我尊敬的老師,精心料理,奉上「升級版」海鮮泡飯。做法如下:買回來急凍阿拉 斯加蟹、加拿大帶子。拆蟹肉備用,蟹殼蟹蓋則用來做清湯。清水、洋蔥、西芹配蟹殼煲滾,放真空煲煮三小時,加鹽試味。清湯是泡飯的精要所在,不能馬虎。我 的煮法憑直覺,不知是對是錯,只想煮出美味,讓老師吃得開懷。我把小量的飯,分別放在十個小碗,就如台北所學,放入香茜與蔥花,每碗再加蟹肉,另用牛油煎香帶子,每碗一隻,最後把蟹殼清湯倒入碗。食客的評語正面,大家吃得滋味,我不知是客套還是真心。我只相信自己的舌尖,湯真是鮮甜清新;這個湯底對了,泡飯就保證有水準。
星期五, 8月 01, 2014
另一個角度拍京都祇園祭
一棵樹的覺醒 1/8/2014 林逸
【頭條】京都祇園祭是日本三大祭典之一,自然吸引數以十萬計遊人圍觀,本屆盛典,我也是眾多觀光客的一員,考慮到已看過這祭典數遍,加上昔時都慣待在巨大花車轉向的第一個彎角四条河原町欣賞,今年決定隨意一點,多走幾個地方,看多些不同場景。
下這樣的決定,內心其實頗為掙扎,因為按觀賞及拍照效果,當然以人頭湧湧的四条河原町最理想,但要佔個好位,便得在早上七時來「霸位」,然後就是呆待兩、三 小時方有第一台花車經過。可是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在這個位置看畢整列巡遊隊伍後,趕赴終點新町通,也只能再拍得「隊尾」的幾台花車,委實有點因一棵樹而放 棄整片森林的意味。
今年我調整策略,同樣在七時離開酒店,目標不是往「霸位」,而是轉到各台花車的大本營,了解其出發前的準備工夫,拍下不少我在早幾趟從沒看過的場面,感到相當滿意。只是這樣做,便要犧牲正式巡遊時的取景位置,畢竟滿街都是觀光客,要擠個頭位拍照自然不容易,不過作為「識途老馬」的我,總懂得一點伎倆以爭取有利位置,雖說站立的絕非最佳取景地點,也能拍得無遮無擋的盛大場面,再加上這趟我旨在多拍不同場景,沒有在同一地點 久留的意圖,結果在整條巡遊路線中,便由四条烏丸拍到御池河原町、烏丸御池及新町通,還拍下不少祭典完畢後拆卸花車的情況,教我發現犧牲一棵樹而看到的整 片森林,原來是這樣漂亮的!
lamyatjp@hotmail.com
【頭條】京都祇園祭是日本三大祭典之一,自然吸引數以十萬計遊人圍觀,本屆盛典,我也是眾多觀光客的一員,考慮到已看過這祭典數遍,加上昔時都慣待在巨大花車轉向的第一個彎角四条河原町欣賞,今年決定隨意一點,多走幾個地方,看多些不同場景。
下這樣的決定,內心其實頗為掙扎,因為按觀賞及拍照效果,當然以人頭湧湧的四条河原町最理想,但要佔個好位,便得在早上七時來「霸位」,然後就是呆待兩、三 小時方有第一台花車經過。可是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在這個位置看畢整列巡遊隊伍後,趕赴終點新町通,也只能再拍得「隊尾」的幾台花車,委實有點因一棵樹而放 棄整片森林的意味。
今年我調整策略,同樣在七時離開酒店,目標不是往「霸位」,而是轉到各台花車的大本營,了解其出發前的準備工夫,拍下不少我在早幾趟從沒看過的場面,感到相當滿意。只是這樣做,便要犧牲正式巡遊時的取景位置,畢竟滿街都是觀光客,要擠個頭位拍照自然不容易,不過作為「識途老馬」的我,總懂得一點伎倆以爭取有利位置,雖說站立的絕非最佳取景地點,也能拍得無遮無擋的盛大場面,再加上這趟我旨在多拍不同場景,沒有在同一地點 久留的意圖,結果在整條巡遊路線中,便由四条烏丸拍到御池河原町、烏丸御池及新町通,還拍下不少祭典完畢後拆卸花車的情況,教我發現犧牲一棵樹而看到的整 片森林,原來是這樣漂亮的!
lamyatjp@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