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1月 01, 2009

工作路的南轅北轍(二)

<拾荒誌>是每月一次的專欄,等佐治故事續集等得頸也長了,原來還有下文,又要多等一個月。


拾荒誌﹕猶豫是因為害怕淪為笑話主角 
1/11/2009 曾仲堅
【明報】上回(4/10/2009「在社會兩極化中尋找工作路」)說了佐治故事的上集﹕在以金融業和服務業為主導,就業市場趨向兩極化的香港,佐治努力於有限的選擇中選擇。中七畢業的他,在文員和採購等位置輾轉打滾了幾年後,說要找一個可以抵抗經濟衰退,不會忽然走下坡的可靠行業好好發展。物流業和客戶服務是心水選擇。
但 繼續和他說下去,問到他如何計劃將來,我感覺別扭(當然他可能更不自在)。仔細想想,原因一方面是我好像一個熱中於追問的偏執狂,明明別人對話題不太熱 中,只願意簡短的答上兩、三句,而我始終鍥而不捨,但同時也許亦源於我對他閃縮的答案不太耐煩。說來說去,他總是不太確定,儘管在行動上其實已踏出腳步, 正在嘗試。

家庭置業進修事業中的猶豫
佐治現在收入一萬有餘,與家人同住,與女友感情穩定,生活無憂。但我追問,將來怎麼辦呢?有什麼計劃嗎?他把家人放在首位,希望有朝一日能獨立生活,令父母放心,知道他有能力應付自己的人生,可以結婚和置業。但硬崛崛的現實夾雜其中,令他一再猶豫。
「有沒有想過要結婚?或者搬出來住?」「我有想過搬出來住。但結婚,我估大概都是三十歲之後的事。」
「有沒有想過生小孩?」「沒有。這時候我不會想。」
「有沒有想過買樓?」「我有想過,但這個階段我沒有能力。」
「你 有多想結婚或者搬出來住呢?有沒有什麼計劃?」「我始終也要獨立的。我不可以和阿爸阿媽一起住一世。我不是說不應該和他們一起住,而是你要證明給他們看, 我有能力照顧自己,他們不需要擔心我。我希望自己三十歲後可以做到。我有能力照顧自己,即是我經濟上可以租或者買到樓,我可以應付到我的生活,可以令他們 不用擔心。」
「在香港,你需要多少人工才可以做到?」「唔……人工……如果要維持我這一刻的生活水平,我估至少要二萬。」
「你有信心在三十歲後做到?」「有。」
「為什麼?」「我希望。這只是我的希望。或者說是目標。我希望我在三十歲後可以賺到二萬元一個月,不過這只是一個希望。」
就是如此,每當我追問他,要他正面回答我,有信心嗎?基於什麼根據而有信心呢?他都一再變得閃縮。關於進修和升職,他也是如此迴避。
他現在在讀物流業的高級文憑課程,我問﹕「你繼續讀書是因為你想有更多升職機會?」「我可以有一個機會去到一個我可以去到的位置。」
「譬如呢?」「譬如……你要有一個學位才能夠成為經理。」
「你的目標是經理?」「我想0架。」

避免淪為南轅北轍般的笑話
大家還記得上回提及的「南轅北轍」嗎?故事主角想往南方,馬車卻向北方走。別人再三提醒,說走錯方向了。但他始終如一,把別人的忠告置諸不理,只一再強調﹕「我的馬很好」、「我很有錢」、「我有一流的車夫」。
故事的教訓有兩個。第一,寓意是人應該要選擇正確的方向,不要只顧著手邊有沒有好的工具。無論有多優良的配備,走錯方向,怎樣也到不了目的地。
第二,這故事為何可笑?一方面我們笑的是主角的愚蠢,另一方面,可笑的也是他以堅定不移的信心去犯顯而易見的錯誤。我們笑他的頑固令他到不了終點。他的信心愈堅定、做得愈多、準備得愈多,他就愈可笑。
或 者佐治言談間一再的猶豫其實是在迴避流露自己的投入和肯定,以免使他的人生在我和他自己的耳中聽來好像笑話。事實是他已正在嘗試踏出路途,但同時,他知道 自己的計劃(希望透過穩定的工作來獨立於父母、搬屋結婚、甚至置業)未必會成功。工作是否穩定和收入會否增長實在是未知數。他也無法完全確保自己的目標正 確--譬如置業在今時今日聽來好像日益渺茫。如果坦白承認自己正在全心全意地投入一條也許後來會被證實是錯誤的路途上,那他豈不是會淪為笑話中的主角嗎?

「隧道效應」
我的迫問最後也終於令他忍無可忍。他一口氣地說﹕
「你不斷問我目標目標。或者這樣說。你定了一個目標,如果你到達不了那怎麼辦?我又可以怎麼辦?是不是真的有需要在遠處的前方設一個站頭,然後自己找一條路,行去那個站頭呢?是不是真的有需要呢?好,萬一走錯了路,到不了那個站頭,是不是那條新開的路錯了呢?
「有誰可以確定你訂了的那個站頭一定是對的呢?當初你滿懷自信訂下了那個目標,到你用盡任何方法、手段、路徑,終於到達,但那時候你才發現,原來是錯的。原因 可能是時代轉變,已經和你訂的時候不同了。當初你訂的時候,仍然是對的,但到你到達的時候,卻原來落伍了,這個時代已經超前了你。沒有人可以警告你,或者肯定你,訂那個站頭是100%正確。那還有沒有需要訂那個目標呢?那我訂那個目標來做什麼呢?」
揮之不去的陰影,其實還是路途上的種種不穩定。世界變得太快,我們怎去判斷自己所走的路是否正確?即使方向和目標本來都非常正確,那又如何?訕訕地和佐治道別後,回家時我想,香港是不是曾經有過穩定的工作路呢?
社會學者黃偉邦借用了一個叫「隧道效應」的概念,來描述七八十年代香港出現的樂觀氣氛。「隧道效應」的意思是彷如在一條正在交通擠塞的隧道中,當看到身旁行車線上的車開始向前,然後心想下次向前的應該是我了。當時香港的經濟正在急速發展,令大家爬上社會階梯的同時,好像也不會令其他人有所損失。「有錢大家搵」也許是大家共同的心態,自己儘管還是在擠塞之中,但透過看到別人獲益,好像有一條或者仍不大清楚,但至少未來一定會更好的路就在眼前。不過當經濟發展到了瓶頸,社會流動減慢,對未來樂觀的情緒就會慢慢消失。
和戰國時代的「南轅北轍」不同,當時故事中的目的地很清楚,即使你走錯了方向也還有人可以給你明確的指引。今天困難的地方在於,一方面,不知道什麼配備才正確合用,有人曾經建議I.T.、中醫藥,但不消片刻熱潮消失,留下一個又一個的黑色幽默故事。另一方面,地圖上的路卻又模糊不清,而且誰也給不了你指引,因為大家都不清楚明天會怎樣。
不過人生是不是要有長遠的規劃才可以過得開心?活在當下,不是也可以很快樂嗎?這就是下回想要回答的疑問。


拾荒是定期活動,每月一次,收拾手中荒廢了的故事。關於生活,也關於生存。一九八一年生,二○○三年大學畢業。(每月第一個星期刊出)

延伸閱讀
工作路的南轅北轍(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