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4月 30, 2008

一場沒有發生的交通意外


二零零八年四月三十日下午六時零一分,於九龍灣宏光道、九龍灣運動場對出,一輛載滿乘客的廿四座小巴,險些遭從小路魯莽殺出的大貨車攔腰相撞,全車嘩然。
事情前後有太多巧合,我開始相信有未來人的存在,改變了事情的結果。
慶幸自己大難不死,不過從來不買六合彩。
(後記:在一小時後,不慎打破了一面鏡子,要賠錢。)

齊來搶雪糕


始終不明白為甚麼要傳聖火,做火炬手怎麼會是一種榮耀。
可是中聯辦主理的火炬手名單不禁令筆者火冒三丈,奧運不是屬於運動員的嗎?與商賈政客何干?「政治分贓」四個字實在貼切不過。
曾憲梓何德何能?他還跑得動嗎?他豪言:「沒有人夠膽搶我的聖火!」各路英雄快過來搶聖火,哼!
名單之兒戲,黑箱作業之程度,和十大傑青沒有兩樣。
支持全港運動員、李奇光及朱校長,比起那些政團阿頭更有意思。
無暇搶聖火,學阿貓搶雪糕好了:
《阿呢》 30/4/2008 am730

星期二, 4月 29, 2008

馮振超:叫人失望的《一百萬人的故事》


原文照錄,紅字為筆者訂正。

叫人失望的《一百萬人的故事》 29/4/2008 馮振超
am730】上周五在家中看了無線節目《一百萬人的故事》,看後方發覺電視業的發展,原來已進入另一個階段,這種以藝人作為包裝手法的時事性節目,看來第一個感覺是叫人心酸,但另一方面又叫我氣憤難平。我看的一集,主要講述曾志偉到窮人出賣拾荒所得的天光墟,內容大致是曾志偉透過對談,了解拾荒者的苦況,然後由陳奕迅訪問一個23歲青年人,訴說著難以找得上「長工」的種種困難,當中亦走訪了一名57歲,長年仍在「搵工」階段的中年男士。
  
整個故事瀰漫著一股揮之不去的愁雲慘霧,觀看者情感上自然是難以釋懷,但是否這些畫面、對話就真的是貧窮市民的一幅全面寫照呢?我認為不是。
  
我估計這個不是由無線新聞部出產的「仿時事性節目」,確實並非以時事節目的準則來處理製作方向,而現在留下來的問題就是節目流露的只有悲情,其他的內容意念卻欠奉,如拾荒者背後的故事、平日的生活環境,現下政府的支援配套是否不能幫助他們等等,統統不存在於這個節目的探討範疇內,《一百萬人》在這種欠缺多角度客觀觀察的情況之下,顯然已變成只有催淚、煽情的娛樂化仿時事節目吧了,表面上是向外間揭示現下貧窮階層的苦況,但當細心想想,便會發現這股苦情的感覺來得十分單向性,連最基本的探討原因、追訪過程、剖析影響都未有觸及,製作人好像只想向觀眾說著「慘!慘!慘!」而已。
  
作為一個擁有上百萬觀眾的大眾化電子媒介而言,無線希望藉著藝人的知名度,來帶領觀眾了解更多真實的社會面貌,其實亦可作為一個表達社會責任的具體表現,但如果藝人只能夠扮演著「家訪、戶外探訪」這種猶如花瓶、局外人角色的話,那誠然已可透視出幕後以至幕前人其實是在進行一場表演(show),目的就是賺人熱淚。
 
揭視(示?)社會面貌的時事節目,其實是有著莫大的社會功能,定位應為讓市民能夠透過節目認識到一些在日()生活中可能忽略了的事情(如果是日日都會遇上的平常事,認知價值便不太大),以增加對真實社會的認識,以使市民不會因為工作、學習或生活環境的局限而出現脫節、不諳世情的情況,而時事節目所具備的持平、客觀及增加通識這些元素,在《一百萬人》中卻消失了,節目選擇了單向、主觀的表達,可說是一次「反示範」。
 
另外,無線值得參考的,還有是播放節目的編排問題,接著《一百萬人》播出的,是一個講述地產物業的節目《更上一層樓》,該集節目內容是介紹一間價值兩億元的豪宅,觀眾才剛剛看完一節人間慘事,突然又要觀摩富豪生活,情感上的波動落差就如天堂與地獄一樣,把兩個節目的內容放在同一個腦袋裡,不令人精神分裂才怪。

星期一, 4月 28, 2008

《一百萬人的故事》嘉賓態度惹抨擊


君如不了解貧窮 嘉玲似審犯
《一百萬人的故事》嘉賓態度惹抨擊 28/4/2008
【明報】無線娛樂新聞台製作的《了解‧關懷一百萬人的故事》,上周一至五晚上於翡翠台播出,邀請了多名藝人,包括劉嘉玲、吳君如、陳慧琳、陳奕迅、陳志雲、曾志偉走訪多個香港的貧窮個案,讓他們親述艱苦的生活。
  
節目播出後引起很大迴響,不少網友讚賞節目反映出窮人境况,讓人反思。同時,亦有不少網友批評部分藝人,例如劉嘉玲、吳君如在訪問時態度有問題,劉嘉玲面對貧窮男孩時,語調有如審犯般,予人高高在上、不知民間疾苦的印象。
  
劉嘉玲訪問了與母親相依為命的11歲俊仔,當他聽到俊仔1個月的零用錢只有10元時,她驚訝得瞪大眼說:「10蚊?1個月零用錢是10蚊?」俊仔告知有時會花3元買包糖,將剩下的7元儲起,留作日後讀書之用,嘉玲有點難以置信說:「仲要儲7蚊?」網友看後群起批評嘉玲的態度令人反感,「高高在上,像審犯般質問俊仔,欠投入感,不知民間疾苦」。
  
嘉玲被指高高在上欠投入吳君如訪問了為愛情從內地來港結婚的阿玲,因丈夫失蹤,她為照顧兒子,每日做兩份工,做足16小時賺4000多元,早、午餐各一個麵包,晚餐吃5元腸粉。不過,君如竟問阿珍:「點解唔買個燒味飯食?」阿玲說:「燒味飯10幾蚊咁貴……」君如被批評不了解貧窮的慘况。
 
就網友反應,詢問無線收費頻道總經理助理余詠珊,她表示製作此節目,目的是邀請藝人去了解貧窮人士的境况,過程中,藝人與個案主人翁都花上數小時溝通,清楚了解受訪人士的情况,只是節目編輯後播出的畫面只有短短數分鐘,而且主要交代受訪人士的生活,因而藝人只佔很小部分,幕後所做的完全看不到,所以批評對他們不大公平,「參與的藝人全是有心人,真心去了解受訪人士的情况,關懷社會」。目前,無綫收費頻道考慮日後有機會播出較長版本,讓大家加深了解。

剪接造成觀眾錯覺至於無綫總經理陳志雲為節擔任旁述及訪問受訪人士,他表示所有藝人都是攞個心出來,絕非為酬勞,「我本身抱著學習心態,在接觸過程中,體會到貧窮人士生活帶來的震撼是超出想像,大家都是用心付出,觀眾應給予多點包容」;他希望透過節目讓大家廣泛討論這個過百萬人的故事。

星期六, 4月 26, 2008

拒絕陳志雲


看完《一百萬人的故事》,憎恨陳志雲指數飆升至極高。

筆者已說過,以熒幕表現看,他沒有甚麼令人討厭的地方,聲線溫柔,態度親切,氣定神閒。
那麼為甚麼陳志雲會令人憎惡呢?錯在一.曝光過度、二.無線文稿水平偏低。
一.曝光過度貴為電視廣播業務總經理,何以一年四季全天候在電視上出現?很空閒嗎?
不要計《志雲飯局》了,甚麼資訊節目也要摻一腳,甚至《雪映移城》,好端端一個女生旅遊特輯,第一集也逃不了他的聲音!
面對彷彿無處不在的他,觀眾心中有同一個疑問:無線是不是沒有人才呢?要不為甚麼來來去去都是陳生?
若不然,為甚麼陳志雲要做一個妨礙地球轉動的攝石人?

