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9月 30, 2011

香蕉、蕉皮用處多

29/9/2011 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二級講師李小萍醫師
【am730】香蕉味甘,性寒,歸肺、脾兩經,有清熱、潤肺、滑腸、解毒之用,主治熱病煩渴、肺燥咳嗽、便秘、痔瘡。《本草求原》中記載香蕉能止 渴、潤肺、解酒,清脾滑腸,脾火盛者食之,反能止瀉止痢。《嶺南采藥錄》中則記載香蕉能治痔瘡及大便後出血,方法是用香蕉二個,不去皮,燉熟,連皮食之。 但假如身體平素易見腹瀉腹痛等之脾胃虛寒人士,則不宜多食香蕉。
很多人吃完香蕉後,便隨手丟掉蕉皮,其實蕉皮有很多用途,棄之可惜。蕉皮含有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分,它有抑制真菌、細菌的作用,而抗真菌物質可能是蕉皮素(Mu-sarin)。《廣東中藥》記載蕉皮內服治痢疾,煎水洗皮膚可止瘙癢,如將蕉皮炒過煎水服,則可治霍亂肚痛。
由此可見,蕉皮乃美容佳品,對真菌或細菌引起之皮膚痕癢,或皮膚乾燥皸裂,可以用蕉皮內側與果肉接觸的部分在患處反覆摩擦,十分鐘後清水沖洗,常用更可潤澤皮膚,有美白作用。
(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再作相應選擇為宜。)

星期四, 9月 29, 2011

日本葬儀

作者有他的主張,不過我就是喜歡看正一師傅破地獄啊!當然更加喜愛全真的大放三清,道教的死亡與救贖觀在儀式展現出來,給人安慰。
可依然是那一句︰我死了請捐出所有能捐的器官,儀式和金銀衣紙通通不要。若香港也實行溶屍殮葬,請勿火葬,無謂為一個死人增加溫室氣體。
仍然相信在今生會活到世界末日,所以恐怕無人為我執行,不要緊吧。
「若可以在死者所愛的環境中度過,在我而言,才算是對故人的尊重。」

葬儀禮儀 29/9/2011 蔡俊傑
【am730】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階段,新生命誕生屬開心事,自然大部分人都樂意看見,人生走到盡頭則是傷心事,當然不會有人想面對。
上次提到過日本人的結婚禮儀,今次就談談葬儀禮儀。「香典」即是「帛金」,有別於香港,日本人向死者親屬付出的香典,尾數不一定要單數,錢碼由 3,000至10萬日圓不等,視乎自己年齡大小及與死者的關係而定,例如關係一般的朋友離世,1萬日圓就可以,親屬關係的就最多10萬日圓。至於用作存放 香典的,則叫作「不祝儀袋」,外觀和顏色設計方面,當然不會如存放結婚禮金的「祝儀袋」般又金又紅,「不祝儀袋」設計簡單,表面只會寫著「御靈前」三個 字。
香港人的葬禮式上,親友會先在故人照片前鞠躬,之後向故人親屬鞠躬。日本人步進靈堂後,會先向故人親屬和僧侶鞠躬,然後左手拿著一條玉珠鍊,右手的 手指公、食指和中指拿一小撮香灰,舉高右手在眉心附近位置,閉上眼睛,之後將香灰放回香爐內,雙手合十,最後向故人親屬再次鞠躬,才算完成拜祭儀式。
參加葬禮時,當然不適宜說出一些吉利說話,但有些似乎沒有特別含意的字句,也絕不可在葬禮上說出口,例如生存、下次、繼續和更加等,就算帶有這些含意的詞語,亦不能講。「通夜」是故人入棺前,親人在晚上陪伴著遺體的儀式,環境一定要燈火通明,聽聞有驅走惡魔的意思。
日本有好多不同教派,葬禮的儀式亦各有不同,難以界定有何規則是必需要做,要依足某種教派的葬禮儀式,倒是頗麻煩的事,所以日本現今的葬禮,通常會 以無宗教儀式進行佔大多數,而且大部分都會選擇西方形式,男賓客穿著整齊黑色西裝,女賓客則身穿黑色套裝,獻花及互相傾訴故人往事,過程較為寧靜,不雜 亂,對故人可算是一種尊重,亦不會令氣氛過於悲痛。
人生在世,已受夠了繁忙緊張的生活,經常要兼顧大量瑣碎事,令人疲累不堪。離開時,還要忍受破地獄、大鑼大鼓等嘈嘈吵吵,肯定死不瞑目。若可以在寧靜的環境中度過,在我而言,才算是對故人的尊重。
蔡俊傑
多年前以讀書為名,了解偶像松田聖子為實,隻身到日本留學,回港後依然沉迷當地人和事,立志成為出色的日本八公。

星期三, 9月 28, 2011

薏米與洋薏米

28/9/2011 李藝明
【am730】讀者Eva問:洋薏米和生熟薏米功效上有何不同?如果她想煲檸檬薏米水去水腫及美白,應用那種薏米?如果煲薏米粥又應用哪種薏米?
這個問題,不止令Eva感到困惑,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疑問。
薏米(Semen Coicis)與洋薏米(Pearl Barley)之所以令人混淆,是因為它們的中文都叫薏米;但你只要知道它們的英文名稱就清楚得多了。
薏米,即是可以為食療和藥材的薏苡仁。中國人食用薏苡仁的歷史悠久,大家都喜歡它,大江南北的人民更為它改了許多名字:薏珠子、薏仁、苡仁、苡人、 草珠兒、苡米、感米、益米、尿珠子、尿端子和催生子……單是有文獻記載的別名,超過五十個。幸好,現時國家藥典確定它正名為薏苡仁,其他的只是別名。
薏苡仁又有生、熟之分。生薏苡仁,功能清熱利水祛濕,消腫排膿,強筋骨,藥用多以生薏苡仁配合其他藥材,別小覷它藥性平和,郤能治大病;熟薏苡仁經炒熟作用溫和,以健脾為主。廣東人煲湯生、熟同用,兼取兩者長處。
洋薏米,又叫珍珠麥,其實是磨去穀皮的大麥(Barley), 它和大麥的關係有如糙米和白米,本質相同,只是後者經過加工,令外觀更美觀。大麥是五穀之一,能健脾和回乳,但去了穀皮的洋薏米營養價值大減,鐵質含量尚可,但維生素所餘無幾。洋薏米煮起來質地黏稠,可用來煲粥,煲五穀飯,或煮甜品。
想煲檸檬薏米水去水腫及美白?相信Eva已知道她的選擇是甚麼了!

