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28, 2021

《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仕事の流儀:狂言師野村萬斎の仕事--果てなき芸道、真の花を》

 


 

 

 

 

 

 

 

 

 




NHK長壽節目《プロフェッショナル仕事の流儀》 (職業人的作風)專訪各行各業職人,這回紀錄狂言師野村萬齋再度挑戰一子相傳的秘曲《狸腹鼓》,二O一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播出。

狂言是日本傳統戲劇,表演狂言的演員稱為狂言師。源於六百多年前的室町時代,以詼諧手法反映人間百態,夾在嚴肅的能劇中演出調劑觀眾心情,近代開始獨立表演。野村萬齋所屬的和泉流野村萬藏家系從事狂言已經二百五十年。

生於狂言家族的長子一定要做狂言師繼承狂言,實在不知道是甚麼道理。萬齋三歲開始登台,無論願意不願意,課餘都要接受父親萬作嚴格的狂言訓練,熟習流傳數百年的固定表演型態(型)。想做普通少年也罷,拍照坐姿已告訴別人自己就是不一樣。他常自嘲是「狂言cyborg」,是身不由己的生化人。儘管沒有恨,但仍是多少對使自己變成生化人的父親感到厭惡。

即使已經四十八歲,「我究竟為何要從事狂言,不步入這行永遠也得不出答案,即使步入也不會覓得吧。」

二OO三年,萬齋的兒子裕基按野村家傳統,三歲初次登台演《靭猿》中的小猴子。

《靭猿》講述大名覬覦牽猴人帶著的小猴,想剝皮做箭囊(靭),牽猴人拒絕。大名作勢拉弓要脅,牽猴人無奈交出小猴前感慨萬千,一無所知的小猴還以為做才藝表演蹦蹦跳跳,天真模樣感動大名不再取其性命,更一起載歌載舞。

飾演牽猴人的萬齋在交出小猴前將之朝向自己,為即將丟了小命而道歉時,驚覺兒子即將踏上自己曾經走過的艱辛路,流下不應在狂言舞台出現的真眼淚。萬齋提起兒子都熱淚盈眶,幸好裕基十分生性,比爸爸更乖。

狂言藝路之艱難,既要熟悉型,不能任意加入自己的東西,又要突破型,不能一味模仿師父的動靜,忽略角色的內心。之於《釣狐》與《狸腹鼓》等大曲,更加上體力與閱歷的挑戰--年輕時體力充沛但閱歷未深,到閱歷足夠,體力未必應付得來。

萬齋認為自己第一次演《釣狐》與《狸腹鼓》都只是照搬父親的表演,沒有真切感受到狐狸和狸貓內心的悲鳴。他覺得時候到了,遂再次挑戰《狸腹鼓》。

《狸腹鼓》講述打扮成尼姑的狸貓被識破,落入獵人手中,求饒時希望獵人念在身懷六甲,獵人命令她敲打自己肚腹才放走--要一個男人演繹懷孕狸貓既要求生又要保住腹中塊肉的矛盾糾結到底是甚麼神奇的設定?大概這樣最能夠考驗演技。

至於演得好不好,父親滿意,觀眾鼓掌,剩下就是自己的事了。

節目主題曲Kokua《Progress》振奮人心。

佳段選錄
只有不斷證明自己,人才能真正地活下去。 

我也思考過所謂狂言師的生涯,就像春天到來開花結果,直至最後果實落入雪中,為雪覆蓋,一切又歸為無的感覺。

(所謂professional是?)
作為狂言師,就是用美吸引人心,用趣味架起人與心之橋。當然,永不放棄才稱得上真正的狂言師。

星期六, 8月 21, 2021

2021旺角潮僑盂蘭勝會

今年唯一恢復全部流程而且在本來的康文署場地舉辦之盂蘭勝會,有潮劇神功戲,有平安米但不開放外人領取。長沙灣潮籍盂蘭勝會曾入紙申請租保安道遊樂場,被場地經理拒絕,再申請獲准但來不及搭棚,今年仍是做一天。

沒算神功戲的話,橫頭磡樂富天馬苑街坊盂蘭勝會才是從未因疫情縮減規模最原汁原味的潮籍盂蘭勝會,當然有牙力人士(是牙力,無誤)撐腰才做到。

暌違近三十年香港潮劇班底再度登台,例戲即使未盡人意,沒期望不會失望,光是移居外地的為了演出提早回來隔離已經銘感於心。

為滿足租場條件另加一節放水燈,找本地道士在潮州主場破地獄十分奇幻。

散旗意外地超多觀眾,不讓潮劇專美。Now《經緯線》跟到最後,識貨!回想這是今年從德善社唯一一場散旗,幸好沒錯過。平常從德經師到月底的長沙灣潮籍走散旗氣氛最好最嗨,這回帶笑在走,想是這兩年來第一次散旗吧。









現場看散旗,潮州大鑼鼓、經師手上揮舞的旗子(第一個拿金童、最後一個拿玉女)、行走時白袍衣袂飄飄都令人著迷,期待接下來發生的事。歡喜期待到經師在台上奔跑達到顛峰,驚訝為甚麼台上地方淺窄居然不會相撞(如若知道不會怎麼特地為此排練更驚訝),眾人全力狂奔著場上孤魂離開,最後鞠躬結束,即使只單純喜歡看一群人跑跑跑也好想知道背後的故事。

(在香港只有從德善社和念敬佛社先做禮斗,將散旗放到最後,其他潮州佛社先做散旗後禮斗。)

大概祈求豐收之舞《三番叟》也是如此,無論看錄像和解說多少次也掌握不了令舞者和觀眾歡喜的精髓,所以將來一定要看野村萬齋現場跳舞!(這甚麼神奇結論?)

