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21, 2009

沈旭暉談北韓國寶館

照片整理需時,又來看沈旭暉文章。
筆者當兩座國際友誼展覽館是巨型中藝,世界級瑰寶付之闕如,看得人想打呵欠。想不到整段旅程走得最多路的就是逛這兩大展館。


北韓國寶館心理學 30/11/2008 沈旭暉 亞洲週刊

國寶館展出所謂貢品實為廉價禮品,顯示北韓領導人極度自大背後隱藏著極度自卑。

在 北韓期間,參觀當地稱為「國寶館」的國際友誼展覽館。該館說是展覽「友誼」,實際上是陳列世界各國贈送給金日成、金正日和金正淑(金正日母親)一家的紀念 品。該館位處接近北部邊境的妙香山,明顯是專門在風景區開闢的旅遊點,頗煞風景。展覽館原來只有一座,金正日上台後,又為自己增加了一座,共展覽二十多萬 件禮品,官方宣傳說「每件看一分鐘,也要看一年半」。走進展覽館,遊客都要莫名其妙地為鞋子穿上護墊,以示該地方之神聖﹔走到金日成蠟像前,要一如慣例鞠 躬,以完成宗教禮儀。首間展覽室掛上一幅全球地圖,把送了禮品的國家用閃光展現,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國送禮,以示「萬國來朝」。真正精采之處,在於下列安排 ﹕

全館最有賣點的,大概是陳列韓戰時蘇聯斯大林等領導人贈送的防彈轎車,以及他和毛澤東聯合贈送的一列火車。假如說館內還有什麼有 歷史價值,除了一幅徐悲鴻繪圖、郭沫若題詞的書畫,就要數這些機器。但想深一層,為什麼中蘇在韓戰期間要贈送這些東西﹖它們作為戰時物資的意義,多於「朝 貢」。然而,北韓一直不願承認韓戰受過中蘇多少恩惠,在戰爭博物館幾乎完全不提中國人民志願軍,只是在華人遊客跟前才輕輕帶過,更沒有展覽中蘇援助的物 資。但當火車、轎車被安排在「國寶館」,感覺就完全不同,北韓民眾還會以為中蘇對當年「獨力」戰勝美國和聯合國部隊的金日成表示敬意而贈。這招偷樑換柱, 頗為高明。(順帶一提,就是韓戰早期掌握北韓軍事實權的也並非金日成,而是前線司令官金策,直到他於一九五一年神秘死亡)

全館最具 政治象徵意義的,應是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和前總統卡特先後訪問北韓的「破冰之旅」期間,親贈北韓領袖的刻字紀念銀碟。此外,美國人予北韓的紀念品少之 又少,和來自中國的四大展覽室全然不同。但缺了美國人的「朝貢」,未免不符合北韓的國立主體思想。因此,展覽館設計者使出一招魚目混珠,在奧爾布賴特紀念 品附近不遠處,又擺上寫著「美國CNN電視台敬贈」字句的玻璃擺設紀念品,也就是那種普通人家中也有不少、大概是攝影師隨手「敬贈」的廉價禮品。但對北韓 人,就收到「很多美國人尊敬我們偉大國家」的效果。

這些紀念品一般實質價值不高,一般北韓勞動人民參觀時可能不懂欣賞,但他們可是 館子主要遊客,天天被安排到那裏「學習」。因此,建館人又安置了大量來自港澳台商人希望打入北韓市場而送的禮物。這些人大都名不經傳,送禮被安置的位置, 卻足以和國家元首並列,因為他們送的東西,看起來反而珠光寶氣十分名貴,群眾看來才有派頭。而且他們寫的賀詞沒有什麼道德包袱,基本上北韓人能對金氏父子 說的肉麻話,他們都能說。當地講解員只會對這些送禮人的身份含混過去,例如由山西某工廠廠長送的兵馬俑模型,會被介紹成「中國山西省送來的兵馬俑」。

展 覽館走廊掛上了一系列動植物圖片,「也是各國贈送予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將軍的禮物」,不過因為不方便在那裏陳列實物,才以圖代物。其實這只是坦桑尼亞、日 本一類國家和北韓動物園和植物園的定期交流活動,想不到來到北韓,也變成「進貢」。似乎金氏父子深受中國封建王朝作風影響,對九州萬國進貢奇珍異獸的場景 念念不忘,希望為國民重構這一幕。

由於有歷史價值的東西大多陳列在金日成展覽館,金正日展覽館未免份量不夠。因此,設館人為了突顯 金正日的現代感,在顯眼位置陳列了一系列北韓人眼中的「高科技」產品,以示金氏父子也能與時俱進。但這部分,在外來者眼中實在難登大雅,什麼手提電話、充 電器、數碼相機,都被當成是寶物一般陳列,活像一個三流電器用品陳列室。北韓人看到金正日展覽館有這麼多「好東西」,會否問自己為什麼沒有手提電話用﹖知 識分子或許會問,但北韓農民可能連什麼是手提電話也不一定知道,只當它是又一件「貢品」,因為北韓國內是「毋須」使用手提電話的,甚至連遊客到北韓機場, 也必須向海關交出手提電話存放﹔離境時如表現良好,才能憑「手機證」領回。

從心理學角度看,展覽館主人心態極不平衡,極度自大的背 後,隱藏了極度的自卑﹔與此同時,卻對統一思想的愚民政策甚有心得。參觀展覽館,就像攤開那些商界暴發戶的個人連頁名片,上面寫上六、七十個頭銜,紙質精 美,還要用上燙金裝飾,以示華貴。至於收到名片的人有何感想,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