陳志雲的聲音無疑動聽,可是一個喜歡吃雞腿的人,是不是天天也要煮雞腿給他吃?餐餐無雞腿不歡?相信大部份人的答案都是「不」。

二.無線文稿水平偏低
一個主持是否成功,除了聲線、語調,講稿文筆不容忽視。
從《向世界出發II》到《一百萬人的故事》,最容易察覺的一點是文稿內容空洞,靠不斷重覆又重覆三幅被的敘述去填塞時間。
要是內容情感真摯,偶爾重溫精句作點睛之用並不為過。
可惜《向II》以至《一》的文稿充斥著矯揉造作的感性語言,完全背離故事主人翁的生命經歷,中心思想皆沿襲世俗對既定族群的偏見,不但沒有新觀點,矯情句子再三出現,將「母親是女人」的道理當寶物宣揚,令人可憎可厭,連演繹的主持也憎惡起來。
至於為甚麼出現劣質撰稿人,如何改善?請有識之士解答。
陳志雲捧藝員的方法不外乎是超密集曝光,使觀眾由討厭變順眼,同一招數可不可以套用在他身上?大有疑問。
寧缺毋濫,陳氏頻頻曝光予人感覺鋒芒太露,誤以為是愛搶下屬風頭的不務正業之輩,隨時流失觀眾,切忌!切忌!

星期五, 4月 25, 2008

陳龍超評《一百萬人的故事》


關注《一百萬人》如何脫貧,還是離苦呢? 25/4/2008 陳龍超
am730】《一百萬人的故事》(下稱《一》)由無線娛樂新聞台製作,卻安排在免費主台播出,明顯是《一》質素、話題叫人喜出望外,而且陣容亦相當不俗,單看宣傳片已叫人引頸以待,無疑娛樂新聞台能捨棄慣常取向,把社會世態與娛圈中人作一次cross-over,算是行業一種自我提升,全賴相關製作人心中一團火,讓一眾無記主台「揍(註:按語意應該作「湊」)大、處優」的製作團隊作參考。
 
《一》參照《向世界出發》方式,首集先來一個點睛式提綱挈領,剪接不同集數內嘉賓的探訪對象,無依老人、單親家庭、跨代貧窮成長中的小孩等。高層主持一句精警話確能刺穿世情,當下觀眾關注只是如何達致「朱門酒肉臭」之境,對「路有凍死骨」則不大關心,對這班有「牙力」藝人而言,能夠短暫離開五光十色,走入貧窮角落,是個refresh經歷,好讓他們回想自己曾經草根的一段日子。形象考慮、計算曝光成效以外,藝人有其不可替代的社會功能,此舉尤對年輕演藝後輩生發良性示範作用,玩、蒲以外,還有很多利人利己的選擇(當然也不一定獲得經理人公司支持)。
 
《一》調子略嫌苦味太重,一街之隔呈現天堂地獄,不須動輒遠渡至甘肅窮省體會,但做足7日每日超過12小時,早午晚麵包、腸粉替代米飯,一個月零用只有10元皆有其代言人,像君如所言,貧窮永遠是一個抽象概念,唯有透過對話,差異才被真正發現,生活的「窮」可以至此;每至心酸位,身邊人總有轉台衝動,在壓力高企的今天,比諸殘酷現實,聲色娛樂還是容易入口。香港人當然了解貧富懸殊嚴重,只是赤裸裸面對就可免則免,公司政治、供樓壓力有苦中產自己知,目睹他人難處,除了嘆息,也不知如何自我開導,《一》以影像方式開設平台「鼓勵」港人面對身邊現實,但家長除了慣性以他們苦況為活教材,向兒女訴說生活是何等幸福外,究竟還有何作為呢?沒有盼望才是最大的絕望,無疑香港時代、氣候與六、七十年代經濟起飛期有異,由基層攀升向上日益困難,政府插手製造機會變得迫切,但當事事單單訴諸尋求福利、援助,便容易出現向貧窮認命心態,悲情城市不是一個硬生生冠上去的標籤例子嗎?窮人也有尊嚴,無需時刻提醒他們苦況,世上沒有均富可能,只能保障老弱人士基本衣食,「貧亦樂」是一種可提倡生活態度,一些貧窮國家小孩笑聲遠比富裕國家小孩來得燦爛、關(開?)懷,他們的苦多少是根據事實呈現,多少又源自我們的主觀假設?香港人缺乏不是對身邊「窮」的認知,而是快樂追尋的方向的狹隘,上善如水,富亦憂可以是另一拍攝題材,不過試問有誰願意站出來呢?
 
陳龍超
紀錄片導演、喜愛以「喱民」形式看電影、搞下電影「吹水」小組陳龍超評《一百萬人的故事》

正在療傷的南嶺


去年十二月才去過南嶺,還在憶念自然淳樸的風貌,想不到本年初的雪災為南嶺帶來生態大災難。
大家一起努力吧!

 
汪洋南嶺種紅豆杉 2/4/2008【南方日報】
圖: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雪災中嚴重受損,引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的重視。昨天上午,汪洋一行冒雨實地走訪南嶺。汪洋在保護區內新闢的「雪災紀念林」種下兩棵南方紅豆杉。對於南嶺的災後重建,汪洋特別指出,受損林木不要全部砍掉,可以保留一大塊,讓大自然去修復。 

圖:植樹過後,汪洋還向當地林場工人了解災後工作生活的具體情況 
建議當地收集受災圖片向遊客展示,「想看百年一遇的災害,請到南嶺來」41日到2日,省委書記汪洋到韶關進行專題調研,檢查指導災後複產工作。  素有「物種寶庫、南嶺明珠」之稱的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年初南方地區罕見雪災中嚴重受損,引起他的重視。昨天上午,汪洋一行冒雨實地走訪傷痕累累的南嶺。汪洋在保護區內新闢的「雪災紀念林」種下兩棵南方紅豆杉。他指出,要把南嶺受災前後的景象用圖片展示出來,讓大家都來看看受傷的南嶺。

 汪洋:保留部分受損林木,讓大自然去修復
昨天上午,南嶺陰雨綿綿。汪洋一行進入南嶺乳陽林場西線2.5公里處。這裡生長著大片針葉林和闊葉林。往年4月,漫山遍野綠意盎然。而年初雪災過後,紅豆杉、福建柏、廣東松等珍稀植物受毀嚴重,或斷尾、斷枝,或翻兜。放眼望去,成片林木就像牙簽一樣豎立山間。 
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陳振明介紹,乳陽林場內海拔500米-1300米之間的林木全部受損,46萬畝林木有38萬畝被毀。損壞的松樹要盡快清理,避免出現松材線蟲病的危害。 對於南嶺的災後重建,汪洋說,受損林木不要全部砍掉,可以保留一大塊,讓大自然去修復,以後再與人為幹預修復的結果做對比試驗,為今後林木災後重建提供經驗。汪洋說,大興安嶺森林火災後,有專家建議把過火林全砍了,但有些樹木還沒砍掉,第二年就都活了。証明專家是錯的。 
當地林業部門向汪洋展示了一組南嶺動植物的受災圖片。其中有一張是在南嶺保護區八寶山管理站附近河里發現的、80斤重大蟒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冰災中凍死腐爛的慘狀(今年223日本報「拯救南嶺」專題曾作相關報導) 
汪洋關切地問,還有哪些被凍死的生物?陳振明介紹,保護區內發現了很多動物屍體,有小鳥在樹上結成了「冰雕」,還發現有幾只短尾猴受凍,抱成一團。
「你知道為什麼下雨嗎」 ──汪洋來了  汪洋隨後來到保護區內剛開闢的「雪災紀念林」。這里方圓約20畝,雪災前生長著成片杉樹。上月,部分受毀林木被清理砍掉。南嶺保護區乳陽林場計劃號召社會各界在「雪災紀念林」里認養樹苗,幫助南嶺還綠。 
汪洋腳穿雨鞋,爬上泥濘的林地。他揮鍬鏟土,在「雪災紀念林」里種下兩株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  與汪洋一同在「雪災紀念林」種樹的還有乳陽林場數十位職工們。汪洋走到林場職工黃偉堅身邊,與他親切交談,並詢問他在林場的工資待遇。

