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02, 2012

明報評中國雜技團《一品一三絕》

近十年香港報紙關於中國雜技的評論屈指可數:二OO四及O五年石琪評廣州雜技團太古城中心表演、O七年氣得要立即寫信投訴的《蘋果》評論版<不人道雜技賀回歸>、以及O八年黃志煒和魏綺珊評廣州雜技團《西遊記》,完。魏綺珊的其實僅在《令人讚嘆的中國表演藝術》裡提了一句而已。

本文作者肯定不常看中國雜技,她所讚的諸如「把雜技糅合燈光、音樂、視效、服裝等,呈現出一種嶄新的舞台表演形式」在其他雜技團(特別是廣州雜技團)表演同樣見到,甚至青出於藍,縱然近年部份雜技團製作令人搖頭,這些已是基本要求。「最美妙的,是背景和服裝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並配以詩意的名字」,濟南雜技團《粉墨》也毫不遜色。

尾段作者的苦澀和疑問,奧運選手何嘗不是?在下替他們辛苦之餘,同時欣賞驚險之美。要是心疼,那連奧運也不能看啊!場刊需要改善確是事實。

雖然本評論不能算是評論,有人提總好過沒有。

《一品一三絕》--中國雜技表演的昇華 
22/7/2012 珍妮絲
 
【明報】上期提到秦王陵墓出土的「百戲俑」有助研究當時帝王的娛樂生活,巧合地,前幾天到沙田大會堂欣賞由「國際綜藝合家歡」舉辦的大型雜技表演《一品一三絕》,歎為觀止。

《一品一三絕》由國家級的「中國雜技團」擔演,「一品」意指最高品位,「一三絕」則是雜技表演裏的13樣絕活。

中國雜技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的「飛去來器」,即是當時用以捕獵飛禽走獸的十字形獵具。到春秋戰國時代,群雄割據,身懷絕技的人投身公卿大夫,以「技」輔助諸侯;秦朝大規模把民間技藝集中在京城,作為宮廷的娛樂,名為「角抵」;直到兩漢時期,雜技已發展得相當蓬勃,張衡的《西京賦》裏記載有「扛鼎」、「吞刀吐火」、「走索」等雜技的名稱,當時的雜耍、幻術、樂舞等被統稱為「漢代百戲」,到「絲綢之路」開通後,更由西域傳入幻術,豐富了「百戲」的內容。「百戲」在隋唐仍是宮廷的表演項目,在民間亦十分流行,但到了明清兩代便漸次式微,甚至被認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表演,清代雜技人因而流落江湖,但仍堅持對雜技藝術的鍛煉和追求。及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雜技表演重新被重視,1950年首個國家級的雜技團成立,被周恩來命名為「中華雜技團」,從此,雜耍、馬戲、魔術、口技全被歸納為「雜技」。

「中華雜技團」後改名為「中國雜技團」,於90年代開辦「北京市雜技學校」,以雜技、舞蹈、武術、影視表演和美術為五個專科,更接收海外留學生。不少家長把年幼的兒童送入學校,從小打好基本功,這將是一生的、對藝術的奉獻。

《一品一三絕》曾在京奧期間於北京連演數十場,亦到過多個海外國家獻技。有人認為「雜技」即「雜耍」,檔次不高,但《一品》把這成見推倒,它把雜技糅合燈光、音樂、視效、服裝等,呈現出一種嶄新的舞台表演形式。那13項絕技包括「芭蕾對手頂」(女舞蹈員在強壯的男舞者的肩、掌、肘上起舞,柔若無骨)、「球技」(表演者同時擲耍9個球,並採用比向空拋球更難的擲地反彈式表演)、「集體空竹」(少女原地帶空竹連續翻滾16圈)和「綢吊」(兩位健碩的表演員用手捲著綢繩凌空做出多款高難度的體操動作)等。

最美妙的,是背景和服裝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並配以詩意的名字,例如表演空竹的少女以京劇花旦的形象出場,頭頂雉尾長翎,戲服顏色鮮艷,令觀眾目眩神迷;而《躍膽棋魂》的「戰士」則在5米高的立杆上表演轉體720度過杆的絕技,背景是個投射於銀幕上的巨型圍棋盤。

當晚不少家長帶同兒童欣賞,那是很好的暑期節目。兒童欣賞的角度和成人不同,看見小孩聚精會神地看表演者挑戰極限,像看「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總匯;我在拍掌時則釋出苦澀和顧慮--究竟要失敗和受傷多少次才會如此順利?他們的表演生涯有多長?能站在台上不容易,被淘汰者的下場又如何?雜技將人體的極限推向頂點,老去時會有什麼後遺症?為何場刊只在最後列出雜技員名單,而沒有在個別節目說明?舞台兩旁的英文翻譯錯漏甚多,老外會否看得一頭霧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