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月 21, 2011

喪親少女的抑鬱與復原

抑鬱症少女學會感恩 19/2/2011 冼麗婷
【蘋果】香煎豆腐,是(女麻)(女麻)留給16歲亞君(化名)的最後味道。兩年前,80多歲老人家在一個晚上卒然離世,原本開朗快樂的女孩,毫無準備裏吞下人生第一個苦果。老祖母辭世令亞君情緒失控,迷失在茫然無邊際的思緒,她把自己關在家裏,足不出戶幾個月。

祖母驟逝失控停止上學前,亞君已變了另一個人。從前活躍主動愛打籃球,面對打擊後,她不愛運動,同學問她為何不上學,她總是無法說出原因與感受。有時缺席,有時課堂中途見社工,朋輩指指點點,「啊佢返左黎勒,佢頭先去左邊?」所有人的目光都告訴亞君,「我是個怪人」。
不想說話,不想見人,不想做任何一件事,亞君最後無法上學,呆在家裏幾個月。躲在屋裏,原本感應世界的觸覺都停頓下來,在與世隔絕的光景裏,少女亞君心裏到底想些甚麼?「乜野都諗,會諗同(女麻)(女麻)一齊吃飯傾偈既情境,好唔捨得。」那個傷痛晚上,(女麻)(女麻)親手煎的一碟豆腐,她還沒來得及吃,老人家就走了。十年如一日的家常(食送)菜滋味,繚繞心間。平常嘻哈大笑的籃球女將,想不通,為何一個人白天還可以洗衫煮飯,夜裏呼吸困難,一瞬間就撒手塵寰?再想下去,踟躕應不應該上學;再想下去,不能入睡;再想下去,失控痛哭。這不是初中女生的無端淚,是創傷後遺症病徵,她最後確診抑鬱症。

生老病死,女學生開始學習跨越人生苦海。母親帶她看精神科醫生,「定時食藥,感覺好好多」。藥物治療一年多,她情緒受控制,已經停藥。其間亞君參與聖雅各福群會為受情緒困擾青少年提供的感恩訓練,去年到內地山區探訪,在開闊的陌生境地,學懂從另一角度看事物,「山區學生好辛苦,每一日走好遠既路返學,走好遠路返屋企,我每一日有車搭,要好感恩」。

準備抗逆儲備輔導阿君的社工羅鳴雪認為,青少年如何接受人生變化,如何看待世界萬物,如何在打擊中保持正面思想,與他們能否 事事心存感激有關。天不常藍,天氣好要感恩;人生無常,母親捧來一碗即食麵送上幸福香味,應該感恩。亞君同意她這一代成長的港孩,要求太多,感謝太少,既想當警察也想當廚師的她,現在開始準備抗逆儲備,由欣賞一隻荷包蛋開始:「生得出一隻蛋都好難o架,仲要運到黎畀我煮,係要感恩。」

曾經是話劇裏的女海盜,也不止一次參加校際朗誦比賽,亞君已經忘記北宋晏機度的思親嘆息之句,問她再遇人生變化能「頂得住」嗎?蒙著口罩的短髮女孩立刻點頭。沒有人保證下一趟人生挑戰她一定贏,最重要是,她有信心不會輸。

負責輔導亞君的社工羅鳴雪表示,近年確診抑鬱症青少年超過一萬人,平均要輪候兩年才有機會接受政府精神科治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