 今年32歲的黃偉堅負責林場的生態養護等工作。汪洋說,過去林場要砍樹,現在是看樹了。黃偉堅告訴汪洋,林場里多是生態公益林,雖然前幾年有砍樹指標,但沒砍,重點是保護。  汪洋接著又問:看樹的工作量比砍樹輕鬆一些吧?黃偉堅說,看樹比砍樹還辛苦,因為責任更大。砍完樹後,木材賣掉就行。但看樹,怕樹被偷、怕著火。雨天才可以放心一點。 
「你知道為什麼下雨嗎?」汪洋幽默地給出了答案:「汪洋來了。」一句話令在場的人都笑起來。臨走前,汪洋向冒雨植樹的林場職工們表示感謝。  
在走訪中,汪洋還給當地林業部門出了一個宣傳南嶺的「賣點」:把南嶺受災前、受災中和受災後的圖片收集起來,展示給遊客看。「想看百年一遇的災害,請到南嶺來」。
 

廣東南嶺山區遭冰雪災害95%林木被毀 21/2/2008
【南方都市報】粵北遭受雪災重創。日前,隨著天氣轉暖,積雪消融,大雪過後的粵北南嶺群山卻顯出滿目瘡痍,目前南嶺地區正在積極有序地開展恢復自救。
心都涼了!」近日來,兵分三路下到粵北災區及全省各受災林區檢查災情的一位官員在踏進南嶺山區後,被眼前的群山深深震動。由於冰雪災害持續時間過長,乳陽大頂山一帶的群山山頭,居然一片斷樹殘枝,有的大樹連根拔起,有的從中間斷折,有的則枝葉全無,像牙簽般一根根插滿了整個山頭。沿著南嶺一帶查看,各路檢查人員均心情沉痛。低海拔地帶,連次生林也未能幸免,到處是東倒西歪的樹木。 
在仁化一帶,部分山頭完全被剃成了光頭山。仁化長江鎮村民在山林還發現了凍死的3只黃麖、兩只狐狸和十幾只白鷳和一些野雞。另外一個村的村民告訴他,該村也在山上找到了凍死的兩只野豬、一頭水鹿和其它一些野獸。南嶺地區的桫欏、紅豆杉等一些珍貴植物也同樣受到損害。 
據統計,目前僅韶關南嶺保護區,就有95%的林木被損毀,整個南嶺經濟損失超過30億。而截至218,來自廣東省林業局的統計表明,全省重災市和省直屬國有林場受災面積達1124.4萬畝,直接林業經濟損失達66.48億元。其中林(竹)木損失65.7億元;林區水、電、路、通訊、房屋損失和森林防火設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設備、野外生態檢測設備等基礎設施經濟損失0.78億元。  

「倡議書」 為南嶺療傷請伸出援手「這裡就像是一個戰場,遍山是斷樹殘枝」,一位剛剛從南嶺救災回來的專家這樣形容往日那一片鬱鬱蔥蔥的南嶺。 
「樹木受損、道路塌方、停水停電,數萬林區職工生活直接受到影響」,一位長年生活工作在南嶺大山深處的老人講,南嶺是他的家園,眼下他們正在與當地政府一起積極自救。 對廣州人而言,南嶺並不陌生。在幾千萬年前的地質運動中,作為中國江南最大的橫向構造帶山脈,南嶺群山凸起於珠江三角洲平原的北緣,為肥沃的珠江三角洲築起了一道堅實的綠色屏障。南嶺山脈同時也是長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 
「它是溫帶動植物最南端的最後避難所,也是熱帶亞熱帶動植物的基因寶庫」,在專家眼里的南嶺珍貴無比,在普通市民眼裡,南嶺同樣為珠三角平原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一片陰涼。然而,一場雪災,卻似乎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南嶺群山的面貌。 
它不再如往年一般青翠一片,而是到處斷枝殘葉,一片狼藉。在十二渡水保護區,整個山頭的杉木林突然被削成一根根「電線桿」,枝葉無存。保護區70%的樹木受損。而整個廣東受災林區達1124.4萬畝,占全國林木受損面積的1/10 
在韶關仁化地區,又飢又凍的深山水鹿為了覓食求生,不得不逃出空空如也的深山老林,來到公路,不料卻遭到槍擊。白面狸、狐狸、白鷳等一些深山鳥獸,在逃出冰雪封凍的大山途中,最終餓斃郊野。 
以前滿山皆碧的毛竹,不堪大雪的重壓,一律從中間爆裂開拆,昔日圓實的竹筒裂成一片一片。南嶺保護區居民說,過年前後那幾天,毛竹劈劈啪啪爆裂的聲音,如同放鞭炮般熱鬧。還有原始森林中不計其數的參天古樹或攔腰折斷,或倒伏山野。沒有戰爭,年前的一場雪災卻輕易毀掉了大片綠色。 路面毀了可以重修,水電斷了可以重新架起。然而這成片成片受損的林木及野獸,又該如何療傷?隨同省林業部門一同進入南嶺救災的專家預計,除了林木的自然恢復,整個南嶺生態的災後重建,至少得十年左右才能完成。 
天氣回暖,春風趕路。眼下這一片草木哀憐的五嶺山脈,正亟需每一位市民為恢復災民生活獻上一份暖暖愛心,更亟需每一位市民為這片群莽深山重新播種綠色,為我們的家園屏障療治滿目的創傷。為此,為了南嶺山脈的盡早康複,我們倡議社會各界人士群策群力,共同尋求拯救南嶺的解決之道,如果你有好的辦法和建議,歡迎撥打本報電話:020-873888884008866166

星期四, 4月 24, 2008

續.《一百萬人的故事》


節目播出後,果然迴響不絕,網上到處都有討論。
但在討論區所見的,一是表示同情,二是指責節目嘉賓的惺惺作態,又質疑第二集貧母子的生活方式偏離既定貧民生活的「正軌」是裝窮,不值得同情。罵來罵去,到頭來拐個彎去踐踏國內移居香港的同胞,討論層次不高。
第二集只看了後半,不評論。
節目的副題是《了解.關懷》,合起來就是《了解.關懷 一百萬人的故事》。
看了幾集,盡是浮光掠影,對造成困局的起因著墨不多。
以第三集為例,首先是陳志雲的開場白,陳奕迅去探訪許伯,之後是攝製隊去探訪美好婆婆(六十二歲已經是婆婆,悲乎!)和賣香蕉的王伯,輕輕帶出大規模重建對社區連繫的切斷,和隱蔽長者的問題。
可惜,這些議題都被今古奇觀式的介紹截斷了--上半節但見陳奕迅變成格價專家,用驚奇的腔調去觀塘舊區小商鋪直擊報導:「呢度仲有一蚊一個包喎!」「十蚊八個橙!其實十蚊四五個已經好平喇!」然後他同樣用前世未見過窮人的語調介紹許伯的家,如此拜訪,不知是高興還是無奈。
說要藉這節目了解、關懷貧民,還差十萬八千里。
等於吃薯片,明知缺乏營養,仍然用「薯片含有澱粉質,總不致毫無價值」去安慰自己。
最喜歡背景音樂,淡淡憂悒而深潛。

香港電台實況劇《活在邊緣》


多謝白的推介,不滿意《一百萬人的故事》片面陳述的,可觀看本月開始播出的香港電台實況劇《活在邊緣》。
片頭用大富翁遊戲去反映邊緣人的困局,值得一看!

