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月 01, 2010

程爺O四年的訪問

港技術冠亞洲掀起新熱潮 人體展變「殭屍」藝術 
18/8/2004 方雅儀

【星島】兩年前舉行的「人體奧妙展」,在本港引起哄動,令外國主辦單位賺得盤滿砵滿。其實本港的人 體解剖學發展,絕不遜色,如塑化標本技術、電腦人體切片重組的「虛擬人」等,在亞洲均處於領先地位。中文大學解剖學和康文署,由本周五起在科學館舉辦「人 體解構」展覽,展出逾二百五十件人體標本,包括身體橫切片、大腦結構、胎兒標本等,勢掀另一次人體展覽熱。

「兩年前的『人體奧妙展』在形式和內容上都跟今次不同,他們著重展示人體各種運動狀態,有染了色的肌肉,可以說是藝術性的展覽。但今次我們 著重介紹各種解剖學的技術,讓市民學習到人體器官的功能關係,疾病令器官的變化,可說是學習性的展覽。」中大解剖學系講座教授姚大衛帶領其解剖學隊伍,正 為明天舉行開幕儀式的人體解構展作好準備。

中大浙大共179組標本
是次人體展可謂本港舉行的首個同類型展覽,展出一百七十九組人體標本(中大提供一百廿八組及浙江大學提供五十一組)、男性連續橫切片四十二件及女性連續橫切片三十五件,另有五張病變X光片,及立體電影模式展出的電腦「虛擬人」,詳盡介紹人體的解剖結構。
據姚教授稱,過去二十年,解剖學上的標本製作技術有長遠發展,人體標本能保存的年期亦愈來愈長。「以前學生學習用的標本,以防腐藥水浸泡,拿出來時 又濕、又有異味,在十多年前發展出來的塑化標本,把塑料注入人體及器官內,令其硬化,標本可拿在手裏,更可保存十多年。」不過,塑化技術比以往的藥水浸泡 成本要貴,相差至少三分二,故中大一個人體標本實驗室,每年經費動輒數十萬元。記者觸碰其中一件人腦標本,質感似硬膠,毫無異味,但想起是真正的人腦,感 覺有點奇異。

染色樹脂注入內臟
中大解剖學系高級技術員程大祥指出,整個塑化過程是先把屍體防腐、解剖,然後把需要製作標本的部分 脫水,浸入塑料液盆內讓其固化,接著再以有機化合物丙銅在真空中脫水,使塑料可完全滲透,最後等待乾枯。以整個人體上半身的塑化標本為例,製作過程需時兩 個多月,所用的塑料重量,相等於從人體解剖出來的標本重量。目前,本港的塑化標本製作技術,在亞洲處於領先地位,台灣和內地亦前來取經。
除塑化外,中大醫學院亦製作不同類型的標本,包括鑄型標本,以染色樹脂注射入管道系統內,展示血管之間的關係,色彩豐富的標本,每件都變成藝術品,「譬如有條心臟血管塞了,導致肌肉壞死,都可從鑄型標本中看到。」

供展出部分達99%
姚大衛稱,今次亦會展出病理標本,如頭顱被撞擊後出現的腦硬膜出血、慢性腎衰竭病人縮小的腎臟、胃癌、子宮瘤等。「其他如不同成長階段的胎兒,以及浙江大學提供雙生胎兒標本,基本上人體百分之九十九的部分,都可以在今次展覽看到。」
本身唸動物學,繼而在美國取得解剖學及醫學學位的姚教授坦言,解剖學是一切醫學的基礎,人體標本就讓醫科學生從「身教」中學習,「雖然現今科技讓我們可虛擬人體教學,但畢竟要用真正的人體教學,能接觸實質,才能感覺手術刀切下去那種力度。」

門票20元學生減半
目前,本港教學用途的屍體來源,由衛生署提供及自願捐贈,每年學生耗用二十多個屍體。姚教授說, 學生對這些解剖用的屍體都須遵守特殊操守,並以珍惜和尊重態度對待。「學生解剖上肢時,就不能隨便移動或亂戮其他部分。以前我做學生時更嚴謹,不能穿涼鞋 入去實驗室,以示對死者尊重。據知,在日本,教授甚至會帶領全體人員上香。」
除醫科生外,現時護士、藥劑師、中醫學生都需要讀解剖學,姚教授笑言,數十年前,醫科生修讀解剖學極之細微和深入,但現今解剖學更著重從功能上掌 握。「以前,老教授隨手在衣袋裏取出一塊手骨,學生就要說出是手的哪部分,何時骨化,但現在我們都從功能或病理上去教授,較容易理解。」今次人體解構展將 為期三個月,直至十一月中。展覽本周五起在尖沙嘴科學館展出,成人票價二十元,學生及長者十元。


人體奧妙展 主辦商勁賺 
O二年底舉辦的「人體奧妙展」一度在本港掀起巨大熱潮,覽展舉行了兩個月,每日入場人數逾二千,主辦單位狂收過千萬元。該展覽的部分器官標本可供 參觀者「撫摸」,由於參觀者眾,到展覽接近尾聲時更有部分標本與主體分離,顯得「搖搖欲墜」。但由於主辦單位一直拒絕透露屍體來源,惹來不少猜疑。

每天二千人進場
雖然有人批評該展覽的導覽說明不足,但「人體奧妙展」始終旺場,開幕至結束的二個多月中,場內均人頭湧湧,連農曆新年期間,港人亦不忌諱觀屍,每天有二千人進場,可見人體展吸引力不能小覷。
事實上,人體展在世界各地都掀起過熱潮,英國倫敦Atlantis Gallery O二至O三年曾舉辦過長達九個月的「BodyWorlds」展覽,展出三十二具全身屍體標本,二百件器官標本,每日有高達三千八百多人入場「觀屍」。
不過,有關展覽引起的爭議更大,皆因該展覽的屍身擺放動作多多,包括作打籃球狀、踢足球狀等,有人大呼過癮之餘,亦招來不少不尊重死者的惡評。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