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3月 18, 2015

馬家輝評《永遠的愛麗絲》

失去的技藝 18/3/2015 馬家輝

【明報】英國作家Terry Pratchett患上早發性失智症多年,上周病逝,於此前兩天,電影《永遠的愛麗絲》的導演理察葛拉澤亦因漸凍症去世,而《永》片講的正是早發性失智症,改編自小說,女演員茱莉安摩亞勇奪奧斯卡,等同送給導演的逝前獻禮。

茱莉安摩亞得獎當然不是同情分。

確實演得精準,尤於自己的演戲生涯裡有了突破,這是評審的關鍵指標,當藝術甚至任何專業跨過了某個門檻,大家都是高手了,一旦到了比併擂台,競爭的對手除了別人,亦是自己,因為看在評審眼裡,每一位候選人都出色(否則便不獲提名了),若只能擇一而獎,與其看他或她能贏眼前對手多少距離,不如看他或她對昔日的自己能有多少超越,演技上,戲路上,感染上,必須有讓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否則來來去去一個樣,吃老本,演來演去都是那種方法那類角色,表現再佳再好,仍難動人。

摩亞小姐過往多年演得努力,替角色加鹽加醋加糖加油,演繹出精采刺激,但於《永》片裡展現的是「減法演技」,由女教授淪為女病人,記憶智能一點一滴喪失,所以表情反應亦須點滴刪除,慢下來,沒法不慢下來,deprogramed,deleted,迷茫的眼神,空洞的臉容,終而,淡淡地,退席終場。用加法演戲得了名聲,用減法演戲卻得了榮譽,生命之弔詭,誰也難料。

戲裡有一段獨白,失去記憶的愛麗絲回看仍有記憶時的錄像,自己對自己說,哈囉,我是你,我有很重要的話要對你說。然後教她如何服毒自殺。預留提醒,預告死亡,解脫前的哀傷是至大的哀傷。

戲裡也有一句對白,愛麗絲演講自述病情,說失智症是「the art of losing」,對患者是極大的挑戰。這倒難說。既名失智症,腦部智理喪失,受想行識,痴迷愛執,無不如夢幻泡影,只要甘於逆來順受,說不定心無罣礙,由 於無感,反而達到了另一種形式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超脫境界。真正要有the art of losing的其實是患者的家人,眼看患者明明實在存於目前,卻早已他非他而她非她,像海灘上被海風吹散的沙丘,呼嘯崩塌,沙子一把把地隨風撲打到你臉上,把你打得好痛好痛。

失去者不自覺,親歷失去者失去的人,始最痛心,故亦始最需要擁有面對失去的技藝。明明在的呀,怎麼不在了呢。明明是他呀,怎麼全不像他。多少問號難有答案。或只有一個答案,無常二字,了說究竟。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