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月 15, 2014

日本傳統節慶風俗

單雙單雙(上) 13/1/2014 林慧美

【東方】縱然我們都知道日本有很多傳統節日源於中國,但過了大海之後又可能是另一番景象。譬如說由中國傳來的大節如「重陽」、「端午」等,當明治維新後便索性改以新曆舉行。

如果有留意日本的傳統節慶,你會發現大多日子都是落在單數月單數日,為甚麼?就是因為日本人相信單數吉利呢!

當大除夕吃完「年越蕎麥」寓意長壽,翌日便是日本人的大日子--1月1日「初詣」,新一年新希望,他們會在當日去神社參拜,目的是請新一年的神明回家守護每位家人,全日本最多信眾參拜的地點首位為東京都明治神宮,整個月共達311萬人,第二位為千葉縣成田山新勝寺,而第三位為神奈川縣川崎大師平間寺。

3月3日便是女孩子的節日「雛祭」,這是從中國傳來的五節句之一。一個個可愛的公仔陳列在雛壇的幾個梯級之上,不說不知,其意思原來是用公仔代替主人接受厄運--昔日最高的災難便是女子遲婚!公仔都是一代傳一代,由母傳女、女傳女,江戶末期以前,在雛祭用作陳列的公仔只得一對,代表天皇和王后。因現代人富裕 了,所以便加設了其他裝飾如宮女、菱餅等,然而由於單數屬吉,雛壇的梯級仍一定是奇數,而位置排列有序:由上至下,天皇和王后公仔位置最高,關東左男右女,關西相反;第二行站著三個宮女;第三行是貴族子弟,他們負責奏樂;第四行是武官的梯級;第五行則有雜務三人組。

單雙單雙(中) 14/1/2014 林慧美

【東方】除了3月3日女孩子節日「雛祭」是中國傳入的五節句之一,兩個多月後的5月5日亦同樣是當中一員。

日 本的5月5日,雖說是「端午」日子,但節日的主題卻並非為了紀念古人屈原投江自盡。3月3日是女兒節日,這天便輪到男孩站出來了。原來,在日本有男孩子的 家庭,都會在這天或之前,在屋外插上七彩的鯉魚旗幟隨風飄揚,而在家裏面,則同時擺放著武者公仔裝飾,並吃柏餅慶祝,以上種種都是祈求家裏的男孩子健康成 長、無病無災。此外,每年當日亦稱為「兒童之日」,為日本的指定公眾假期。不過,為何屬於男孩子的5月5日有假放,但女孩子的3月3日卻非紅日呢?你我大 可在箇中,感到一點點日本傳統思想裏所蘊含的重男輕女情意結吧。

又再過多兩個多月,就有7月7日的「七夕」,這又是五節句之一,不過跟剛 才的端午不同的,就是中國與日本都相傳同一樣的傳說--牛郎與織女的年度再見日。這不應該是農曆嗎?牛郎與織女都入鄉隨俗,將農曆改為新曆嘛!為了慶祝他 們難得的年度相聚,七夕祭是個既開心又花碌碌的日本節日,在7月裏很多地方的街頭,都會掛上七彩的吊飾應節,如宮城縣的仙台市、東京都的阿佐谷、神奈川縣 的相模原市等地方的商店街,就是日本最著名的七夕祭舉行地。我曾經在阿佐谷居住過,7月的那個星期,整條商店街都人山人海,不僅到處掛滿繽紛吊飾,街道兩 旁也開設著臨時小攤檔給遊人玩玩日本傳統民間遊戲,又有即叫即煮的小食檔坐鎮,情形就像我們的年宵一樣,好玩又有趣。

單雙單雙(下) 15/1/2014 林慧美

【東方】起源於中國並傳入日本的五節句,除3月3日「雛祭」、5月5日「端午」、7月7日「七夕」之外,還有9月9日的「重陽」。

說到底都是由中國傳入,日本的習俗跟中國的其實都不相伯仲。除了到高地登高之外,日本人還視重陽作「菊之節」。先說菊花就是日本的國花,而且由於菊花一直被日本人喻為長壽之花,所以在重陽佳節裏,來個賞菊花、嘗菊花酒之事,據說寓意健康長伴、延年益壽。

此外,還有一個令人甚懷疑,但是頗有趣的日本傳說:相傳在重陽前一晚,將一塊綿布蓋在菊花之上,翌朝起來,用被露水沾濕的綿布輕輕抹身,這樣便可以讓身心回復青春!於我而言好像很不可思議並無任何根據吧!不過,信不信由你了。

至於11月15日,則被日本人稱作「七五三」節日。當天,若家中有5歲男孩、3歲及7歲女孩的話,其爸爸媽媽都會為他們穿上可愛的小和服,整裝一同到家中附 近的神社參拜,誠心祈求小孩們可健健康康地成長。為何有這個只是日本獨有的非傳入節日呢?事緣昔日社會普遍貧窮,導致小孩營養不足,以致死亡率甚高,因為 大家都希望得到神靈眷顧,所以未滿7歲的孩子都被認為是神之子而並非是人。到長大了後,踏入7歲那天,人們才承認他是人類社會中之一員。因此,對於剛滿7 歲的小孩來說,「七五三」就是他們「成人」的大節日。雖然現今社會已趨富庶,同時也沒有這昔日的古老想法,但這慣例仍流傳至今,成了日本人根深柢固的風俗 習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