活在邊緣 逢星期六晚七時三十分翡翠台
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王璐德 
全港貧富懸殊有明顯惡化的跡象,當股市樓市向好,社會的繁榮富裕只是一個表象,其實坊間隱藏著為數不少的窮人,而且數目正不斷增加。在物質消費的年代裡,貧窮不只是身無分文、三餐不繼如此簡單,窮人的定義可以擴闊為生活跟整個社會有明顯的落差,跟主流脫節的一群。當我們籠統地把他們歸類為草根階層的時候,想像以小草的韌力可以自力更新,事實上,個人的努力又是否可以令他們脫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貧窮是一種普遍現象,窮人皆本著同舟共濟的精神,鄰里之間互相扶持,人情味亦較濃厚﹔現時的貧窮成因則更見複雜,除了老弱傷殘以外,中年失業、新移民家庭、低技術人士、在職貧窮、因離婚率升高而湧現的單親家庭等,日漸複雜的社會問題把這群人迫得活在邊緣。本劇透過十個故事去探視窮人所面對的困境以及精神面貌,以引起更多人對貧窮者的生活處境以及苦況有更多的關心。

星期三, 4月 23, 2008

關於同事


留言出口轉內銷:(紅字為後來附加)

我也是抱著這種態度「在我的世界中,同事是工作上的伙伴,永遠做不成朋友。--多啦旺」,同樣沒有必要不會儲存同事的電話。
雖然舊公司同事今日繼續天天見,相處時間比家人及新公司同事更多,甚至有錢銀往來,仍然不能歸類為朋友,皆因縱使見得多,卻沒有情感上的交流。
為了方便敘述,在對話中還是會用上「朋友」,不像「舊同事」那麼見外,反正聽者不會深究。

星期二, 4月 22, 2008

《一百萬人的故事》


兩三個星期前在《明周》已知道這個節目,加上宣傳廣告非常頻密,相信許多人都會收看。

五個演藝人:陳奕迅、陳慧琳、曾志偉、吳君如和劉嘉玲,每人探訪一組活在貧窮中的社群,何以會有六集?原來學了《向世界出發》那一套,開頭是總集篇,撮錄各集精華,引起懸念,催谷其後集數的收視。
雖然對為何是「無線娛樂新聞台」製作升起一串問號,也不知道潛在動機為何,既然節目做好了,也就不要問太多,觀看就是。
表達手法和那些慈善團體電視特輯沒有兩樣,差在沒有呼籲大家捐錢而已。
希望《一》的出現,不只賺來廉價的眼淚和同情。
即使前作《勝在有心人》反應平平,迴響不大,還有《一百萬人的故事》的誕生,陳志雲渴望藉電視表達關懷之心未變,值得稱許。
要是冀望觀眾透過這類節目接收信息,拜託,陳志雲不要頻頻出鏡。
儘管他有份策劃也好,第一集擺出的姿態,十足那些在大項目中無所事事,之後施施然走出來邀功的人。
縱使陳氏沒有甚麼過錯,基於他曝光過度,對他的憎恨指數中等至偏高。

星期一, 4月 21, 2008

殮房話事人驚喜看生死


八方人物:殮房話事人驚喜看生死 21/4/2008 張嘉雯

縱橫殮房35年,黎華佳遇過種種恐怖事、搞笑事,又親手處理過母親的遺體,生死皆付笑談中。 黃耀興攝

【蘋果】黎華佳,全港最資深殮房話事人,強項是游說家屬讓死者解剖,以及處理死者內臟,縱橫殮房35年,由當初驚驚青,到今年59歲,看盡生死的有趣、恐怖,今年底,正式退下火線。

由來佳哥直腸直肚,自爆當初「入殮房」,不是悲天憫人,只是現實地想有宿舍住,方便結婚,宿舍在殮房樓上,親戚朋友避之則吉,變相造就了清靜環境,「我唔會同人講話自己做殮房,話自己係醫院做化驗,以前尐人好驚架嘛!」
中五畢業的佳哥說,從前請人難,聘請過程好兒戲,最重要是夠大膽,直擊血淋淋解剖場面而沒有暈倒面青,就可以順利過關。最初「伴屍」,他也覺得好驚不習慣,解剖學的名詞又一竅不通,「初時俾尐醫生鬧到呢,鬧我咁淺都唔識,咁我咪自學羅。」
能夠在行內堅持多年,「學到野」是主要原因,「平時我地都會睇牌板,諗下個死因係乜,搵得到真係好大滿足感,人地唔知既野你知咁羅。」

最搞笑
「佢(目訓)係床既時候胸部仲好健美喎,我地個個都奇怪啦,『點解可以咁勁既?』。」佳哥憶述,曾經有一位40多歲的女死者,送來殮房解剖時胸部仍然堅挺,令一眾殮房員工嘖嘖稱奇,「原來有個水袋係入面,係隆胸!嘩,個醫生手術真係做得好好呀,完全冇疤痕,睇唔出,very good!」說完,豎起大拇指。

最恐怖「跳樓都係尐手手腳腳扭埋者,我都唔明點解尐救護員咁勁,仲有得搓(急救),入到黎醫院,如果入唔到黎,唔關我地事架嘛。」佳哥從來沒有遇過古怪事,覺得所謂古怪其實是「怪由心生」,之不過,也遇過恐怖事,「最記得有次有個司機入左黎,唔知係咪俾條柱插中呢度(額前),成塊面冇晒皮,眼同口都見唔到,得番尐肉,嚇到我成個人跳起呀。」

最貼身
一條龍認屍、簽字、提領遺體,佳哥試過。17年前,佳媽89歲,因為食道癌入住瑪麗,結果手術失敗,住院兩、三周後去世,於是他自己認屍、自己簽名,「人到左咁大年紀,始終都要去,對生死我好睇得開,唔去都去左咯,冇辦法,唔會咁緊張。」

得獎工作的熱誠,讓現時任職瑪麗醫院的佳哥得到醫院管理局今年 的傑出員工獎,最大的功績,是80年代直接接觸院長,爭取把屍格由42格增加到87格,到三年前加至103格,「因為個時真係冇位,逢親四日假期,就多到要擺地下,但又唔可以就咁擺喎,咪用木板擺係地面,再放上去,然後用兩、三部窗口式冷氣機頂住羅。」

星期日, 4月 20, 2008

甜睡


東周刊 27/12/2006
睡得香甜,一覺醒來,精力充沛;睡得輾轉,呵欠連連。究竟要如何才可睡得香甜呢養和體格健康檢查部營養師陳勁芝教你「甜睡」竅妙!
 
睡不好除了無精神、黑眼圈、經常瞌眼(目訓)外,亦可能會「致肥」!
陳勁芝營養師指出,研究已證實睡眠不足,與肥胖風險有關。零五年一份約一萬人的研究指出,平均每晚睡不足七小時的人士,體重指數比睡足七小時的高,而且睡眠不足引致體重上升的風險愈大。這現象與兩種荷爾蒙有關,睡眠多寡會影響荷爾蒙「瘦素」(Leptin)的分泌,這荷爾蒙令人有肚飽感覺,愈睡得多,瘦素就愈多,即飽滿感增加;相反,睡得少會令飢餓荷爾蒙「Ghrelin」增加,食慾就會大增,想唔肥都難!此外,睡不足亦會減低對胰島素(Insulin)的敏銳度,從而提升患糖尿病的風險。
「怕肥」?「怕病」?立即跟陳勁芝學習如何睡得好!


避免刺激 少食少飲
要改善睡眠質素,首要懂得「少飲少食」。陳勁芝澄清,世上並沒有單一食物可以睡得好,反而注意睡前飲食習慣,效果更顯著,方法有五--
 
一.避免飲含咖啡因飲品:咖啡因一般會在體內停留三至四小時,但有些人卻八至十小時才能代謝流走,睡前仍然「鬼打咁精神」,能入睡才怪。即使有些人可以入睡,但睡眠質素亦會受影響。所以睡前八小時不要飲用咖啡、濃茶、可樂、熱可可,以及提神飲品。
 
二.避免飲含酒精飲品:睡前飲少量酒可以令人放鬆,容易入睡,但過量酒精卻會影響深層睡眠。人體睡眠分五個階段,頭兩個階段會較易醒,第三、四屬最重要的深層睡眠,有助收復細胞,酒精就會影響我們進入這優質深層睡眠階段,所以睡前兩小時別飲酒。
 
三.避免睡前飲食:睡前大飲大食,胃部又再次工作,能入睡才怪!所以睡前二至三小時切忌食大餐,以免過飽、胃脹、難消化。當然肚餓同樣會難以入眠,如有需要可以進食少許餅乾、麵包、牛奶或水果等輕量食物就無妨。
 
四.學懂放鬆:人全身放鬆,不用刻意將被蒙頭,都能輕易入睡,所以睡前做些輕鬆、舒服的事,有助睡得香甜,例如熱水浴、聽音樂、飲鮮奶。陳勁芝澄清,有研究指額外在鮮奶加入乳白蛋白(alpha-lactal-bumin),人就會睡得較好,但我們所飲的普通鮮奶,有否同樣作用,則有待證實。
 
五.定時飲食:定時的飲食習慣有助睡眠,所以需要輪夜班工作的人士,如要提神,夜班開始時就應飲咖啡或提神飲品,並提早準備晚餐,免得放工才進食,然後吃飽飽上床睡,這樣當然難入睡啦!

