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月 22, 2014

演藝節目需要說明書

22/1/2014 甄小慧

【信報】 買樓要看樓盤,看售樓書,比較發展商的聲譽。買股票要看公司業績,要參考分析員的報告,時刻觀察價格波動。買馬,要刨馬經,看排位,看練馬師心水,看賽後 檢討。就算去超級市場買新產品,也有試食,有推銷員講解食物的煮法、出產來源和營養價值。你買不買,信不信是其次,消費者總會得到資訊,下次遇到同類產 品,就可以作出決定。即使是個別的商業推銷,也會惠及整個行業產品。

文藝節目是為了提升大眾的文化,有頗大的公益成分,但香港的演藝行 業,在資訊方面,卻是吝嗇得很。觀眾在購票看舞蹈或話劇時,少有藝評資訊分析,新作品多數沒有節目精選提供,行政人員要觀眾憑什麼依據,決定買票入場呢? 難道表演藝術是一個不愁觀眾的行業?難道演藝市場是非理性亢奮的嗎?是的,很多人買電器不看說明書,但你敢買沒有說明書的電器嗎?同理,我們不一定要看藝 術資訊,但觀看之後有疑問,或記不得內容,也會拿來看看的。

舞台不是省油的燈
香港製作成本高昂,舞台不是省油的燈。康文署主辦 的演藝節目,舞台製作不菲,現場演出三五場,台前幕後的經營,動輒幾十萬元,理應做好市場分析,制訂宣傳策略,保證賣個滿堂紅才是划算。為何官方十年不 變,宣傳只得三步曲;單張、廣告、宣傳稿?主辦機構沒有為節目拍攝宣傳片、沒有綵排花絮、沒有藝術家專訪,最致命的是沒有給予小團體宣傳費,藝術行政人要 拍宣傳短片上載到面書專頁,或請臨時工去學校或公司推廣,都力有不逮,無從吸納新觀眾,只好游說圈中好友及舊觀眾購票,心驚膽跳,走一個少一個。

宣 傳系列式節目和重演的節目容易,因為有先例可循,有評論可依,觀眾會重複入場,陌生的觀眾也許有相熟的擁躉帶入場,台上台下熱情互動。然而,當局錯以為節 目重演沒有號召力,市場已在首演時飽和,故此在劇院檔期長年緊張的情況下,官方寧願主辦新節目。藝發局的「差額資助」原則和康文署的「委約資助」條件,每 每鼓勵全新創作。試問香港有七百多萬人,加上流動人口,超過一千萬,有這麼容易飽和嗎?

港府並不缺錢。評論之匱乏、宣傳內容之空泛、推 廣手法之守舊,是一個好似蛇咬尾(Ouroboros)的死結,是個結構性的問題:政府無意鼓勵主流文化或建立香港文化形象,公共資助採用差額資助方式, 鼓勵創新而不提倡重演,場地政策不支援演藝團體重演以賺取利潤,演藝團體面對這種資助方式,採取適應行動,也變得官僚化,其行為反饋於政府,如是者循環往 復,幾十年到如今。

鼓勵創新不倡重演

至於不知情的觀眾,只能靠自己找到資訊。他們也認為藝團不是牟利機構,沒有強勁宣傳是常見,演藝事業應該賠本的,政府來包底就是,反正交稅就是這樣用。

藝術推廣做得好,就是藝術教育的一部分,即使市民不入場觀看,閱讀節目介紹和評論,就已經達到文化教育的目的,撒下日後的種子。觀眾有空閒時間,有錢買票入 場,是難得的,不能入場的,就要有替代的途徑,例如台灣電視會播古典芭蕾舞,台北兩廳院會辦一份有文有路的《PAR表演藝術》雜誌。由電視到劇院,知識深 度層層遞進;民間電視台為大眾提供基礎藝術欣賞機會,國家劇院的講座及雜誌承載專業分析和評論,喜歡藝術的市民,可以拾級而上,提升自己。這是藝術推廣, 也是藝術教育,甚至是文化的民主化。

資訊不對稱,經濟上是不公平的交易,政治上是不民主的制度。藝術推廣內容單薄,目的是資訊控制:提 供愈少節目內容,過濾爭議訊息,杜絕那些由藝術討論延至社會輿論的機會,更避免受政府資助的藝術家,透過政府的宣傳揶揄政府。總之,一人少句,多一事不如 少一事,推廣單張還是寫少一點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