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興起之前,以下笑點每逢世界盃都要重現:未能看直播的上班族,自出門上班都要巧妙閃避可能出現賽果的電視、報章、戶外屏幕、閒談……以為可以安全到家看預錄比賽,偏偏在樓下功虧一簣。
切勿少看劇透賽果的嚴重性,當年因為吾兄看傅家俊比賽錄影時不小心暗示賽果,結果不瞅不睬好一段時間。
只是連史實街知巷聞的歷史劇、運動比賽紀錄片、甚至演唱會歌單也要警告劇透,簡直走火入魔。
怎麼今回不是簽名海報……
大阪初日首場陣容,還是實體演員表比較好看。
自力更生去抽選,得中正面第一排。
・同樣沒看原著,以致後來追不上劇情。
・上半場是<無限列車篇>,下半場是<遊郭篇>。
・開篇照舊一片漆黑,下弦之壹、叁、肆、陸從觀眾席正門進場分別站立才開始下弦會議,女版無慘在台上把叁、肆、陸逐個處死,第一個踉蹌退場還撞到中正面後排觀眾😅。
・想不到這麼快看到夢寐以求的女版無慘!真人靚過硬照一百倍!簡直美艷動人、美輪美奐、美不勝收、美絕人寰、美若天仙……噢不,無慘是鬼,讚無慘鬼火咁靚絕對不會錯!
・<無限列車篇>主線是炎柱煉獄杏壽郎的故事,母子的牽絆很深。
・裕基的魘夢令人印象難忘。
・猗窩座和杏壽郎決鬥,揮動光管分別呈現破壞殺與炎之呼吸別出心裁,驟眼看也像《星球大戰》激光劍決鬥😂。
・<遊郭篇>墮姬在花魁道中出場,可惜能舞台只能穿白足袋,而不是超高木屐有點美中不足。
・眾所周知野村萬齋分飾鬼舞辻無慘/煉獄杏壽郎/墮姬,墮姬倚在無慘腳邊時誰演無慘?演員表沒有寫🤔。
・結局和上回一樣,西裝無慘隔空向炭治郎宣戰。
・和樂器演奏者總是先於眾能樂師出場,最後離場,現場演奏畫龍點睛。
・第二輪公演才有劇照明信片,與場刊同是必買之選!
觀劇小札
能狂言《鬼滅の刃》-継-
.上畫時不知何故居然厚顏地揼朋友心口請看戲,他們又容讓鄙人在太古城UA做電燈膽。那時還看過電影原型青木新門《納棺夫日記》,當然和電影一樣近乎忘得一乾二淨,最記得久石讓雋永的配樂,如行雲流水。
.冬去春來,新進納棺夫大悟從各種年紀的逝者感悟人生。後來者《破.地獄》的故事結構無法不令人想起本片,當然《禮儀師之奏鳴曲》更經得起時間考驗。
.有云為了展現優雅的死亡,片中的死者不是老婦就是年輕人,即使給初來埗到大悟一記震撼教育的腐屍,真容並沒有出現在鏡頭前。因為死亡污名太多,彰顯平靜從容的一面未嘗不可。
.去年借DVD看內附製作特輯,原來春天拍攝,冬雪全是疊加上去。
.片終字幕時用全黑背景展現舞蹈或納棺過程大概是導演特色。
.既然《禮儀師之奏鳴曲》即將上映數碼修復版,甚麼時候有同一導演的《陰陽師》系列?儘管高清影像無法彌補廿五年前幼稚園特效,好過連正版DVD畫質也像日語殘片。
.從來沒有喜歡廣末涼子,外遇事件後再看舊片感覺更差,打人是怎麼回事?