星期二, 9月 27, 2011

排毒不等於瘦身

如廁習慣 因人而異 排毒不等於瘦身26/9/2011 黃凱詩
【am730】每天,我也苦口婆心地告誡減磅戰友,減肥不只求磅數,仍要注重身形及體脂的變化,可是,她們的著眼點,就只永遠放在那個無情的磅數上。

Joey就是一個好好的例子,今天是她覆磅的日子,上磅後,她就滿懷心事的,「怎麼了,體重沒輕嗎?」翻開「瘦身檔案」前,我這樣問。Joey站起 來,向我展示她的小肚腩:「只輕了1磅,我相信若昨天有『便便』的話,今天的磅數該不只如此。妳看,肚子仍是脹脹的。」我先安慰她:「兩個月內的脂肪量, 已由33%減至29%,成績已不錯!不要單看體重吧!」

我再了解她的排便習慣有否改變:「便秘困擾嗎?」她說:「一星期便便5次,但老是不會天天排毒吧!」好些戰友經常誤解便秘的定義,以為天天排便,才 算正常,我深入了解她的便便:「便量多少,形狀如何,質地是否微軟?」她見我問得如此仔細,想了一會,望著我案頭那隻香蕉說:「說真的,自從妳教我每天早 上喝兩大杯加了檸檬的暖水,再在下午茶吃一杯乳酪及一個奇異果,在晚上轉吃糙米或粟米飯後,大便的形狀已由粒狀變成蕉形,而便量亦較從前多,便便輸出時是 一氣呵成的,暢通無阻,但始終不是天天排便,感覺就是忐忑,總覺得,排清毒素身體好吧!而且,肚腩會細一點,體重又會輕多點!」

我微笑說:「我深信,妳那肚腩內盛載的,是真的脂肪而非便便呢!而且,根據妳的具體描述,妳的排便習慣多好呢!只要便量沒改變,順暢而便便水分足,狀態微軟就可以了,況且,多排便並不代表真正瘦了!」

從她的面部表情看來,她滿腦子也想著「便便」,我說甚麼,也聽不入耳,她從手提包內取出一大堆纖維粉說:「同事知我不能天天排毒,建議我每天進食這些纖維粉,她說既簡單又方便,那就不用這麼麻煩又要吃糙米,又要吃水果蔬菜,就可達至天天排便。」

我說:「吃蔬菜水果,多進食全榖類食物又豈只為了纖維及『便便』呢!高纖食物除了含有纖維外,還有數之不盡的抗氧化營養素、維生素、礦物質及水分 呢,而且高纖食物更為減肥者帶來極佳的飽足感,而進食時還會為我們帶來愉快的感覺,絕非是一包冷冷的纖維粉能代替。值得一提的是,盲目大量進食纖維粉,更有機會影響營養素吸收,也有機會造成腸道依賴呢!

我隨意拿起紅色電話殼的iPhone,我問Joey:「看到這個顏色,妳想起甚麼?」Joey知我在戲弄她,她交足戲:「便便!」令我聯想起某個廣告。

尚營坊健康顧問 高級營養師
http://nutsdiary.blogspot.com/

星期一, 9月 26, 2011

賣屍冥婚

河北冥婚醫院賣屍牟利 26/9/2011 
東方電視新聞短片

【東方】內地不少農村仍保存冥婚習俗,造就不法分子藉賣屍牟利,河北邢台市甚至有醫院人員參與,轉賣無家屬認領的無名屍,甚至讓買家到醫院睇辦。據指年輕人的屍體最值錢,最高可售十幾萬元(人民幣‧下同)。有記者向縣公安局舉報,豈料副局長稱賣屍不違法,反斥記者外行。

所謂冥婚就是家中有人去世後,家屬就要給死者找個伴,不惜花錢買來另一異性屍體,舉行俗稱的「配陰婚」。河北電視台《今日資訊》節目日前報道,邢台不少人公然做買賣屍體生意。

18至20歲最值錢 殮房睇辦於邢台市屬下的南宮市紫塚鎮,雖然部分村莊已經較過往富裕,但冥婚習俗至今沒有改變。其中南六方村有俗稱「鬼媒婆」的中間人,專門為有需要的村民買屍。該中間人宣稱,屍體來自醫院或火葬場。「我前兩天拉一個,五十四歲了,給了兩萬四!」

該中間人指介乎十八至二十歲的屍體最值錢,市價一般四萬元。鄰近的隆堯縣叫價更高,十幾萬元也有人買。記者隨後到隆堯縣中蘇薛村,當地鬼媒婆也坦承 向醫院買屍,又說在公安局及醫院都有熟人。記者假扮有意買屍,鬼媒婆翌日就帶記者到附近醫院殮房睇辦,由醫院員工拉開屍袋,簡介女屍說:「車禍死的,這是 個無名屍,沒人認領。」記者及後向邢台縣公安局舉報,直指有醫院員工參與賣屍,屬於犯罪行為。但袁姓副局長隨即駁斥:「你看你這個就是外行,你這一句話買 賣屍體就叫犯罪?」袁聲言是家屬自願賣屍,但當記者指賣的是無名屍時,袁就說:「我是副局長,怎麼管具體案子啊?」隨後拒絕回應。

匪幫涉殺六婦女賣屍據指邢台買賣屍體情況普遍,威縣今年五月審判一宗盜屍案,九名男女半年內盜賣十二具屍體。此外,河南○七年亦有類似案件,被告為找到屍體賣到威縣供予冥婚,涉嫌殺害六名婦女。

星期日, 9月 25, 2011

雲海談錫金

錫金 24/9/2011 雲海

【太陽】錫金一場大地震,震出了當代中國人在意識形態上的薄弱,何出此言?當看到幾間電視 台報道此新聞時,竟稱「印度西北的錫金……」或「印度的錫金邦……」,我看後暗叫:「Oh My God!」原因是中國政府從不承認錫金是印度領土的一部分!只要在內地隨便買本國家准許出版的地圖冊翻一翻,就會見到它是「獨立國家」,有自己的邊界,當中還附設文字:「錫金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坡,是個內陸國家……面積7,100平方公里……錫金是封建王國,19世紀英國殖民主義者強佔錫金。1949年6 月印度派兵進駐,1950年12月強迫錫金簽訂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1974年印度宣布錫金為印度的『聯繫邦』,1975年又進一步吞併為 印度的一個『邦』。」

地圖冊更指明其首都是「甘托克」,但香港的傳媒竟稱「甘托克」是錫金之首府!好了,香港傳媒一向無國家觀念就算了,想不到連內地傳媒,甚至官方傳媒也報道錫金為印度的一部分,真令人驚訝!

如果有記者有心玩野,就應問一問外交部:「中國政府對錫金的立場改變了嗎?」反而,台灣的傳媒報道大地震時就非常小心,他們會寫成「喜馬拉雅山發生大地震」或「尼泊爾發生大地震」等,真是諷刺,應小心的不小心,不該小心卻過分小心!

星期六, 9月 24, 2011

洪健華《西遊記》

一九九八年陳浩民主演《西遊記(貳)》之插曲,最喜歡「用芭蕉扇撥不清/念緊箍咒心澄明/合指一算/揚起袈裟/取我西經/凡間仙界比堅貞/烈火深雪考虔誠/合掌一笑/無需愛恨/只愛西經」,可謂隱世林夕佳作。

西遊記 洪健華
曲︰李健達 詞︰林夕
    
*任生關死劫輕輕送 千般色相偏看重 鏡不染塵凡心動
 今天果靠當天種 手中經要心裡頌 對天對地圓我夢
#用芭蕉扇撥不清 念緊箍咒心澄明
 合指一算 揚起袈裟 取我西經
 凡間仙界比堅貞 烈火深雪考虔誠
 合掌一笑 無需愛恨 只愛西經
+戒恨戒憎不戒深情心也未能靜 但戒慾戒癡可會超凡和入聖
重唱 *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x2
重唱 #,+,*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x4



星期五, 9月 23, 2011

陳國棟︰多餘的內疚

多餘的內疚 23/9/2011 陳國棟
【am730】時隔半年,她還沒坐下,就感覺判若兩人,輕鬆了很多,笑容也燦爛。

問她,是甚麼改變了她。稍微一想,回答說,「他死了」。三個字,是她過去好幾年苦日子的大總結,千言萬語,凝聚成簡短的三個字,然後,忍不住由衷地流露出勝利者的微笑。

那個一起生活很多年的人,曾經禁錮她的思想與社交自由,因為他的偏執、自私、自卑,使身邊所有人都活得心驚膽跳,但是她作為母親,只有盡可能擋在子女身前,承受所有暴戾,以致患了情緒病,嚴重失眠,痛苦不堪。

微笑過後,讓她更放心吐露心事,於是她又說,在喪禮上,我不敢笑,清明掃墓,我也要假裝傷心,對著孩子,我總不能說,你們的爹死了,死的真好!但是我真的高興,我裝得很累。
說是累,可是她又笑了出來。然後她正色說,有時候我又很內疚,很自責,總不該以咒別人死而自豪吧?

