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台灣舞蹈家樊潔兮向觀世流能樂師片山九郎右衞門提議創作關於媽祖的能樂,吸引台灣人觀賞。現今瘟疫橫行人心不安之際,片山九郎右衞門希望藉跨越國界的題材為世界帶來光明與愛。
==========================
公元八世紀,大伴家持奉稱德帝之命由奈良到筑紫(今九州)奉納百萬塔,自難波津出海前到住吉神社祈求航行平安。巫女默娘為他祝禱後,與兩個隨從遮眼與蓋耳一起出發。途中風雲變色,兩個隨從和默娘先後自海上消失,風浪趨於平靜。
抵達博多後,默娘與兩個隨從以媽祖、千里眼與順風耳的新身份再度顯現。住吉明神稱許默娘與稱德帝祈求和平的心願,贈默娘媽祖之名、賜大伴家持慈悲之玉,在媽祖行前一同起舞。
==========================
這是小說家玉岡薰以林默生平全新創作的媽祖傳奇,請拋開耳熟能詳的天后故事。
身為一個外國觀眾,不得不說能劇是非常非常非常催眠的劇種,要是在現場觀賞又不能吃東西,恐怕和《粵劇特朗普》一樣大半場睡好睡滿。
上半場明神做開場白、交代大伴家持代表稱德帝到外地奉納百萬塔的經過、到神社接受巫女默娘祝福、以至出海遇上風浪前都是靜態居多,眼睛即使離開熒幕一會回來人物也不會移動許多。間狂言是津守向大伴家持講述默娘與兩個隨從生平的純對話。下半場明神與媽祖共舞才有多些動作,一心為了野村萬齋飾演的明神而看的話,光是下半場已經值回票價。
這次戴上白垂,比世田谷公共劇場二十周年版《Mansai Bolero》像飯碗蓋頭合身許多。
默娘必須經歷誕生、死亡又重生成為大海守護神媽祖,也許有人想到耶穌,但鄙人當時想起《魔戒》甘道夫。
網上公演演出有中英日字幕,偏偏主角演前問候和作者解說沒有字幕,很想知道作者有甚麼見解啊。
礙於能劇演繹方式,如果單單想用題材吸引外國觀眾,還是有點難度。
奈良國立博物館圖片:奈良時代的百萬塔,內藏陀羅尼經,推測於神護景雲二年(公元七六八年)四月廿三日製造。
是次演出裡的百萬塔/慈悲之玉,杉本博司作品《光學硝子五輪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