感謝吾友贈票,方可再次在新光戲院大劇場看電影,結業前倒數第二部是《通靈師》。
・第一部份紀錄日本青森恐山的潮來巫女板子,李居明旁白,從未接觸感覺新奇。
・第二部份紀錄台灣林口天后宮三太子乩身阿蘭師姐,找金剛做唔鹹唔淡廣東話旁白不曉得是否為了展現某種親切感。
開始講阿蘭之前為了展現台灣傳統民俗奇趣一面有點東拉西扯,鏡頭時而切到南鯤鯓代天府前進香團的乩身操五寶;時而切到雞籠中元祭的放水燈、普度搶孤和跳鍾馗;又莫名其妙為台南龍崎文衡殿內的美式超級英雄塑像感到嘖嘖稱奇——宣傳文字講得煞有介事,其實只是過鏡而已,簡直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第三部份是增城靈媒三姐,路芙旁白。道士超度科儀行事最好看,想知道燒那麽多紙紮的話整個儀式要多少錢。
三姐齊天大聖上身後又側手翻又空口食蠟燭。
・第四部份是美國通靈師Danny Walter。開頭用《哈利波特》做引子比喻不倫,明明這是純正英式風格作品啊。
甘小姐的婆婆附身後Danny竟然說客家話,罵她們家人沒有心不知何故成了全片最大笑位。
・第五部份三姐和Danny過招互相通靈,李居明用中美貿易戰形容又是比喻不倫,根本沒有劍拔弩張啊。
・見鬼其實是那人有鬼附身才會遇到鬼的觀點甚創新。
・池口惠觀的火供(護摩)是為觀眾互動時間,終於對此儀式有點概念。
・居然在網誌紀念前夕想起這件事而開始撰文,恍如能夠在法國長棍麵包剛出爐時夾著布利芝士、番茄切片和羅勒一起吃,那種外脆內軟的美妙滋味可遇不可求,比山珍海味更奢侈。
・十七年間世界天翻地覆,李菁的遭遇因為電影再度令人扼腕。
・鄙人懶惰,除了無心插柳佛系更新的youtube外無意經營其他社交媒體。
・去年最多瀏覽量文章還是疫情後PIA購票教學,儘管有些改動,網上購票流程大同小異,還是那句不求好位但求有票就直接在日本7-11機器按按按,在櫃檯想付甚麼海外卡都可以,唯一難關是信用卡公司擋海外交易而已。
香港航空部份雙走道客機竟然恢復個人娛樂系統,儘管只有兩年前的港產片加少量中日韓片,反正沒看過都是新片。嫌《白日之下》題材沉重,於是點了從來沒打算看的《金手指》。(看完《金手指》又突然覺得可以看《白日之下》。)
對佳寧案從來不甚了了,只記得九十年代《壹本便利》關於陪審團的報導,側寫裡提到佳寧案的陪審團解散了幾次,現代講法是審訊曠日持久令陪審團崩潰,本來上庭衣著要莊重,後來牛記笠記法官已沒在管。
電影談不上好看,卻沒有《破.地獄》那樣有明顯的缺點,喜歡眾人作供提起程一言發跡史時帶點超現實的影像。
儘管一點關係也沒有,《金手指》敘事手法總是想起恩田陸《尤金尼亞之謎》——同樣取材自真實案件,抽取案情作後日談,故事同樣片段式難成章節。
騙案和兇案在道德上不應該懷緬,看《金手指》時想得最多的是縱使瘋狂但昔日香港是敢夢敢作敢吃大茶飯做世界的地方,洋溢懷念之情。
今年日本逗留日數大幅減少,彷彿只是去遠一點的地方看劇而已。
兩趟去台灣也是為了看劇,五月二十日之後只轉機一次沒有入境。
大疫前倒數第二個國家是新加坡,這次獲得十年一次的經驗值,牢記十年後千萬要帶三腳架。十年之間會否再去隨緣。
從日本經杭州轉機回港因為莫名其妙的證件問題差點不能登機,所以在中國轉機請小心謹慎。
澳門的最大優點是上網不用翻牆,喜歡美資賭場用錢堆砌出來的奢華。