我說,我以前開車,遇到胡亂切線,罔顧別人安全的駕駛者,也會咒駡他們,看他們甚麼時候自己撞死,也不見得有誰因此就死了,可見若是咒駡有用,世間反而太平了。既然沒用,出出氣有啥不可?連想都不給想,只給憋著忍著,那就是自己先死了呀!

我總覺得,好人也會動惡念,但是會在惡念中警惕自己。做好人,已經不容易,所以足够了,不必去做完人。

作者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

星期四, 9月 22, 2011

青葡萄乾

20/9/2011 陳雲
【am730】兒時,大人小孩都食陳皮梅、仁稔、冬薑、糖冬瓜條、糖柚皮、酸李子、酸蘿蔔、酸木瓜等零食,兒童「專享」的零食大概只有朱古力和百力 滋吧。現今兒童是零食市場的主角,選擇一大堆,兒童也不稀罕舊式糖果,他們只有飲中藥湯才會遇上舊日的零食。初嘗中國零食,就與苦澀味一齊了。
送藥的零食,也有域外之物,就是新疆青葡萄乾了。國貨公司的青葡萄乾,模仿美國的地們牌葡萄乾,用紙盒包裝,也有分拆為小紙盒的,在小學的合作社有 得賣,紙盒無玻璃紙包裝,開了就食,有些不潔。當年的青葡萄乾無核,但有些是帶果柄的,要用舌頭在口腔裡揀出,再吐出來,好像食葡萄吐核的樣子。這樣便覺 得即使沒玻璃紙包裝,也不會嫌它不潔了。
藥材舖送藥用的青葡萄乾,用白紙包裹。掌櫃的老先生用執藥的手,從大玻璃樽裡掂量一把青葡萄乾,攤在白紙上摺合,再用兩端突出的紙邊扣入。包裹葡萄 乾的方法,如包裹藥材一樣。大包是藥材,小包是葡萄乾,兩包用橡筋圈紮好。大包搭小包,好像母親背小孩的樣子。大包是苦的,小包是甜的。
有時候也有大包搭幾個小包的。感冒的時候,有些揮發性強的草藥不能久煎,要在收火之後投入藥罐裡煎。那些叫後下藥,如醫治傷風的薄荷葉、紫蘇葉之類。後下藥也是要另外用小包裹紮的。小孩看包裹的外表,總可以認得出,那些是青葡萄乾,那些是後下藥。
父親在中共建政初年,從南洋歸國服務,外派到新疆和青海工作。入鄉隨俗,也嗜食青葡萄乾、杏脯、無花果、蜜餞紅棗等物。經常買一大盒葡萄乾回家,有 時是國產的新疆貨,有時是美國地們牌的。麵包店的葡萄甜麵包,他也愛食。我們小孩先用手指,挑出麵包上的葡萄乾,食完葡萄之後再食麵包。
九十年代我遊學德國,才學知道德國小孩也愛這樣做,德文還特別造了一個詞,叫Rosinenpickerei。Rosinen是葡萄乾,Pickerei是左挑右揀的意思,類似英文的cherry-picking。德國的水果攤販,是連乾果也一併賣的,葡萄乾、杏脯、無花果、蜜餞梅、 紅棗蜜棗都有。
遊學的哥廷根鎮,很多土耳其人擺賣水果,他們的面容就如新疆人,賣的葡萄乾和杏脯,上面寫了土耳其文。路過的時候,不買也會看一下的。

星期三, 9月 21, 2011

2011順天街坊盂蘭勝會


順天街坊盂蘭勝會於每年七月初四至初六舉行。


神壇。


饒富心思的摺紙祭品。


神袍。


最後一天的儀式只剩晚上禮斗和走散旗。


街坊可憑券領取平安米。

星期二, 9月 20, 2011

日本自創漢字解

和風國字 20/9/2011 藍秀朗
【太陽】日語漢字「丼」用得多,香港人已當成普通中文字去使用;這類原不屬於中文字的漢字,日本人稱為「國字」。

國字所指的「國」是日本國,日本人模仿中文字而自創的漢字,均被定性為國字。國字字形像中文字,我們若用「看圖認字」的心態去看,可能猜到箇中意思。過去我在文章提及過「峠」字,解作山路,將字拆開,就是在山中上落之意,很貼題。「凪」字也不難猜,風停下來,解作風平浪靜。「颪」字指從山上吹下來的風。

有套宮崎駿動畫的女主角名叫「雫」,意思是水滴,由於沒有這個中文字,當時她的名字被譯成「滴滴」,而「澪」字形容河或海水流動時形成的水紋。由於意思優美,日本人會用「雫」或「澪」字為女孩子改名。

「俥」字不易憑空猜到其意思,但當知道它解作人力車,又會覺得字形貼切。「躾」字解作禮儀,可意會為一個人學懂禮儀,增添了內在美。在日本購物時常見到價格上註明「稅込」,即是連銷售稅,「込」字解作包含,有時我寫信給要好的日本朋友時,會在下款加句「愛込」,意思是灌注了愛。

「閊」字形容道路或工作等阻塞不前,有次讓一個香港朋友猜「閊」字的意思,對方以為解作開門見山,儘管猜錯,我也想頒個最佳創意獎給他。

星期一, 9月 19, 2011

2011牛頭角潮僑街坊盂蘭勝會


初六趁午膳溜到牛頭角下村八號球場,碰巧遇到周樹佳。


來時剛好上一個儀式完畢,化馬到天庭。


神壇前多姿多彩的貢品。


祭好兄弟。


接著開始最後一天的重頭戲瑜伽焰口,先請師兼行香。


壇前放著獻佛十供(右起)︰香、花、燈、水、果、茶、米、寶、珠、衣。

星期日, 9月 18, 2011

二O一一我的閱報習慣

星期五六早上八時多都見《爽報》派報員佇立在地鐵站出口,兩手空空,或許有試讀版而一早派光。
自今年七月廿七日經濟發行《晴報》,壹傳媒宣佈明天發行《爽報》,媒體均稱免費報進入戰國時代,等著瞧浴血淘汰賽。
鄙人不管免費或收費,總之有實體香港中文報紙遞到面前就看。自從近月事忙,加上多了一份《晴報》,總是無法一天內盡覽所有免費報,所以《免費報章大檢閱》系列最近一年半也沒有新文章。趁《明報》星期日副刊登載兩篇有關免費報的文章,簡單回顧最近常看的免費和收費報紙。
到底看文章要付出時間,評語用詞或會較狠,礙於鄙人讀書少,見識淺陋,請視作大放厥詞,無須過份認真︰

免費報章新聞方面除了《頭條》是人所共知的親建制、《大紀元》反中共,幾乎無人認真看待,但這不代表可以亂來。月初聽了老師啼笑皆非的受訪經過,證明記者年資和水平未必成正比。

《都市》︰新聞標題用字有時太隨便嚇壞人。黃毅力已經列入垃圾級別。星期三旅遊版太依賴《都市》國際版供稿,西方人旅遊觀點和始終和本地人格格不入。

《頭條》︰《星島》何柱國辨報,算了吧。好比色香味俱全的薯片,排版賞心悅目,內文短小精悍易消化,更有大量優惠,但無益。長期習染他們累贅洋化的用字遣詞,恐怕他日連真正中文也寫不出來。敝公司四十歲以上同事的觀點和《星島》系簡直如出一轍,欲了解他們思維者或可一讀。

