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月 10, 2015

看見死者的血肉

10/2/2015 馬家輝

【明報】復興空難後,台灣傳媒照例做了一堆跟進報道,方式就是根據政府公布的死者名單在網上進行人肉搜索,翻出臉書上的照片和留言,重組其中的哀傷或動人故事。

在 前網絡年代裡,死了便是死了,就只是報紙或電視新聞裡的一個名字,或一張照片,或加上年齡和職業,沒了,平面而模糊,被看一眼即在讀者和觀眾眼前再死一 次。網絡讓死者變得立體,雖是死了,雖仍是再死一次,但在第一回的「肉體死亡」與第二回的「新聞死亡」之間,畢竟增添了血肉,讓關注者有機會多看多聽不幸 者的生命故事,是八卦也好,是追悼也罷,不管動機是什麼,總能拉近生者與死者之間的距離。

動機,重要嗎?或者,隱私,重要嗎?對離世的 不幸者來說,想必什麼都不重要了。而且所謂隱私,一般指的是不希望讓別人知道的事情,而如果不想讓別人知道,為什麼偏要放在網上?值此年代,什麼叫隱私什 麼不叫隱私,早已難分界線,記者在網上尋得圖文資料,抽絲剝繭,立體呈現,死者泉下有知,說不定還想對他們說句感激。

是次空難裡,有一 位廿七歲的空姐被搜索了臉書以至昔日的電話烽煙片段,數年前,才廿三四歲的她打電話到電台跟主持人聊天,談及未來的職業生涯,表示希望在航空界謀生,做空 姐,是心願。其後確實歡喜圓夢了,豈料,那又如何?原來最快樂的夢想竟亦是最恐怖的噩夢,對她自己,對她家人,踏出了第一步卻不知道第二步,而之後,已經 沒有第三步了。這樣的報道讓我們對死者的同悲感更深更濃,也對生命無常的啟示更有了解。

曾於某些空難新聞後聽空姐和機師朋友感慨,很怕 呀,但生死有命,怕亦沒法,從穿上制服的第一天開始已經催眠自己,就統計數字而言,空難終究是機率最低的一種交通意外,全世界每天有無數的車禍船禍,大大 小小,或聞或不聞,可是隔了好久才有一次空難,只不過,空難來得總是特別讓人觸目驚心,久久難忘。

也唯有懷這樣的自我安慰,朋友們始可繼續投入工作。如果連機率這麼低的意外亦會遇上,只好認了,或,不認也得認,當災星降臨,眾生平等,空姐不空姐,毫不重要。

最後唯有阿Q地說: 當災星降臨,希望記者搜索出來的都是好照片和好文字,生前死後都要顧及形象,務請記得我,在最好的狀態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