珠海和深圳純保級,若非有免費漫遊數據不想過夜。
橫琴從澳門對岸望過去看似繁榮,但漫遊斷斷續續,崩潰到足以令人大吵一架,明明在開平鄉間暢通無阻。
有人說懷念北韓遊記,現在肯定寫不出來,因為少了有趣的團友。
兩年前剪CP片時的配樂,清草稿箱時不想浪費已編好的歌詞而已。
《想得太遠》從來不會是得閒無事想聽的歌。
從前某君播足一整晚,肯定是戳中心事。
論風骨,填詞界的兩個偉文最硬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得太遠 容祖兒
詞:林夕 曲/編/監:陳輝陽
大概這算是迷戀 這路程得幾分鐘真是太短
大概你都想去後樂園 卻怕孤單一個人兜圈
誰人在挑選 如何被挑選
如何教我結識你 怎麼相戀
為何坐到那麼近 卻想得這樣遠
人浪為何會流轉
☆若幸運一點一早找到你 但幸運可否擔保得到你
就望著際遇鋪展我的天與地 願錯亦錯得起
若命運叫我只懂喜歡你 但願亦有幸懂得留住你
如若過去我太在乎相遇別離 請准我預備
從來未吻你 卻已學懂去被忘記
憑甚麼可以愛上所愛 我自問日夜等待
結局為何揭不開 等緣份 信緣份
我們只好相信下集定是更精彩
大概你正在回想 與別人剛剛分手剛受過傷
從前伴侶碰不見 你我偏可遇上 人寂寞便愛幻想
重覆☆
若命運叫我只懂喜歡你 但願亦有運懂得留住你
如若過去我太在乎相遇別離 請准我預備
從來未吻你 卻已學懂去被忘記
憑甚麼可以愛上所愛 我自問日夜等待
結局為何揭不開 等緣份 信緣份
我們只好相信來來回回難避開
若命運叫我只懂喜歡你 但願亦有幸懂得留住你
如若過去我太在乎相遇別離 請准我預備
仍然未識你 卻已幻想那份驚喜
本片《Twisters》是一九九六年《Twister》續集,但故事沒有關連,惟片中的氣象數據裝置同樣叫Dorothy,只是不同型號。
妙在一九九六年電影香港叫《龍捲風暴》,台灣叫《龍捲風》;二O二四年電影香港叫《龍捲風》,台灣倒是叫《龍捲風暴》。
七月在Yahoo!香港會員場看了,拖到現在才寫,原因不明。
平生沒有看過天災片,純粹機緣不合,比較接近那套《鐵達尼號》叫船難片。
《農情家園》鄭一朔的商業電影賞心悅目,人物有血有肉。
Kate的母親始終肯定她的興趣,一直鼓勵她重新振作很感人。
幸好Kate和Tyler沒有發展感情線,兩個geek的惺惺相惜已經夠好看。
徒手抓物避免被災難級龍捲風捲走未免不合情理。
香港版海報字體比台灣版更符合電影風格。
這款海報從墳墓視角仰望四名主角,天空呈現朝鮮半島形狀,原為網民創作,因迴響熱烈獲電影公司採用。
.榮獲今年第四十五屆青龍獎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照明和最佳美術四項大獎。
.儘管不宜用《破墓》送飯,還是吃完飯又看完電影。
.有人把《破墓》和《破.地獄》相提並論,共通點用民俗作背景又非常賣座,但一套恐怖片一套親情片,調性截然不同。
.導演講明《破墓》向《殭屍先生》致敬,揉合韓西恐怖元素的成品令人信服,論完成度比《破.地獄》更高。
.犯我祖先者雖遠必誅挺有創意。
.李花林跳大神是全片重點,用刀劃大腿和臉展示神力有點嚇到。
.金相德的五行論有漏洞也罷,在主角威能下打敗妖怪就是好理論。
.韓國人已拍鐵釘傳說,香港有人拍蛇陣傳說嗎?