《am730》︰曾有一段時間不知所謂,自陳雲、古德明等陸續加入,去蕪存菁更勝從前。但他們不尊重梁進導致不歡而散,永遠是心頭的刺。仍然最希望<畢打官腔>消失。

《大紀元》︰依舊喜歡副刊,見法輪功即跳過。請關注黃覺岸逢星期五A8版之<經濟法律>,環繞商業法律評論香港各類法庭案件。

《晴報》︰原本上星期四專文批評,不過上載時故障,只好重新寫過。如果報紙有同系《經濟》、《U magazine》甚至前身《Take me home》十分一水準已經還得神落。

《The Standard》︰如今只看Diane Yue<Character Builder>和星期五Art & Culture版。

收費報章
《蘋果》︰聞說現任總編張先生以《壹周刊》封面專題手法處理新聞,近月頭條令人不禁問︰香港無新聞嗎?
傍晚總會看到實體報,以往早上都會看網上版,只是近來完全沒有意欲看網上新聞,最多看副刊。

《東方》︰多數看副刊,國際版關於聯合航空和澳航的不利消息比其他本地報章多。

《太陽》︰如今網上天天追副刊專欄,也常看實體報。

《經濟》︰新聞立場騎牆,副刊猶有深度。

《星島》︰和《頭條》或其他《星島》免費刊物拼在一起看,就會深深感受到資源互補的威力。

《明報》︰無熟人買實體報,看網上版居多。報紙太多根本看不完,往往經Yahoo!新聞和OL網電郵連結讀報。如今不可以在通識網看即日副刊專欄全文,真小家。

星期日早上會特地看副刊特集<星期日生活>,雖然專題文章水準參差(例如下文),但讀書版總不會令人失望。

追看免費報 18/9/2011 林茵
【明報】法國概念藝術家Sophie Calle曾有一套作品名為Suite Venitienne,認定一個陌生男人作監視對象,由巴黎跟到威尼斯,圖文並茂,透過躲在暗處觀看,發掘平常不為人所留意的生活習慣與場域。後來,她又聘請了一個私家偵探跟蹤自己,想留下跟自己視角不同的另類存在紀錄。

又有免費報要推出,每天早上在香港流傳的免費報紙將大幅增加,以後全港免費報的總發行量,大概相當於香港的總就業人口。

數量龐大的免費報到底是如何被市民接收和「消費」掉?

《星期日生活》主編黎佩芬忽發奇想,不如向Calle效顰一下,跟蹤人們由取閱到棄掉一份免費報的過程。

結果,哈哈哈,可說是失敗的。但失敗之餘也不妨記下些有趣的點滴。

Plan A
實驗時間: 周四早上8:30至9:30
觀察地點: 銅鑼灣
發現
1從地鐵站湧出來的上班人潮中,大部分人都沒有報紙在手。是沒有拿《都市日報》還是已經看完放在回收處呢?不得而知
2數家免費報的派報員都聚在地鐵出口。原來,是無所謂忠實讀者的,大部分人都會一股腦兒拎齊各家免費報
3報紙到手後就匆匆塞進袋裏,然後「雞咁腳」衝回公司,完全無機會觀察他們看報的過程
4想提名他們參加競步賽啊--亂過馬路、疾步如飛,我老是跟丟
5派報員對攝影鏡頭很敏感,其實我只是拍取報紙的人,但他們都用不安的眼神看著我。很快我就明白原因,有人會將免費報大疊大疊的送給相熟公公婆婆啊……(為免人家丟飯碗,這場面我就不刊登啦)
6原來,作為一個冬菇頭的女生,是不適宜進行跟蹤任務的。很快我的跟蹤對象就發覺,怎麼走了幾個街口,都有隻冬菇在附近掩掩映映?在兩名警察用那種「要唔要埋去逗下佢呢?」的眼光打量我後,我結束了今次的實驗

Plan B
跟蹤不成,決定守株待兔。在上班時間坐在地鐵車廂內,記錄兩邊座位的乘客會怎樣看免費報。
實驗時間﹕周五早上8:30至10:00
觀察地點﹕港島線來回坐
發現
1原來這時段的地鐵不算很擠,大家都轉了朝八晚八上班嗎?
2坐了個半鐘,兩邊的座位竟然只換了10個人。而10個人裏,只有一個看免費報紙!
3貌似年齡,性別,在做什麼﹕
30+,女,睡覺;
40+,女,看《都市日報》;
30+,女,發呆;
20+,女,用iphone,戴著耳筒聽聲音;
30+,男,速遞員,忙著整理貨件;
30+,女,用iphone,戴著耳筒聽聲音;
20+,靚女,發呆;
40+,男,睡覺;
30+,女,用iphone,上Facebook;
30+,女,用iphone,玩遊戲

遊戲玩完,不得要領;還是做回老本行--訪問吧。

與幾年前相比,地鐵車廂裏埋首免費報的上班族似乎減少了;尤其是年輕一輩,由揭報紙到篤手機,過渡得 多麼理所當然,手機接通網上世界那爆棚的資訊,腦袋和雙手都空不出來給一份實體報紙;尚會索取免費報的人則好像愈取愈濫,多派多拿,實際上又看了什麼?幾位理應是免費報目標讀者的白領們如是說:

何小姐 年齡:20+ 職業:公關
兩年前開始,幾份免費報都有拿,因為我做的行業,這是最方 便地讓我一朝早就知道報紙上有哪些話題。但9個月前我開始用iPhone,用慣了就不再拿免費報,改為看《蘋果》和《明報》的apps,內容詳盡得多,回 到公司我會再上網看《南華早報》。免費報的內容其實份份都差不多,唯一的分別是,有時你真的唔明白點解咁「騎呢」的文章都會出現,而且我一直覺得揭幾下就丟很不環保。


與其說免費報打擊收費報,我覺得是手機打擊了傳統媒體。有iPhone之後我看新聞的量和時間都多 了,上RTHK看即時新聞,上facebook見到有人share報道或者評論又會看,電視新聞片在YouTube看,一些內容很深入的文章,網上都好容 易免費看到。唯一我花錢買的是《南早》,因為沒有免費版,通常食早餐時想有份實物揭下,會開心尐。

玲 年齡:20+ 職業:公務員
我拿免費報已有兩三年,因為家樓下有派,會拿 《AM730》、《晴報》和《Standard》,《頭條》就太八卦了,很少拿。除了財經新聞之外,其餘內容我都會看,因為上班車程要個半鐘,可以把三份 都看完。我有iPhone,不過覺得拿著報紙看比較舒服,電話裏的字太小。其實我看得最多的是《蘋果》,因為我家人有訂,下班回家後我會慢慢看,要錢買的 內容始終比較用心,篇幅也長些,需要花時間看。


廷姐 年齡︰60 職業︰教科書編輯
免費報我(才羅)就即管(才羅),睇其實好少睇。每日上 班經過有《頭條》、《AM730》、《晴報》、《Standard》我全都會拎,但其實主要玩裏面的數獨遊戲和剪coupon,剪完就帶回家,我弟婦會睇 下。新聞我是聽電台的,工作時習慣一直開著,半小時就有一次新聞了,還有其他時事話題的節目。
我爸爸買《明報》買了很多年,現在年紀大了不想落街買,就訂閱。以前我會看副刊,現在也是年紀大,放工沒精神看字了。免費報之中,我覺得《大紀元》的文字水平是最好的,其他的圖像都很誇,我很少細看。