睡眠元素 褪黑激素
除了以上幾種方法,是否可以額外增加睡眠元素呢?陳勁芝指出,影響人體睡眠的荷爾蒙「褪黑激素」(Melatonin),於晚上九時後開始分泌,愈多就會愈眼(目訓),愈容易令人入睡。那麼只要額外吸收,不就容易入睡又睡得好嗎?陳勁芝指出,現時未有大型的研究顯示補充「褪黑激素」,就能改善長期的睡眠質素,況且長期服用的安定性亦未被肯定。不過對時常周圍飛,有短期時差問題的人,或許可用此來解決問題。
但要注意的是,「合成褪黑激素」比天然的更為安全。陳勁芝解釋,天然的「褪黑激素」是從牛隻中提取,有瘋牛症的風險,反而「合成」的就已排除這風險。


色氨酸 增褪黑激素
其實我們可以增強自身分泌「褪黑激素」能力,關鍵在於「色氨酸」(Tryptophan)這元素。
「色氨酸」是一種氨基酸,能建構蛋白質。陳勁芝說,「色氨酸」進入人體腦部後會轉變成血清素(Serotonin),然後進一步轉為「褪黑激素」。照道理推算,增加血液中的「色氨酸」,人就能睡得好嗎?
陳勁芝解釋,食物的確可以增加血液的「色氨酸」,但血液的「色氨酸」能否進入腦部,就要取決於一餐中吸收多少碳水化合物,這會影響血液中的「色氨酸」與其他氨基酸的比例。當「色氨酸」比例高時,就會較易進入腦,所以較易轉化成褪黑激素,故對睡眠有幫助。
二零零三年有研究顯示,進食高碳水化合物早餐後,血液中的「色氨酸」與其他氨基酸的比例,會較低碳水化合物早餐為高。但日常餐飲食,我們很難達到這效果,所以能否單從飲食中提升「色氨酸」,藉此改善睡眠質素,仍有待研究證實。


營養師簡介
陳勁芝,養和醫院體格檢查部及糖尿病中心營養師,前香港營養學會會長,著作:《秀身攻防》。

星期六, 4月 19, 2008

無題


很想讓他們知道實情,退一步想似乎又沒有必要。
為自己辯解其實沒有用,只會在既定的偏見中再加深一重,況且別人怎麼想從來不是自己能夠控制。
《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的臨終,查理打回原形,智力很快倒退到未曾開發的程度,往日經常奚落他智障的舊同事,卻在他被新同事欺負的時候挺身制止。
他們對我真好。查理想。

招聘圖書館助理員


曾幾何時很想在圖書館上班,現在一點憧憬也沒有。

職位編號:15052
部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組別、單位:
職位名稱:圖書館助理員
薪酬:月薪8,245元
入職條件:申請人必須- (1) 持有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和英國語文科達第2等級或以上,並另有三科(包括數學科)成績達E級或以上,或具同等學歷 (參閱註); (2) 在取得學歷後最少有一年全職工作經驗;及 (3) 有良好電腦軟件知識(如MS Word, MS Excel及中文輸入法)。
註:政府在聘任非公務員合約員工時,過往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和英國語文科(課程乙) C級及E級的成績,在行政上會分別被視為等同2007年香港中學會考中國語文科和英國語文科第3等級和第2等級的成績。
職責:(1) 圖書館資料借還服務; (2) 提供基本的圖書館讀者服務; (3) 一般文書工作; (4) 運送各類圖書館資料、排序上架及為此類資料進行封套、戳印、修補及清理等工作; (5) 協助圖書館舉行推廣活動,以及安排場地及物資;及 (6) 維持圖書館內的秩序及監督清潔工作。 (註:圖書館助理員(1)將獲派往公共圖書館或專門工作小組工作;(2)須穿著制服;及(3)須不定時工作及於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當值。)
聘用條款:獲取錄的申請人將以非公務員合約條款聘用,為期一年。
福利:受聘人如能圓滿完成整個合約,並在合約期內維持良好的工作表現及行為令人滿意,則在合約圓滿結束後可獲約滿酬金。該筆酬金,加上部門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的規定為受聘人向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所作的供款,將相等於受聘人在合約期內所支取底薪總額的10%。受聘人並可享有《僱傭條例》規定給予而又適用的休息日、法定假日(或代替假日)、年假、產假和疾病津貼。
查詢地址:新界沙田排頭街1至3號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總部5樓文化事務部職系管理及支援組行政主任(文化)聘用
查詢電話:2601 8769
截止申請日期:
(日/月/年)
02/05/2008
刊登職位報章及日期:明報 (19/04/2008);招職 (18/04/2008,21/04/2008至24/04/2008)
附註:(a) 非公務員職位並不是公務員編制內的職位。應徵者如獲聘用,將不會按公務員聘用條款和服務條件聘用。獲聘的應徵者並非公務員,並不會享有獲調派、晉升或轉職至公務員職位的資格。(b) 除另有指明外,獲聘的應徵者必須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c) 入職薪酬、聘用條款及服務條件應以獲聘時之規定為準。(d) 政府的政策,是盡可能安排殘疾人士擔任適合的職位。殘疾人士申請職位,如其符合入職條件,毋須再經篩選,便會獲邀參加面試╱筆試。(e) 持有本港以外學府及非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頒授的學歷人士亦可申請,惟其學歷必須經過評審以確定是否與職位所要求的本地學歷水平相若。有關申請人須郵寄修業成績副本及證書副本到上述查詢地址。
申請手續:申請表格 [G.F. 340 (1/2004修訂版)] 可向民政事務總署各區民政事務處諮詢服務中心或勞工處就業科各就業中心索取。該表格也可從公務員事務局互聯網站 (http://www.csb.gov.hk) 下載。申請書填妥後,須於截止申請日期或之前送交上述查詢地址,請在信封面上註明「申請圖書館助理員職位」。申請人如獲選參加面試,通常會在截止申請日期後約三至五個星期內接到通知。如申請人未獲邀參加面試,則可視作經已落選。

星期五, 4月 18, 2008

《生命結業式》


《生命結業式:一本幫助家人及自己面對臨終、做好後事準備的實用手冊》

昨天在時代Page One看到,為台灣環境度身訂造,因此不急於買。
香港類似題材大概是林偉廉《我的心願》,幫助基督徒臨終前表達喪葬的意願及遺言。

重播《新聞話事.人》

伍晃榮主持之好評節目 《新聞話事.人》 ,於本星期日(20/4)深夜12:15一口氣重播四集,萬勿錯過!

星期四, 4月 17, 2008

敬悼伍晃榮


做人實在很化學,今年無緣親歷奧運會了。
感謝伍晃榮這些年來帶給觀眾無限歡笑,並可敬可貴的專業精神。
一起看他的回憶錄《波係圓0既》紀念他吧!

資深新聞從業員伍晃榮去世 17/4/2008 08:25PM
【明報】資深新聞從業員伍晃榮今日在瑪嘉烈醫院病逝,終年67歲,他退休前的職位為無線新聞部體育新聞採訪主任。
伍晃榮以幽默的手法報道體育新聞,深受不少人愛戴,亦影響了電視報道體育新聞的方式。他在2005年6月30日正式退休。
伍的兒子說,父親因為白血病感染肺炎,導致器官衰竭,臨終前,家人都陪伴在側。

星期三, 4月 16, 2008

萬芳《聽風的歌》


很少聽萬芳,連首本名作《新不了情》也未聽過,常聽的是《拜訪春天》和《聽風的歌》。
相比其他歌詞,副歌感情最激昂,但文字較平淡。

聽風的歌 萬芳 曲:安棟 詞:李焯雄
風起了 陽光的影子好透明
而記憶是手風琴響起
我以為我終於 也學會忘記
但沉澱的 揚起 亂飛

*下一站 到哪裡 到底愛 在哪裡
 從誰的懷裡 轉到哪裡
 你現在 在哪裡 我想你 輕輕的
 已經遺失的 怎麼樣再贖回
 誰的歌 在風裡 有一句 沒一句
 好像是句 遲來的對不起

當我們 總算多一點的經歷
有沒有比從前更清醒
比生命還漫長的 成長路途裡
為何總有 太多未知
Repeat *
風吹過 新鮮的寂寞好透明
把記憶的折頁都翻起
掃 掃不清的過去 還 還在這裡
要怎樣才不會分離 
啊…… 怎樣才沒有對不起


隨著塵埃落定,難以名狀的鬱悶和感傷如微塵吹散。
視窗文字繼續最愛的詠琛金句。

星期二, 4月 15, 2008

龍鳳--昌曲會 總集篇


多謝ficili的熱情推介!驟眼看書名以及故事都不太吸引,不過看了上集就會愛不釋手,吸一口氣誓要追到底!