(雖然大概地球人都知道還是警告一下全劇透……)
最喜歡在東華義莊拍攝的先導海報和方序中設計的國際版海報。
喜歡的點題句「生死從不由己定/人身難得度眾生」是導演構思。
.用殯儀業包裝的家庭劇,四平八穩易入口,樣樣有總有一點觸動人心,未至於感動到即時重溫。
.戲名從《度脫之舞》到《破.地獄》,令人想起《無間行者》更名《無間道》──同樣由四字改成三字而票房長紅,當然與白龍王無關。
.唸經聲來自鶴佬師傅,但畫面裡都是本地喃嘸。
.傳統音樂在儀式裡只有小片段,配上弦樂沒有臨場感。
.破地獄遊十殿的確用二胡,但本地殯儀樂器表表者嗩吶幾乎沒有蹤影。
.正如《肥仔殯儀手記》所言,道生真的不專業啊,許多時都自以為是、畫蛇添足。
.生人的地獄總是過不去的坎。
.文哥方才經歷生人的地獄之家庭糾紛,離家聽到道生說「生人都有好多地獄」感慨良多,發現原來道生也聽《客途秋恨》時更是大大加分,開始看得見這個殯儀生手,算乘虛而入嗎🤔。
.醫院吵架裡志斌說「唔好搵____(忘記台詞)嚟撻我」,字幕出「情緒勒索」。
.今場笑位來自道生終於明白「Hello文」的真正意思,用嘴形表示,字幕出「嗨佬文」。
.文哥遺言不知道是否要遷就道生而講「釋懷」,因為道教講「解冤釋結」。
.道生講「生人嘅感受才是最重要」,一般人很受落,細心想想其實不妥。
.黃子華說因為臨場氣氛才決定要將文哥葬禮演成毒舌靈堂,但葬禮不是婚禮無需驚喜,為了給文玥破地獄要人身攻擊喃嘸師傅,還要趕客,這樣情緒勒索真的好嗎……
.文玥破地獄沒有戴頭巾是道生沒有準備?連道袍都準備了也要準備頭巾才算正式啊。
.寧願破地獄後道生不要講一堆人生道理,片尾曲也不要唱,留白不好嗎!
.專心看片尾字幕沒注意花絮照和片尾曲。林家謙這樣叫樂壇喃嘸那麼周杰倫不就是樂壇喃嘸祖師爺了?!
.恐怕又有一堆因電影而來的錯誤民俗觀念,尤其導演信佛而用道教作故事背景。台灣尚且有溫宗翰整理《魔法阿媽》與現實裡台灣民俗之間的差異,但香港沒有溫宗翰,儘管有人對《破.地獄》民俗觀有異議,往往狗吠火車而只有私下談論。
主海報是瀧田為百合精心設計的戰衣。
・鄙人素來反吸煙,看到經師工餘煲煙心裡白眼翻不停,但控煙辦發文挑剔《破・地獄》(待看😅)的吸煙鏡頭簡直矯枉過正。要是影視作品應禁煙,為甚麼那時《九龍城寨之圍城》又沒有發文?
・《Revolver Lily》大正時代人人煙不離手,吸煙場面全部模糊處理好不好?
・野村萬齋飾演的裁縫瀧田只有兩幕,沒字幕不足以支撐全場,有字幕猶可一看,但想不到翻看的理由。
・為甚麼要剪掉瀧田的動作場面!
・中國人有云「日本人拍的抗日神劇」🤭。
・整套電影就像某套作品的後日談,不曉得原著小說是否也如此鬆散。
・綾瀨遙竟然憑這套和《The Legend & Butterfly》拿去年報知電影獎主演女優賞。另一套沒興趣,這套恕感受不到影后級演技。
・小曾根百合在海軍府前被狂轟仍然打不死,尤如機械人般一步一步前行太誇張。
・女殺手的大正時裝表演配動作場面賞心悅目。
・長谷川博己的大正男子岩見良明西裝扮相最好看。
・全片最有型莫過於穿和服持獵槍的奈加,宍戸卡芙卡異國臉孔有新鮮感。
・最初回憶片段有台語。
・如果南始是百合的心魔,為甚麼一開始會搶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