Sam 年齡︰20+ 職業︰社福機構行政工作
兩年多前有段日子,我天天都會拎《AM730》,唔拎唔舒服,喜歡它的專欄和中間跨版的專題,我會儲起來的。但去年頭開始我改為用iPhone app看《AM730》,就不再拿報紙版了,主要是近來愈來愈多廣告,很大疊,難以存放,丟掉又好浪費;而且逼地鐵時根本連打開份報紙的空間都沒有。現在偶然拎免費報,因為想中午吃飯時拿來墊檯。
新聞我主要是回到公司開Yahoo,大概看15分鐘,公司有報紙就會翻,回家開電視有新聞便看,通常是人家送到埋嘴邊,才會看新聞。放假比較喜歡買雜誌。免 費報的新聞我是覺得很速食,我只會揭下頭兩三頁,但同時很多香港人也不覺得有需要深入了解一件事,如果我有興趣了解更多時,會選擇上網。


02年4月香港第一份免費報章《都市日報》發行,9年間,發展至五份免費報並存,每日發行量共逾 208萬的局面,大大影響香港人閱讀新聞的模式。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從過去的研究結果發現,儘管免費報發行量的水分甚高,但真正的讀者人數始終是持續上升的;免費報的出現,令很多原本不看新聞的人,也加入成為新聞讀者。而看了免費報就不讀收費報章的市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多,普遍市民只當是多一 個資訊渠道而已。至於網上或手機看新聞,現階段仍未取代實體報章的主流地位。

明天起,再多一份免費報章誕生。《蘋果》的報道已率先放風說《爽報》會有聲有畫,配合手機觀看動新聞。蘇教授預期,壹傳媒必定會「落重本」做些跟現存免費報不一樣的事情,對讀者和整個報業環境,相信都會帶來很大改變。

星期六, 9月 17, 2011

藍秀朗評《天姬戰》

天使之戰 17/9/2011 藍秀朗
【太陽】早前看了《天姬戰》的影碟,對它評價極高。影碟在日本推出時,曾登上最大連鎖租碟店租出率榜首。

《天姬戰》在日本定名為《Angel Wars》,電影上映首周只排票房第7位,沒法子,演員陣容毫無號召力;但影碟推出時大受歡迎,涉及幾個理由:其一,口碑不俗,儘管不少人看罷不接受,但喜歡的人大讚不絕。影碟上市時正值暑假尾聲的盆節(等同盂蘭節),大人與小孩皆放假,戰鬥畫面華麗,故事天馬行空的作品最適合全家欣賞。再者,明明是荷里活電影,卻滲著日本風。

電影中出現日本寺廟及「疾如風,徐如林」這句日本諸侯武田信玄最愛的「風林火山」口訣;女主角獲賜武士刀,跟超巨大的日本武士妖怪作戰。

另外,中段登場的機械人印了「女性殆」三字,刻意製造日本風,騙洋人。「殆」在日語中解作大部分,「大部分是女性」這句話有夠無厘頭,但日本觀眾應看得會心微笑。

日本人的想像力較強,容易接受箇中的抽象概念,若誤以為是電玩遊戲式的空洞電影就大錯特錯,中心思想是「這個世界美不美好,全看個人怎麼想,怎麼看」,接近哲學中的存在主義。

我不建議平日愛看家族情仇催淚煽情肥皂劇的人欣賞《天姬戰》,因為思維與理解力跟這套作品不協調,絕不會看得懂。

星期五, 9月 16, 2011

從《鋼的琴》看中國今貌

掙扎抉擇的社會 5/9/2011 馬家輝
【明報】第一次聽見《鋼的琴》之名,是在北京,是在一次演講會上,講者是財經作家吳曉波,他寫了多本暢銷書,深刻勾勒中國經濟崛起過程裡的種種黑暗 與陰邪,並且解讀未來發展的可能趨勢;在每個轉型劇速的社會裡,都需要這類通常會被大學經濟系教授們瞧不太起的「趨勢作家」,但,沒辦法,社會變動太急, 我們總不能坐著乾等學者專家們研究十年八載才發表那些「後見之明」的所謂論文,更何況中國學者的論文十篇有九只屬抄襲或半抄襲,等了,往往只是白等。

吳曉波於演講裡談及《鋼》片,說戲內有一個角色賣假藥,發了財,別人看在眼裡,儘管不屑,心底卻又有著掙扎,盤算要不要也來賺此快錢,如果不賺,一 輩子或要注定被困在社會底層,無力出生天。當社會欠缺乾淨的往上流動管道,人們只好被迫傾向邪惡,只因善良的成本太高太大,誰都不願意付出。

我開始對《鋼》片暗感好奇。

其後在北京再聽見一些年輕朋友們談及此戲,都是「超好看啊!」地讚不絕口,於是我便決心買下此片的「非授權版」光碟,我等不及了,等不及正式上映, 也不知道何日才出現授權版本--別虛偽了,你敢說你家的電視機旁邊沒放著幾張「非授權版」光碟?多少高官,多少教授,把職業頭銜拋開,豈不跟升斗市民一樣甚至更為不堪?我見太多了,或官官相衛,或以勢凌人,或始亂終棄,有機會,我必慢慢描寫他們,寫一本《特區版儒林外史》,其中的醜惡與香艷,或會變成「十八禁」呢。

說回《鋼》片,終於看了,也終於明白為什麼都說「超好看啊!」,只因人人都可找到覺得好看的理由。眼淚與笑聲糾纏,中國風與西洋味混合,而且深深擊 中轉型期中國的「撕裂景況」﹕小女孩必須在窮爸爸與富媽媽之間作出抉擇,窮爸爸土法煉鋼,弄出一具鋼琴以爭撫養權,但結果,吃力不討好。若予以「社會閱讀」,如斯情節豈不正是中國現狀的戲劇反映?在上層與草根的兩個社會之間掙扎,在安心貧窮與不義財富之間掙扎,在集體社群與個人努力之間掙扎,所有舊的規則已經崩塌,所有人都要重新抉擇,在《鋼的琴》裡,你看見演員也看見自己,你,就是演員。

看完《鋼的琴》,快去回看《耳朵大有福》。中國轉型的戲碼在張猛導演手裡有了悲喜交集的演繹,他在拍你,你就是戲。

星期四, 9月 15, 2011

馬家輝看《鋼的琴》

那一對「牛逼」的彈琴的手 4/9/2011 馬家輝
【明報】似乎稍稍喜歡看電影的人都在談《鋼的琴》。我也不甘後人。

最想表揚的是音樂,令我想到台灣電影《父後七日》,和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這些荒誕的魔幻式的寫實電影,都用著法式香頌、輕快無負重的音樂背景來襯托那沉重的哀傷或現實所壓迫的重量。

電影裡所有的被剝削被壓迫的小人物之狂想曲,若要被解放、或自我解放,都有著那麼的旋律來配合著起舞高歌。按資料,《鋼的琴》用45首經典歌曲的聯唱塑造了影片懷舊浪漫的情懷。俄羅斯搖滾「柳拜」樂隊、德國天團「17嬉皮士」,以及貝多芬、瓦格納等古典音樂大師的作品,幾近是半部音樂歌舞片了。

然後那黑色喜劇的情調就開展如一匹織線,把下崗工人的畸零邊緣身份「正名」到他們亦有權利做夢,行使一個人在世間應得的快樂、結社、完成夢想的權利。

關注的焦點是一群活得強悍而毋須被悲憫救贖的草根們,他們有他們的生存之道。內地導演們,看來都極討厭悲情,他們的小人物,不著重人生底思考。因為思考無用無益。以「牛逼」以冷諷來對抗世界,以直面現世的態度站立於死角,這才是王道。

可以幻想可以歌唱,還可以用那平板無表情的,如戴上面具的戰士,結群糾眾的搞個小革命。那小革命在實踐中得到一股同志的情誼、華麗夢想的鋪成,在破 敗的生活裡非法居留,繼而創造一個小小王國,抵制外面的價值觀、眼光和推擠。只是,用痞子式的姿態去說電影故事,容易流於失重而忘了回到原來批判的焦點上,張猛在電影語言上的確令觀眾感到愉悅放縱,看似疏導了我們的情緒,一個在鋼鐵廠下崗的男人後來自組一個樂隊,為了挽回女兒而組一團人去製造一部鋼琴, 但鋼琴做出來,看似成功,女兒還是跟著前妻走了,所以還是回到原點,只有另一個女人跟著,這到底是新生活,抑或,只是舊時路?