《龍鳳》系列第一集之《昌曲會》,由雲流、夢溪、北斗三人以接力形式,一人一本寫成一套三本的小說,包括上集,以及由龍鳳二人各自敘述的兩本下集。

從形式到內容,《龍鳳》顯出不凡的氣魄,令人心嚮往之。

《龍鳳》自定為「對流小說」類別,皆因三位作者均希望打破「作者寫、讀者看」的定律,彼此交流,讓讀者一起參與故事的後續發展。起首的三位作者,每人負責一節,各自寫出風格,卻能維持故事主體一致。

內容方面,故事主線是飛龍與鳳舞--臥龍鳳雛兩族後人攜手合作,奪取足以改變世界時局寶物之歷程。歷程的開端,是拯救香港一家被人唾棄的第三等(Band 3)中學。

作者以活潑形式,將典型苦口婆心、含辛茹苦春風化雨的教育故事來個大革新。儘管苦口良藥,若稍稍轉換方式,把少年認為大而硬的道理換個方法演繹,總比喋喋不休使人煩悶好得多。

飛龍與鳳舞兩位智慧過人的少年帥哥,從書本知識到氣槍棋藝無一不精,已超越了一般學生的程度,卻沒有鋒芒過露,炫耀自己的才幹,而是選擇攜手合作,用活潑的方式,將所學的傾囊相授,令受教者不覺說教,反而被他們的熱誠感動,這種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

故事發展峰迴路轉,表面風平浪靜的世界,暗裡卻是一大群超凡人互相較勁、角力,為世界這大棋盤重新佈局,爭取他們祖國所屬的一席位,深深影響人類的未來。

飛龍、鳳舞作為超凡人的一分子,擁有世人羨慕的財富與才幹,難得並不誇耀自己,也不貶低凡人,而是盡心盡力去用任何機會去教化曾經冥頑不靈的劣校學生,使他們欣然地重回正軌;並時刻灌輸要為百年積弱的中國出一分力,迎接將臨的再次復興。

這份情操,是天賜的,對他們來說,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他們慧根早開,不需像凡人得到大智般,要經過啟蒙與掙扎,所以作者著力描述龍鳳如何同心協力,攜手跨過一個個難關。

副線精彩,主線仍未受到忽略。尋找寶物線索的過程中,龍鳳屢屢身陷險境,緊張刺激不在話下,但作者表達的不只於此。在官能刺激之外,引出團結合作、獨立行事兩種不同境況的處世之道。

唯一要彈的是,作者花太多時間介紹硬資料,去到干擾情節的地步。介紹奪寶關鍵的巴克球固然重要,但不用有事無事,凡在小說中出現的物件也要詳述一番,例如標叔叔的寶馬汽車和序章發生地Banyan度假村,十足賣廣告,感覺突兀。

再次感謝ficili的熱情推介,為筆者打開一片廣闊的閱讀天空。

熱切期待第二集!

歡迎瀏覽:www.ilongfeng.com

星期一, 4月 14, 2008

善別

捨得捨不得,日子還是要過。
時候到了,任誰再英明神武都要起身讓位。
明天不過是數小時後的事,屆時又會轉出另一種面貌。

Maple


最初,Maple不是我。

她是一個棕色頭髮、梳著孖辮、眼睛清澈如水,戴上可遮住上半身的闊邊帽子、穿上歐洲宮廷服撐著蕾絲傘子的小女孩,臉上總有一抹淡淡的微笑。
沒有人見過她長大後的樣子,因為許多年前的某一天,她已經在天色迷濛的紅葉林中消失。
她總是在紅葉林邊荒廢大宅的四周徘徊。
不知在何時,在無人察覺的某天,她不再出現。
已經忘記年歲的想像,曾經在心裡活上一陣子。

昨天不知怎的想起消逝了的Maple,在成為Maple之後的十年裡也沒有認真細想,感覺像是我挪用了她的名字。
如若生命在今天定格,不過留下一個愚昧可笑的身影。

星期日, 4月 13, 2008

寒底.熱底

24/3/2007 陸宏隆醫生
【東方】中醫養生重調理,常結合食物和藥物達到防病治病、保健養生的目的。中藥有寒熱溫涼之分,食物又常當藥用,所謂「醫食同源」,所以食物也有寒熱溫涼之別。不同體質對不同食物及藥物的適應也不同,在調理或戒口時,也有仔細分別。
中醫認為人的體質可分下列種類:
熱性體質人士也俗稱熱底人士,一般較怕熱而喜歡涼,口渴時多飲冷的飲料,面色多較紅,四肢多較熱,常有便秘,小便多是少而黃,舌紅及舌苔黃,脈搏跳動也較快。
寒底體質人士多怕冷,喜溫暖天氣,平時不覺口渴,臉色蒼白,手足冰冷,大便不結反而較稀,小便清,舌色淡而不紅,舌苔白,脈不快。
實性體質人士,一般體質較強壯,精神好,體力足,氣粗聲壯,大便常見秘結,小便多帶黃,脈有力。
虛性體質可分為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

虛性體質也分四類
氣虛者多是氣少,說話也不多,臉色蒼白,食慾不振,多坐不動,稍有活動便見頭暈,氣喘多汗。血虛者,身形多消瘦,臉色蒼白,唇色淡白,指甲無血色,毛髮稀疏,心跳、失眠、健忘,常見頭暈眼花,女性多月經不調,經量少而淡,脈搏細而無力。陰虛人士多是身體消瘦、脾氣暴燥、心情煩悶、經常口渴、喜喝冷飲料,睡後身體出汗,睡醒自止,手足心發熱,小便帶黃,常見便秘,舌較紅。陽虛者多怕冷,喜歡熱飲熱食,嗜睡、身體乏力、不喜歡飲水、手足冰冷、臉色蒼白、性慾衰退,男者陽痿早洩,女者多不孕,小便多而容易腹瀉。
不同體質需要不同食物及藥物調理,也須明白有何禁忌。一般熱性體質人士需以清熱藥物或較寒涼的食物來調理,寒性體質需以溫熱藥物或食物較為佳。虛性體質可以用相應的補虛藥,如補氣藥、補血藥、補陰及補陽藥作出適當的調理,以達養生保健的目的。

星期六, 4月 12, 2008

2008澳門亞洲殯儀博覽


嘩!別開生面的博覽,超級想去,可惜無假期又無錢,希望在明年。

殯儀博覽鬼咁多款式 
豪華水晶棺 海葬骨灰盒 講體面鬥環保
 11/4/2008
【蘋果】美國殯儀總監協會捨香港而選址澳門,首次在亞洲舉行最大型的殯儀博覽會,展示中外最新及最先進的殯儀產品,包括近年全球最時興的環保紙棺、可以在水中分解的海葬骨灰盒等,以至豪華水晶棺、金屬棺及本港首部平治殯儀車服務介紹等。 記者:蔡朗清
美國殯儀總監協會(NFDA)聯同本港縱延展業公司合辦亞洲首個大型殯儀博覽,選址澳門旅遊塔會展中心,於本月23日一連三天舉行。該博覽會高級項目主任劉詠汶昨表示,NFDA在美國舉辦殯儀博覽已有126年歷史,鑑於近年亞洲對殯儀產品需求日增,港人願意花錢籌辦更有體面的葬禮,決定移師亞洲,「今次揀澳門而唔揀香港,係因為澳門多D娛樂設施,同佢地係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既會場相似。」


寵物用的紙棺木。 亞洲殯儀博覽提供圖片


以吸水透氣的蜂窩紙製造的紙棺木,非常堅固。 亞洲殯儀博覽提供圖片


豪華水晶棺受富豪歡迎。 亞洲殯儀博覽提供圖片

骨灰盒可海中分解
劉詠汶稱,今次博覽會場面積逾3,000平方米,參展商集全球逾24個中外國家及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丹麥、德國、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等;博覽分產品、設備及服務三個範疇,焦點是近年時興紙棺木,今次更會展出蜂窩紙製造的紙棺木及寵物用紙棺,「蜂窩紙造棺木不但吸水及透氣,仲好堅固,防止好似澳洲曾經有屍體因紙棺穿底而跌左出黎。」另有歐美等國十分流行的海葬骨灰盒,可在海中分解,「有左個盒唔使好似有D人係海上撒骨灰,撒到成身都係。」

