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畫時不知何故居然厚顏地揼朋友心口請看戲,他們又容讓鄙人在太古城UA做電燈膽。那時還看過電影原型青木新門《納棺夫日記》,當然和電影一樣近乎忘得一乾二淨,最記得久石讓雋永的配樂,如行雲流水。
.冬去春來,新進納棺夫大悟從各種年紀的逝者感悟人生。後來者《破.地獄》的故事結構無法不令人想起本片,當然《禮儀師之奏鳴曲》更經得起時間考驗。
.有云為了展現優雅的死亡,片中的死者不是老婦就是年輕人,即使給初來埗到大悟一記震撼教育的腐屍,真容並沒有出現在鏡頭前。因為死亡污名太多,彰顯平靜從容的一面未嘗不可。
.去年借DVD看內附製作特輯,原來春天拍攝,冬雪全是疊加上去。
.片終字幕時用全黑背景展現舞蹈或納棺過程大概是導演特色。
.既然《禮儀師之奏鳴曲》即將上映數碼復修版,甚麼時候有同一導演的《陰陽師》系列?儘管高清影像無法彌補廿五年前幼稚園特效,好過連正版DVD畫質也像日語殘片。
.從來沒有喜歡廣末涼子,外遇事件後再看舊片感覺更差,打人是怎麼回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