秦海璐和王千源等演員的表演精彩,正確的把導演想要的那種嬉弄的情境給營造出來,小人物特質不是苦口苦臉、憂柴憂米,小人物特質是天垮下來有其他人 頂著,就像《鋼的琴》一開頭,陳桂林的樂隊在喪事時唱著憂傷的《三套馬車》,卻被嫌棄太沉重,他們馬上改成輕快的《步步高》。我們也可以隨時轉換我們的旋律,我們是自己的樂手,要輕要重換個譜就行。

能不能在適當的琴鍵上真正彈奏出既輕盈又感人的音樂,才是功力所在。

星期三, 9月 14, 2011

中秋過後 潤肺為主

14/9/2011 李藝明
【am730】到了秋天,天氣由熱轉涼,即中醫陰陽學說所講的「由陽入陰」。
然初秋時分,仍覺大汗淋漓,即使已過立秋,解暑湯水仍合用。因為在悠長的夏季,大地積蓄了相當的陽氣,剛踏入立秋之時,氣溫之高比起盛夏有過之而無 不及,簡直是熱到頂點。物極必反,是天地定律,過了中秋是正溫度由最熱轉向冷的轉捩點。過了,大家會開始感覺到一些涼意和燥意。
四季中,每季都有主氣,秋天的主氣就是燥,而五臟之中,秋主肺。肺在五臟中是最嬌嫩,易受外邪侵害,特別是燥邪,肺一燥,就會咳。所以,秋季養生最重要就是:潤肺。
甚麼食物有潤肺功能呢?最簡易的方法,就是按五色配五行的原則去找換潤肺食物。五色中,白色入肺。白色食物例如:杏仁、百合、雪耳、川貝、淮山、白 蘿蔔、芝麻、雪梨等等,都有潤肺的作用。當然,也有不少食物雖然不是白色,但也很潤肺,例如:柿子、甘蔗、羅漢果。肉類和海產方面,以形補形的豬肺或養陰 的老鴨,以及水魚,鮑貝響螺之類,皆是秋天養生湯水的好材料。
知道該吃甚麼不夠,還要知道不該吃甚麼?秋天,最忌吃辛辣食物。凡辛辣熱氣的食物,香料如薑、蒜、辣椒、咖喱;肉類如羊肉;水產如鯉魚;水果如榴槤、棗、櫻桃等,皆不宜過量食用。
烹調方法,會改變食物原來的寒熱性質,因此,應少用炸焗和燒烤方法來煮食。

高級營養師,國際針灸醫師。熱愛地球,崇尚自然,閒來愛鑽研自然美容學,及入廚烹調養生食膳。http://hk.myblog.yahoo.com/beautiful-mandy

星期二, 9月 13, 2011

蜜糖無助改善喉痛

13/9/2011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何志謙
【太陽】很多人以為喉糖或蜜糖水可以令喉痛消失,但大部分的喉糖或甜飲只是滋潤一下,令喉嚨沒那麼乾涸難受;要真正止痛就必須找出病因,例如喉痛是源於發炎,患者可能需服食醫生處方的消炎藥物才能解痛,但胡亂服用成藥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
臨床上,喉嚨痛的成因有很多,常見有患流感後併發的扁桃腺炎及咽喉炎,細菌入侵造成感染的喉嚨痛亦時有所見,部分長期用口呼吸的人也容易因為喉嚨乾 涸而產生不適,所有天氣過於乾燥也會令人有喉嚨不適的情況出現。另一種會引起喉痛的問題是不當使用聲帶,如大聲叫喊、長時間說話或唱K等。
喉嚨痛通常是小毛病,只要治好問題的根源,如感冒、發炎等,痛楚便會自行消退,也不會有後遺症。不過,有些喉嚨痛要小心處理,例如同時出現發燒、頸 部僵硬、呼吸困難、吞嚥困難,又或痛楚持續超過一個星期,便有可能是嚴重感染,必須盡快求醫,否則組織腫脹可能會堵塞氣管造成窒息。

星期一, 9月 12, 2011

不只要保住底線

我們已經很好了 4/9/2011 塵翎
【明報】和某些人談論自由,有時說起一些社會事務,對方馬上哇哇叫,說甚麼侵犯言論自由?你們可上街示威,又怎算失去自由呢?看看北韓,我們已經很好了。
在微博上,有些已被完全洗腦的網民也會說:話不能這樣說,我們可能要像北韓人民那樣食樹皮呢,我們已經很好了。
這時候,爭辯常是徒勞,連基本價值觀都不同,討論總成了永遠沒有交接的錯遇。拿北韓來比?有甚麼可比的。和最卑鄙比較不會感到羞愧嗎?
是否只要不壞到北韓那個地步,所有的壞都可以接受、忍受?還得倒過來感謝有關方面,拯救我們不致集體餓死。這是我近來最常聽見的歪理,最大的自欺欺人。以理性為包裝的犬儒。
北韓是極端說法。更常說法是:法輪功可以公開示威,你們可以在某區內示威了三個鐘,報紙可以刊登反對意見,仲話冇自由?
這類說法誠然大謬誤。勿忘了,以上這些權利是「基本權利」,而不是「恩賜」,更不是條件交換的討價還價。不是讓法輪功擺陣了,就可以限制記者的採訪。不是容許示威了三個鐘就是符合了quota所以示威者最好收工否則就是阻住別人放工。
我們可以更好。本來就可以和其他一線國際城市比較。自由是權利。發聲的自由,沉默的自由,爭論的自由。(我不同意你,但我會全力捍衛你發言的自由。 請你也如是待我。)撫心自問,其實我們不管在哪一方面都做得不夠好,但現在原來只是力保底線就已經到頭了,再走前兩步就說是激進。