劉詠汶續稱,會場也會展出豪華棺木,如美國品牌棺木Bateville等;本港不少城中富豪及明星均喜歡該等歐美產品,「本港富豪對貴價棺木等產品需求好大,但本港好少見,今次透過博覽俾多D人見識,例如一D水晶棺、金屬棺等。」

劉詠汶說,外國高檔殯儀車更是五花八門,本港有殯儀公司最近首次引入平治殯儀車,「個間公司引入部車花左半年,單是運費、改裝費等都用左成200萬。」她說,會場上不會展出殯儀車等實物,但會介紹有關服務詳情。展覽期間有不同的殯儀討論會,其他活動包括澳門傳統排骨示範(俗稱執骨)、參觀澳門墓園及香港殯儀館等。


平治殯儀車的運費、改裝費等,已花了200萬元。

亞洲殯儀博覽
日期:4月23日至25日
地點:澳門觀光塔前地澳門旅遊塔會展中心2樓
展品:展示最新款中西式棺木、骨灰盒、寵物紀念品等產品及遺體運輸等殯儀服務
門票:400元(只限參觀博覽),3,500元(博覽、研討會及參觀澳門墓園及執骨示範、晚宴等活動)
查詢: 2528 0062 / http://www.asiafuneralexpo.com

星期五, 4月 11, 2008

黃詠詩《破地獄與白菊花》(清明版)


星期四晚上去看黃詠詩的獨腳戲《破地獄與白菊花(清明版)》。
本人百無禁忌,新年前首演沒有去看不為忌諱,原因已忘記,不外乎「無時間」和「無錢」二擇其一。

黃詠詩以祖母的喪禮作藍本,創作黑色喜劇《破地獄與白菊花》,將喪葬儀式的種種疑團--為何破地獄?為何喪事要點紅蠟燭?為何堂兄要跪她不可以跪?怎樣正確去摺金元寶?站立的花牌和靠在牆腳的花牌有何分別?都變成一個個笑彈,令人笑破肚皮、笑出眼淚、笑到反轉……又學到平時不會無端端去學的知識。
在此揭破一個小秘密--嚴格來說,六十歲以上的死者可以直接投胎,不需要破地獄,所以祖母的喪禮並沒有破地獄!為免觀眾柴台,黃詠詩自製無火搞笑版破地獄,並請充當樂師的觀眾幫忙虛張聲勢。

黃氏家族人多勢眾,單單集齊全族八十多個成人,跟著長幼輩份一起上香已經大費周章,何況還要為興高采烈地燒衣紙的一百個子孫維持秩序?
喪禮中,是一個個嚴謹的儀式,是為了活人製作的祭典,可是人都快被籠罩靈堂的香熏死了,她對祖母離世的哀痛卻無從說起。於是她只好出外透氣,向猶如指甲屑的一輪彎月唱著她的哀歌。
黃詠詩抓住觀眾的情緒,從喜鬧轉入悲愴的轉折自然不突兀,覺得後段淡了一點,帶過了人存在宇宙間的渺小、人的存在是否真實,卻不深刻。

小展覽
SNC13989a

SNC13992

場外的小攤位
SNC13988 
即場交回問卷有黃詠詩前作《公主復仇記》舞台劇的海報一張,今次演出的海報要掏十元。
蓮花發發咭是一張人手摺的立體蓮花咭,廿八元。
當時身上真的一毛錢也沒有,所以請各位觀眾幫幫手,支持支持!




麥高利小劇場百多個位子坐滿觀眾,再一次看到單慧珠導演在舞台右邊的前排,不時抄筆記。
時常在生死題材的場合上遇上她,還真的有點緣份。
只是一個普通的觀眾,實在很害羞,從來沒有打招呼。
心中仍然盤旋著同一個問題,也許怕觸到導演的憾事,始終沒有問。
導演,加油。

星期四, 4月 10, 2008

是日報章精選

美12人「連鎖換腎」創紀錄 10/4/2008 法新社
【明報】美國一間醫院上周六同時進行6宗共12人互換腎臟手術,病人因而受惠,也是歷來最大規模的腎臟移植手術。
啟動今次「連鎖換腎」的是一名無私的捐腎者。該名捐腎者捐出的腎臟,與一名等待移植的病人吻合,結果帶動連鎖效應,令其餘5名病人亦可獲得移植。6名病人都有親朋願意捐腎,只是跟病人本身不吻合,卻跟其他病人相符。手術同時進行,是為了確保不會有捐贈者臨陣退縮。今次手術花了10小時,用了6間手術室及9隊手術團隊。約翰霍普金斯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蒙哥馬利(Robert Montgomery)事後稱手術十分成功:「12人全部情況良好,6個腎臟都運作良好。」
其中一名捐贈者博爾滕(Randy Bolten)是布殊幕僚長的兄弟,他本想捐出腎臟給患腎病30多年的妻子海斯(Jeanne Heise),卻不合適。海斯事後說:「等候捐贈的名單長得很,很多人在等待期間病逝。我們希望宣揚這種集體腎臟移植。」腎臟移植大多是用死者捐出的器官,但活人捐出的器官,移植成功率一般較高。


哈哈,之前也是栽在「禮品編號」手上,同樣要接線生提醒,當時怪自己眼大睇過龍。
已取消了信用卡兩個月,東亞快還年費!



消費blog:打電話換積分禮物阻滯多多 10/4/2008
【蘋果】成日都好夜放工,銀行野都要夜晚係屋企用電話理財搞掂,但前晚打電話換東亞銀行積分禮品時,發現有唔少「陷阱」。我諗住用信用卡積分黎換「亞洲萬里通里數」,因為差少少里數夠換免費來回日本機票。我按語音指示輸入卡號碼、密碼等、亞洲萬里通會員編號,但系統話我輸入錯誤,搞左5、6次都係咁;打電話去客戶服務部,女接線生話:「我地每晚10點後至第朝8點,都會更新系統,未必換到。」

又話24小時熱線,成日更新點係24小時呀。我噚日再打電話問,今次個男接線生解釋,原來語音系統要求提供「編號」,唔係亞洲萬里通會員編號,而係「禮品編號」,普通卡係8003、金卡8004、白金卡8005。

真係唔講唔知有個咁既編號,電話系統完全冇提,個接線生話:「之前寄畀客戶既單張入面有提過架。」唔通要客戶摷番出黎咩,而且好多都丟左啦,點解唔係電話提醒客戶。東亞公關就澄清系統運作正常,最近都冇需要更新,但客戶如果係電話換唔到禮品,可以傳真去3608 6038既。

星期三, 4月 09, 2008

為網誌鞠躬盡瘁的人


莫道網誌盡是遊戲文章,專業撰稿人可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各位保重!

緊貼時事壓力大 兩職業博客暴斃 7/4/2008 紐約時報
【明報】資訊科技發達造就了職業博客(blogger)湧現,由於他們經常要更新網誌,24小時緊貼新聞資訊,壓力極大。美國近4個月便有兩位著名博客心臟病發猝死,引起博客界的憂慮。
專門撰寫科技界消息的60歲博客梳爾(Russell Shaw)兩周前出殯,較早時他到加州採訪一個科技會議時,在酒店房間心臟病發猝死,臨死前還給ZDNet的編輯發電郵﹕「有點不舒服,現正休息,今天稍後或明天恢復發文。」事實上,梳爾並非首名「殉職」的博客,去年12月,50歲博客奧查德(Marc Orchant)亦因心臟病發暴斃。兩名博客相繼猝死,引起其他博客議論紛紛,雖然沒直接證據顯示兩人是因寫網誌粗勞過度而死,但他們的朋友及同事都指出,他們無休止的工作,確是原因之一。梳爾的女友格林說﹕「博客界對兩名活躍博客相繼逝世很驚訝,他們都想,我會有什麼下場呢?」