星期一, 8月 16, 2021

2021西環中元普渡法會

疫情關係去年只在士美菲路捐款處放天地父母爐給大家上香,今年由原來的堅彌地城臨時遊樂場改為卑路乍灣公園廣場,本來初七至初九三天法會改為只做初八一天。

入場前做足防疫措施。

意志不堅,錯過開壇和走供,粵劇折子戲《幻覺離恨天》即將開始。

不知何故音響突然切到風馬牛不相及的背景音樂,演員錯愕忘詞,旁邊觀眾笑個不停。

圓形劇場令人想起康文署平常舉辦的唱粵曲玩魔術等社區文娛活動,也令人想念疫情前已只剩燒衣的友愛平安醮,盂蘭勝會根本是社區活動無誤。

按周樹佳《鬼月鈎沉--中元、盂蘭、餓鬼節》的說法,西環中元可謂求生意志頑強,即使縮減規模也不願停止。

佳哥常笑言這兩年(拿《鬼月鈎沉》)按圖索驥的錯得離譜,無可奈何。大概是時候寫增訂版了。

星期六, 8月 07, 2021

《おやじの背中--野村万作.萬斎.裕基父子3代物語》



 


 




《おやじの背中》(老爹的背脊)是朝日電視台的紀錄片系列,曾訪問節目主持九代目松本幸四郎(今二代目松本白鸚)家族、音樂家服部隆之家族等等,呈現受訪者父子關係的各種面貌。關於狂言師野村萬作三代的故事於二O一六年一月三十一日播出。

在喜歡野村萬齋開始對狂言產生興趣的人看來,父親萬作在榮獲文化功勞者記者會上對他的評價太過嚴苛--無論他怎樣費盡苦心把六百年的傳統藝術與現代連結起來,都換來父親一句請他專心練好狂言。沒有萬齋全無制限的跨界演出,怎會有一群發現狂言原來很有趣的外國觀眾啊!

鏡頭一轉,回顧野村萬作前半生,才曉得五十年前社會不重視狂言,同台演出也被能劇主演無視,因此發憤要世人曉得狂言是瑰寶--苦心鑽研狂言終極大曲《釣狐》到爐火純青獲得廣泛認同,在全國以至海外公演狂言,也跨界舞台劇和拍廣告。今天之所以常常看到狂言公演,是萬作與同輩努力耕耘的結果。至此可以理解為何萬作對萬齋,以至萬齋對兒子裕基的狂言訓練都十分嚴格,自己不好好鍛鍊,誰會看得起你。

狂言最大特點是坐立行走喜怒哀樂都按著固定的「型」去表演,徒弟要百分百重現自師父口傳的腔調與動作才算成功。野村家的傳統是孩子三歲登台表演《靭猿》,懵懵懂懂就要開始不講理也不講個性的填鴨式教育。萬齋少年時抗拒狂言,夢想做搖滾巨星,最後還是繼承狂言以及訓練孩子繼承狂言,心情之複雜可想而知。

在狂言世界只有師徒沒有父子,隨著孩子年紀漸長,修習時間愈長,師徒關係逐漸凌駕父子關係。萬齋自言不知道正常的父子關係是怎樣。狂言以外的時間,萬齋和裕基會一起玩結他。

大概是童年常被扇子打造成陰影,萬作重演《楢山節考》,排練時萬齋提出異議,萬作揮舞扇子堅持到底,萬齋只是別過頭去,對著裕基時的氣勢消失無蹤。萬作訓練裕基時十分溫和,真箇隔代親。

三代人說話都喜歡夾雜「嘛」,有甚麼玄機?










官方節目介紹用的是二O一四年七月廿四日第六十七回《野村狂言座》三代共演《成上り》劇照。

星期三, 8月 04, 2021

訪舊半為鬼

香港如斯,網上尤甚。

上網廿年,曾經流連的論壇與網站十之八九已經不是當初模樣,近八年Yahoo!Blog、無名小站、Xanga、Mysinablog等結束服務更是一次又一次數碼浩劫,想溯源再也找不到前人的紀錄。

最近才開始追星,盛極一時的論壇已經消失,當日的迷妹各散東西,網上只剩片言絮語,鬧得再大的風波僅有一點遺跡。早上發現一個喜歡差不多廿年的長情擁躉才感到一絲安慰。

二O一二年無心插柳將Mysinablog內容全數搬到Blogger,幸而不用再搬,今天恐怕力不從心。

HTML語法已經忘光,剛才只是刪去版面無效和過時的小工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