星期日, 9月 11, 2011

山楂餅、嘉應子、陳皮梅

嘉應子 6/9/2011 陳雲
【am730】講起送藥之物,現今的山楂餅,包裝與味道沒變,價錢也沒升多少,只是分量縮水,片數少了一半,紙筒的頭尾偷了空位,包裝紙散了出來,如金魚尾。
講到山楂,也有尷尬回憶。一九九八年我在藝術發展局工作,終日枯坐,身子發胖卻胃口不開,在鵝頸橋底的藥材店看到山楂乾,五元一包,招紙寫山楂可以 開胃,又降血脂,便買了煲水飲。飲了兩日,胃口開了,第三日,放工在紅磡火車站天橋急行,忽覺天旋地轉,幸好我童年練過醉八仙,腳步浮浮,也不跌倒。
翌日見了中醫師,才知血壓低的人是不可飲山楂水的,山楂也要配合其他藥材同煮。調藥要君臣佐使,單方偏方,總不可靠。
除了山楂餅之外,送藥之物,仍有嘉應子,包裝紙寫的是「雪花應子」,有紅、紫、藍、青四色,以藍色襯得最好。嘉應子之名,是後來才知的,童年食的時 候,只知其音,不知其字,包裝紙又只寫雪花應子,於是便以為是「加應子」,村裡的阿婆又講「加楝子」,於是以為是苦楝樹的果子,但此樹之果不可食,令人困 惑。後來才知道是嘉應子是用梅或李做的,是廣東梅縣產物,此地古稱嘉應州,潮州、漳州的製作後來居上,為了不顯露原產地,便簡稱應子,且美其名為雪花應 子。名雪花,應是食後甘涼之意,類似以前的甘草欖,廣告便說是「涼喉」。
陳皮梅的包裝紙最劃一,都是海軍藍或靛藍,間接證明扭紙式的包裝配深藍,最是合宜。嘉應子的包裝紙是向內摺入的,與陳皮梅的外露扭結不同,我推斷嘉應子是陳皮梅的衍生品,從材料到包裝都是複製的,故此嘉應子要一物四色,陳皮梅只是堅持最合宜的海軍藍色。
陳皮梅是梅肉混合陳皮而成,有的無核,有的有核。當年香港工廠林立,生產眾多,村中一位阿婆,每食陳皮梅,便說她以前在上水雞嶺的糖果廠做過陳皮梅,輕描淡寫,說是幾十年前的事啦。之後,兒童便投以羨慕目光,如觀望始創人。
此物是往日慣見之零食,乃至粵語片有一諧星,藝名陳皮梅(一九〇八至一九九三),其胞姐也是醜角,藝名陳皮鴨,兒時看電視,見了便笑,如見了諧星矮冬瓜、西瓜刨、朱由高(豬油糕)之類。
粵劇戲棚賣零食,觀眾邊食邊看,故此演員也愛以零食命名也。

星期六, 9月 10, 2011

曾錦強︰忠於自己

忠於自己 8/9/2011 曾錦強
【am730】假設你是部門主管,如果老闆叫你做一件你專業範疇內的事情。根據你的專業判斷,你認為不應該這麼做,因為有機會出錯,如果真的錯了,後果會很嚴重。經過你多番遊說,你的老闆仍然一意孤行,你可以怎麼做?
你可以有兩種選擇。第一是既然老闆堅持要做,就跟他的意思做好了。如果真的出錯,也是老闆的錯,你已經盡了你的責任遊說老闆,他不聽從也沒辦法。如 結果是老闆正確,也只好承認皇上英明了。可能很多人會這樣選擇,但事實是無論對錯,你也不會有好日子過。錯了也不一定是老闆的錯,他可以諉過於你,反正那 是你的專業範疇,你有責任把關。如果老闆是對的,你更加沒有好日子過,他以後也看不起你,和這樣的老闆共事你也不會有甚麼尊嚴。
第二種做法是堅持不做,並當即辭職,以證公司的做法與你無關,並不是你的專業判斷出了問題。這樣做會得到即時的掌聲,也會得到其他人的尊重,佩服你 不為五斗米折腰。當然這需要一定的經濟條件,而且也不是沒有風險的,如果老闆的胡作妄為,令公司贏了漂亮一仗,那便將你的專業判斷比下去了。
第一種做法,基本上不是一種辦法,除非你有苟且偷生的準備。第二種做法雖然也有風險,但其他人也會認為你有信念和有原則,即使判斷錯誤仍能獲得所有人尊重。而且事事干涉的老闆,也不值得你為他賣命,更不值得為他做替死鬼,所以還是堅持自己的信念為好。

星期五, 9月 09, 2011

李碧華︰屍體詭異的笑容

屍體詭異的笑容 6/9/2011 李碧華
【蘋果】在殯儀館喪禮中的死者,大部份臉容安詳,因為經過「處理」,不瞑目的讓之瞑目,僵硬的讓之寬容,還有若「不夠齊整」,專家和化妝師把一切崩漏都收拾好,還他們最後的尊嚴。死者木無表情--但你知道某些屍體是帶著「笑」的嗎?
月前台灣接連發生多宗離奇中毒命案,五名死者全身僵硬如弓,面帶詭異笑容。有傳誤食中藥中有毒的馬錢子、飲用過受污染的水、爆發不知名傳染病……不 過當局未能確定死因。而類似的中毒熱潮又過去了,故為日日更新之消息所蓋(例如:全無公義可言的審判,扁家父子竟可脫罪減刑,不免「面帶詭異笑容」了)。
毒發身亡殘留笑意的屍體,本身毫無歡快之情,只是臉部肌肉抽搐或嘴角揪動中止在一個含笑的「定格」吧。在生命盡頭,一輩子的經歷快速在腦海閃動時,人們只希望抓住最快樂一剎--只恨抓不住,抓不及,或原來沒有……
我做過research,除了中毒而死,被水冷死的和缺水渴死的人臉,亦因肌肉僵化後上唇往上一縮,這個表情天真單純,像由衷的「笑臉」。

星期四, 9月 08, 2011

美味德國蛋糕

德國蛋糕頂呱呱 8/9/2011
旅遊飲食寫作人 陳俊偉
【東方】「德國蛋糕頂呱呱」這條題目,對各位讀者來說是否成立呢?香港人喜愛法式或日式蛋糕,對德國蛋糕說不上喜不喜歡,因為根本不知道!今次我來到德國,何止吃蛋糕,簡直是「隊」蛋糕,置節食於不顧了。
早3個月前,我略略提過在德國吃過草莓蛋糕,今番又重遇了!雖然只是分別90天,卻恍如隔世,思念之情非常濃烈。
在港常見草莓蛋糕,也許草莓本身不夠靚,大都先浸過糖水,再掃上濃甜草莓果醬,變得甜上加甜,要找「外援」如忌廉或雪糕遮掩一下;德國的草莓蛋糕, 卻是時令之作,只採用時下當造的鮮甜草莓,不必浸糖水,就可原粒直接放於蛋糕表面,再鋪上一層味道清新的草莓啫喱,大啖吃下,滿口是原原本本的新鮮草莓鮮 甜香味,蛋糕的質感亦適度地輕盈,毫無滯膩之感。德國人堅持不時不食,草莓季節過後,草莓蛋糕就要消失,待下年才回歸……
另一好好味德國蛋糕,叫做Dresdner Eierschecke,是德累斯頓(Dresden)的地道招牌作,大概是蛋糕做底,中間夾一層清新忌廉芝士,上層則是雞蛋味濃郁的吉士打,焗製後表面呈啡色的薄薄脆皮,大功告成,味道純和,入口酥軟,有一種媽媽做的蛋糕的踏實感。
真的,You Are What You Eat。法國人愛靚愛浪漫愛Presentation,德國人直截了當簡潔務實,民族性都表現於蛋糕之上。

