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11, 2015

馬家輝看《我們都是這樣長大》

年少時代 11/1/2015 馬家輝

【明報】首先,我們看見電影海報,那個仰望著天空,無笑意的男童,躺在草地之上,百無聊賴,我們 會以為這是一個小男孩的故事。但是,這部得到去年柏林影展銀熊導演獎的電影,情節橫跨十二年,同一個男童,就這樣一年一年的,在拍攝過程中,我們親見他長 大,他的少年期、青春期,他的姐姐他的父母,他被一年年時光之塑成的那個男孩,由惶惑到堅定,由無助到自信,那樣的人生前半段,變了髮型變了聲音,眼神成 熟而笑容開始有了自信。

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沒有太多哲學式的說法,留了白,反而增添了令人憂傷的氛圍。片中的父親,亦是《日出之前》的男主角的伊桑霍克,也一樣用了十二年的時間,拍下這又是紀錄又是劇情的電影,也幸好片中的主角們都好好健康的活著,這部電影完成,演員們亦記錄了自 己的青春,記錄流逝的歲月。

雖然《我》是以這種特殊的形式所拍成的少年成長日記,若以為僅止於這樣的噱頭,那就太小看導演的功力。這樣的拍法當然是耳目一新,可導演更加關注在一個美國男孩的青春青澀之困惑與苦惱。

男 主角艾拉薩爾蒙由6歲的稚兒到18歲時上大學前,經歷的其實是平凡的人生,那樣的故事,我們在美國的街頭,一下就可以揀出幾個:父母離異,有過幾個後母後 父,不有錢,也不是特別聰明的學生,俯首可及的如那一排排美國小鎮的一模一樣不起眼的小屋。只有進入到室內,才能窺見內在的差異。

平 凡,正因如此,孩子梅森的眼睛所凝視就是我們每日所見那個真實的世界,並以這樣無趣但必要經歷的人生開始,一直到初嘗愛情,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一個攝影師, 那一點一滴的轉變,我們宛如坐在台下的父母,一同參與了這個男孩的成年禮,他的眼神、他的神情都是這個人,但,時間洗滌是更深層次的東西,內在那個男孩已 經緩緩退位,下來我們可以預見是一個男人出現,他的母親在後來大哭,亦是這樣的味,孩子長大,父母漸老,位置如旋轉之舞台,易位。那個憂鬱的小男孩或仍 是帶著淡淡哀愁的眼神,不過,他已不驚不怖,時間給了他充足的力量,去正視未來。

正因為導演理看到了平凡男孩令人心動之處,亦或說,是導演開發所有平凡男孩的魅力,那淡如水的青春,才有了芳香。而所有的感動,亦來自那蒼白的少年時期之共鳴。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