月入達55萬 壓力大暴肥失眠不少博客已表示,由於要緊貼新聞、無時無刻更新網誌,壓力大得令他們暴肥暴瘦、睡眠失調。其中壓力最大的,便是專門報道科技新聞的博客,由於「行內」競爭激烈,為吸引讀者,增加廣告收入,這些網誌必須24小時全天候更新,務求第一時間報道消息。為熱門科技網誌撰文的博客,1年約可賺23萬港元,有些則更可達55萬港元。然而風光並非必然,亦有人轉當職業博客後,月入僅得1000美元,「手停口停」。
科技網誌TechCrunch網主阿林頓(Michael Arrington)便是「受害」博客之一,其網誌3年來雖然帶來過百萬美元廣告收入,卻付出沉重代價。3年來他嚴重失眠、暴肥,寓所變成辦公室,無時無刻都會擔心漏新聞,就算睡覺亦不例外,他坦言不能長此下去﹕「我雖然還未死,但終有一天會精神崩潰入院。」

星期二, 4月 08, 2008

不學詩,無以言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面前的事都像隔了一重薄膜,明明在眼前卻不可觸碰,封得緊緊的透不過氣來。
許多年前在《頭條新聞》聽到《然後然後》,當其時應該是寄意於爭取居港權人士吧。
高歌一曲當送別,希望後會有期。

然後然後 周華健
詞:林夕 曲:包小柏 
祈求誰沒有 那結果卻可滿足多久 
愁懷誰沒有 然而誰可解救
一堆失意人 各自借用對方的安慰 
時間到了始終要走
情人誰沒有 卻會因過於了解分手 
其時還內疚 為何從不去補救
當哀傷過期 發現世上太多可擁有 
沒有愛人仍然(始終)可自救
分的分 走的走 去的早已去慣 
趕一天 醉半晚 便能填補空間
得一些 失一些 淡得不會再淡 
心想哭 卻會笑 做人何必多貪
然後然後麻木過一晚 然後然後一切習慣(才合得上倦眼)

黃志煒:雜技劇《 西遊記 》


雜技劇《 西遊記 》 2/4/2008 黃志煒
【頭條】雖然筆者是從事演藝行業,但由於工作繁忙和經常加班,我絕對甚少很早預訂門票來看演出。可是,三月初,當我一看到即將於五月二日至四日在沙田大會堂公演的雜技劇《西遊記》的宣傳資料,我並沒有和家人討論,便急不及待馬上打電話留座,準備一家四口去觀看,作為孩子們的藝術及創意教育。
雜技在中國發展最早應溯源於春秋戰國時代,至西漢大盛,後人稱為『漢代百戲』,便是指以雜技為主導的民間技藝、雜耍、樂舞等綜合演出。近年,可能受到西方雜技團 (如國際著名的『索拉奇藝坊』Cirque du Soleil,又名『太陽馬戲團』)的影響,內地著名的雜技團如中國雜技團、瀋陽雜技團、廣州雜技團等都積極改革,在傳統雜技表演出中,加進了戲劇、芭蕾、現代舞、默劇等原素,以及重視佈景、燈光、服裝及配樂等舞台效果,創作了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雜技劇。
筆者於二○○二年年底,曾與首屈一指的「中國雜技團」連同國際金獎魔術師李寧,聯合創作了魔術雜技劇『天域奇緣』,在香港首演甚受歡迎,並捧紅了李寧。他眨眼間可同時「變臉、變衫、變傘」,當時人皆稱奇,媒體大事報道,無電視更多次邀請他演出,並安排他與鄭少秋拍夥為台慶表演。其後,更掀起了連串雜技熱,各省市大小雜技團接踵來港演出,多個商場也公演免費的雜技作招徠。
廣州雜技團這次以《西遊記》為題材編成雜技劇,是絕世好「橋」,是雜技和文學經典的結合,既富創意、視覺色彩豐富,又可盡情發揮雜技種種高難度技藝演出。沙田首演五場,應很快爆滿,康文署應考慮加場或短期內移師市區重演。

星期日, 4月 06, 2008

日落玫瑰園

半個月前某個日落時分於九龍公園瑰麗花園。
背景昏暗,拍不了多少張。

SNC13002

SNC13003

SNC13005

SNC13006

SNC13007

SNC13009

SNC13010

看書的取捨


正在看板(土反)元《思考與寫作技巧》,預計在今日完成。
作者是久居歐美的日本學者,提供了多種方法去活化頭腦,協助思考以至寫作新意念的構成。
「日本人」加「思考方法」原是本人大忌,皆因向來最怕翻譯成中文的日本工具書,排版及腔調硬生生搬字過紙,和中文格格不入,即使實用也忍痛放棄。
本書編排台灣化,看得舒服。
「反讀書法」本人也正在應用呢。


現時借閱的書如下:
一.武藏野 /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15 APR 2008 4
二.水邊的搖籃 / 天水圍公共圖書館 10 APR 2008 3
三.被遺忘了的生命力 / 天水圍公共圖書館 10 APR 2008 3
四.藍色醫療星球 / 赤柱公共圖書館 9 APR 2008 0
.白色巨塔. 上 / 九龍公共圖書館 14 APR 2008 0
六.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 = Harry Potter / 富山公共圖書館 14 APR 2008 1
七.二十年目睹怪現狀. 下冊 / 油麻地公共圖書館 14 APR 2008 1
八.彩影與蝙蝠 : 走入自閉兒安瑟的世界 / 大會堂公共圖書館 15 APR 2008 4
九.冰島有晴 / 香港中央圖書館 11 APR 2008 0
看完未還,以及相信達到續借上限時不可能看完的書,反正數天內都要歸還,沒有列出來。

二月已開始看國木田獨步《武藏野》,到現在仍未看到一半。
不是不好看,是對描述為主的文體吸收得比較慢,需要靜靜觀看,所以一再讓路,給五本小說扒頭,相信一定會在續借上限前看完。
看書的順序大約如上。
希望《白色巨塔》上集沒有人預約,時間比較寬鬆。
《彩影》純粹因為不太厚少字而借,相信看得完,但不在優先閱讀之列。
另外還有讀書材料、八卦雜誌、報章刊物……到底第六至九項可不可以看完也成疑問,哈哈哈哈……

星期六, 4月 05, 2008

陳珊妮《舞孃》

陳珊妮演繹蔡依林的《舞孃》,重新編曲風格趨向迷幻,感覺較原版優勝。 舞孃 蔡依林  曲︰MIRIAM NERVO/LIV NERVO 詞︰陳鎮川 編︰呂紹淳 月光 放肆在染色的窗邊 轉眼 魔幻所有視覺 再一杯 那古老神秘恆河水 我鑲在額頭的貓眼 揭開了慶典 為愛囚禁數千年的關節 正訴說遺忘的愛戀 聽所有喜悲繫在我的腰間 讓那些畫面再出現 再回到從前 *旋轉 跳躍 我閉著眼  塵囂看不見 你沈醉了沒  白雪 夏夜 我不停歇  模糊了年歲  時光的沙漏被我踩碎〔舞孃的喜悲沒人看見〕 故事 刻畫在旋轉的指尖 是誰 在癡癡的追隨 這一夜 那破舊皇宮的台階 我忘情抖落的汗水 點亮了慶典 一層一層把我緊緊包圍 我要讓世界忘了睡 你的心事倒影在我的眉間 放棄的快樂都實現 難過都摧毀 重唱 * 〔時光的沙漏被我踩碎〕 〔舞孃的喜悲沒人看見〕 旋轉 旋轉 旋轉 旋轉 旋轉 旋轉 旋轉 旋轉 所有喜悲寫在我的眼前 讓那些畫面再出現 又回到從前 重唱 *,*

星期五, 4月 04, 2008

20/3 大澳半日遊(二)


大澳地方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有導覽固然好,自己亂逛也可趣味盎然逛上大半天。

SNC13097

SNC13101

SNC13099 
在巴士總站下車所見的景象。

SNC13098 
海傍的壁畫。

SNC13107
 
SNC13110 
在大澳的中心點。

巧遇
SNC13106a

SNC13177 
他們在拍甚麼呢?

SNC13143

SNC13135 
在派福袋的當下,洪聖爺廟給警方封了,為免招來奇異目光,只是離遠張望。

石仔(土步)街SNC13144 
在空曠的花園談天說地。

SNC13178 
其貌不揚的少林文化中心,沒有門牌,只有閘外一張告示去標識。
不知道在哪裡找財叔茶果呢?
(待續)

延伸閱讀:20/3大澳半日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