星期三, 9月 07, 2011

捱苦和挫折

7/9/2011 CK
【am730】能吃苦和能承受挫折,當中有否一個等號?我認為沒有。能吃苦的人不等於能承受挫折,同樣,懂得面對挫敗的人可能一點苦也受不了。
認識一些長輩,總喜歡將兩件事混為一談,結論是我們這一代既不能捱苦,也受不起挫折。這個我不能認同,不習慣捱苦也許是真的,但講到面對失敗和承受挫折,我想我們這一代比上一代人叻得多。
上一代人物質生活水平低,在這環境下生活,「吃得苦」基本上是求生技能。跟四十年後的人相比,我們這一代比他們沒有這樣捱得,我認為正常不過。以前 曾寫過,沒有人喜歡捱,如有些人說他很愛「捱苦」,那他應被送到精神病院。捱有兩種,一種是為生存被迫去捱,唔捱會冇飯開。另一種是為「更理想的將來」去 短暫地捱,是一種「有希望」backup的捱苦,能捱得過是否值得自豪,那就見仁見智。
捱苦所靠的是韌力,是一種硬繃繃的個性。承受挫折失敗所須是豁達,跟那硬繃繃的韌力剛好相反。自信的長輩以為他們堅韌的性格,能讓他們捱過一個又一 個的所謂挫折。我看到的剛好相反,事實他們口中「當年所遇到的挫折」,不少還不過是個小難關,不是甚麼讓人絕望的事情。反而認識一些遇上「真正挫折」的長 輩,正因他們那份硬繃繃的韌力,讓他們在挫折中萬劫不復。「死頂」不遂之後,有自殺了事,也有入了瘋人院的。
相比他們,我們這一代生活在機會不足的社會裡,反而習慣挫敗,沒有上一代那種硬繃繃的韌力,換來是無可奈何的豁達。

星期二, 9月 06, 2011

2011赤柱建醮盂蘭勝會︰天后出巡(下)、晚朝


高功上表後,隨即放生放船。如明哥所言,船沒多久就反了。



功德圓滿,眾人沿原路回廟。


天后回宮。


鳴鐘擊鼓。




主席求杯問天后喜歡他們的祭品與否,擲出勝杯。


五時晚朝,道侶向區內神明一一朝禮。






上表。




供靈,灑甘露。

星期一, 9月 05, 2011

2011赤柱建醮盂蘭勝會︰天后出巡(中)


一行百多二百人,浩浩蕩蕩由天后廟出發,經大街、市集,到八間外的海灘。



















金籠內有準備放生的鳥,紅船稍後放漂,寓意送走霉運。


天后經過赤柱市集,沿路有善信上香。




來到八間外,眾人上香,稍事休息。高功誦讀醮簿的時候,小孩凝望他的可樂和燒肉。

(待續)

星期日, 9月 04, 2011

2011赤柱建醮盂蘭勝會︰天后出巡(上)

P8032423
記得周樹佳提過赤柱盂蘭建醮勝會初四中午的天后巡遊甚有特色,於是請假來看看。

P8032432
醮場設於天后廟外。

P8032433
廣府式大士王。

P8032523
參與巡遊者不論男女老少都古裝登場,小孩先畫花臉。

P8032532
巡遊後同行問怎麼面前盡是小孩,青年寥寥無幾,我說也許他們都為新高中課程補課去。

P8032546
高功先到廟內請神。

P8032547
小心翼翼捧天后出壇。

P8032556
開步禮由今年當然主席陳李佩英和南區區議會副主席朱慶虹主持。

P8032557
鑼鼓開路。

P8032551
天后神龕。

(待續)

星期六, 9月 03, 2011

台灣普渡舞

「普渡」艷舞 18/8/2011 李碧華
【蘋果】台灣的祭典都色彩斑斕,熱鬧擾攘,而且十分新潮。節日、廟會、神明繞境……必有濃粧艷抹的「電音三太子」大頭娃娃歌舞連場,還有辣妹助興。
七月十五,燒衣送走滿街遊魂了,寺廟舉行中元節拜拜。奇怪的是,舞台上有兩根鋼管,穿着三點式泳衣的清涼俗艷女郎,表演着性感露骨鋼管舞,擘腿、倒掛、爆乳……屁股也翹在人前。她們不但台上熱舞,還走到台下找些黑狗兄貼身共舞,色迷迷的觀眾,看得興起不眨眼。
現場還有不少善信拖兒帶女來拜拜,小孩眼瞪瞪的被「叔叔阿姨」吸引,手抱嬰兒那黑如點漆的雙目充滿好奇和渴望,幾乎沒饞起來要吃奶。
這些寺廟中的表演,台灣稱之「普渡舞」。也許別具意義。既在佛門清淨地,又用上了佛家語,便知是一種試煉了。
「普渡」謂救濟世上一切凡人,俾使脫離苦海,早登彼岸。對所有被貪嗔痴名利色慾纏繞不能自拔的眾生,再加強誘惑,八方注目下能守身自控,便是艷女「普渡」的目的吧--當然,「普渡眾生」亦烟花女子的神聖任務。

星期五, 9月 02, 2011

強制治療

2/9/2011 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國棟
【am730】身體會生病,思想情緒也會生病,同樣是病,本不該分彼此,不該用歧視眼光去看那些患了精神病的人。然而說句良心話,精神病與身體病確 實有分別,尤其是一些嚴重精神病,有病的精神狀態導致無法區別甚麼是病甚麽是正常,於是拒絕求醫,卻又難免為別人帶來滋擾,甚至災難。
十多年前,曾去公屋一單位家訪。據聞有個獨居老婦人,常常對附近出入的鄰居無故破口大駡,罵得人心惶惶,連出門倒個垃圾也如臨大敵。居民向房屋署職員投訴多次,房屋署向社會福利署人員求助,社工找來醫生。
在門口,就已經可以感覺老婦人的殺氣騰騰。她走近鐵閘,目露凶光,毫不客氣地揮動手上的掃把棍。綜合一切資料,還是決定把她收進病房,強制治療,不 是欺負她無親無故勢孤力單,而是不想等到真有血光之災的那天才後悔當初沒有行動。三個月後出院,安排了養老院,她適應得極好。至今還記得清楚,她每次由職 員陪同覆診時那一臉憨厚友善的微笑。
我比較傾向贊同強制精神治療,雖必將損害一部分人權,但是看過太多治療前後截然不同的兩種面貌心境,就感到眼看一個人被精神病折磨,繼而再去折磨他身邊的人,而束手不管,才是真殘忍,才對不起醫者的天職。

星期四, 9月 01, 2011

淮山

山藥(懷山) 1/9/2011 
浸大中醫藥學院臨床部註冊中醫師周志豪
【am730】山藥原稱薯蕷,又名玉延等。
我國食用山藥的時代,可以追溯到西元前2000多年,從敦煌莫高窟發掘的史料中,就有「神仙粥」的記載(用山藥,雞頭,入粳米煮成粥服用)。山藥粥 確有調整食慾,養生延年之效,歷史上有許多讚美山藥的詩賦,他們讚美山藥色如玉,香似花,甜如蜜,味勝羊羹,評價很高。唐朝詩聖杜甫的詩中就有「充腸多薯 蕷」的名句。因此人們都重視吃山藥,有病無病時也吃山藥。
有史料顯示:周朝時封建諸侯以懷山藥為貢品,至清朝末年,懷山藥一直作為貢品進獻歷代王朝。古代文獻均認為山藥能補虛、益智、延年、療疾。李時珍在 《本草綱目》指山藥能補五勞七傷;近賢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列出整篇論山藥的實際運用並用來治療內、外、婦、兒各科疾病,他指出,山藥既能滋陰 又能補氣,能滑潤又能收澀,是補肺補腎兼補脾胃,在滋補藥中,為無上之品。
現代研究顯示山藥的作用有1降血糖作用;2增加免疫抵抗能力。山藥的食用方法很多,藥膳建議:如對脾胃虛弱症,用鮮山藥200克、大棗30克、配白扁豆、生薏米適量,煮粥服。
注意事項:山藥屬於補益食品,又有收斂作用,但有濕熱寒邪以及患便秘的人等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