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2月 14, 2009

昏迷

最安靜的危疾 昏迷 28/11/2009 
明報周刊
2142 謝慧心


也許是《潛水鐘與蝴蝶》,也許是新聞裡植物人蘇(甦?)醒的「奇聞」。對昏迷、對植物人這些狀態,人們的確擁有(也只能有)許多想像。


若說大腦是個「謎」,昏迷便真箇是謎團中最高難度的一題。自上世紀60年代,深切治療起步發展,從死亡邊緣救回來的生命愈來愈多,而依靠維生儀器生存的昏迷病人,也可能成為醫療科技進步的副產品。


既然活著,如何讓最沈默的一群,活得比較舒適?或者,即使身處難以名狀的處境,起碼讓他們能被旁人理解?




能清醒很重要。清醒令人痛了會縮手、餓了便找吃的、內急要找個適合的地方解手,甚至遇到喜歡與不喜歡的人,懂得應該說些和不說些甚麼……這些「意識」,令人能夠表達自己、保護自己,某程度上也是人「存在」的證據。


不 過,也有一些「存在」狀態比較複雜,例如昏迷。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腦內科教授張德輝指,「意識」是指人能對外界的感覺與需要有合理反應,即接收信息(如聲音 如影像)後,先是知道,然後理解它的意義,作出正確判斷,最後以行動回應。由填飽肚子到結識朋友、學習知識到累積經驗,通統需要「意識」的深層分析才能成 事。這雒最正常的精神狀態可稱之為「清醒」(awareness)


與清醒相對的便是「昏迷」(coma)。 但哺乳類動物如人類,於兩者之間還有一種獨特狀態──睡眠。「腦部仍然活躍卻轉換了制式,新陳代謝與腦電波以另一種模式變化,如淺睡、深睡、發夢等。雖然 現時科學家對睡眠的定義的論述,仍未有一致說法。但可以肯定一點,睡眠與昏迷最大分別,是睡眠可以醒來。」所以,鬧鐘其實是人類的益友。



昏迷 腦袋的內憂外患
至於昏迷,就是指人面對內在或外來刺激,無法將信號轉化到認知層面,因而無從反應。昏迷原因有許多,有些來自外圍,只要改變問題源頭便可蘇醒,例如麻醉藥(可說是「人造」昏迷)、低溫症(內體溫低於攝氏25-27°C便可昏迷)、中毒以及新陳代謝紊亂(如血糖過低過高、電解質如鈉鉀鈣極端偏差、氧氣或二氧化碳含量極高引致的代謝性腦功能失調)。)這些情況,治癒病因便可脫離昏迷,但若時間過長也可損害腦部,如血糖低至一度,十分鐘已能傷腦,缺氧甚至可以致命。


腦部直接受損導致的昏迷,情況卻更危險,張德輝指,若昏迷患者的腦部被直接打擊,治癒機會一般偏低。中風、升塊及腦腫瘤等,都可傷及腦部導致腦功能失調。而跟意識和反應有關的腦部區域,包括︰


.腦幹︰腦幹內的上行賦活網狀系統(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可收集全身感覺信號,轉送到大腦皮層令人保持清醒,若此小小部位被打擊受損,人定會失去知覺;


.大腦皮層︰大腦皮層有不同分區,主理不同感覺信號的接收,若廣泛地區受損,便會反應全無;若局部受損,可能保留不同程度的反應;


.前額葉︰主理判斷作出甚麼反應,如呼叫、逃走還是停留。



格拉斯哥昏迷指數
要評估病人昏迷程度,現時國際常用指標是「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它於1974年由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兩位腦外科專家Graham TeasdaleBryan J. Jennett發表,評分以患者的三大反應──睜眼(E)、說話(V)及運動(M)為計算基礎︰


睜眼反應(Eye Opening)
4分︰可自然張開
3分︰經說話指示後會張開
2分︰四肢或胸骨受外來刺激而痛楚後會張開
1分︰對刺激沒有反應


說話反應(Verbal Response)
5分︰說話如常(Oriented)
4分︰可回答問題,但顯得迷惘(Disoriented)
3分︰答非所問,能使用單字
2分︰僅能發出聲音(Incomprehensive Speech)
1分︰不能說話


運動反應(Motor Response)
6分︰可依指令活動
5分︰對痛楚刺激,身體會作出有意義的移動
4分︰受到痛楚刺激時回縮
3分︰受痛楚刺激時屈曲
2分︰受痛楚刺激時會有僵直的伸展
1分︰沒有任何反應


醫生會以多種檢查方法,評估患者上述三項的表現並將分數相加。總分愈低,昏迷程度愈高(14-15分為輕度昏迷;9-13分為中度昏迷;3-8分為嚴重昏迷)。而因兒童與嬰兒的言語能力有限,所以另有修訂版(Modified Glasgow Coma Scale),供嬰兒及兒童患者使用。



腦幹死亡
深度昏迷的終極一站,就是腦幹失去功能,亦即腦幹死亡(brain death)。要確定病人腦幹死亡,檢查過程複雜精細,一般需經九項測試證實︰


1兩眼瞳孔遇光後沒有收縮。

2以綿(棉?)花刺激後,兩眼角膜均沒有眨眼等反應。

3用力指壓耳珠、眼眉及眼球下方的特定神經線(均屬敏感區域,可致劇痛),患者的臉部和手部沒有反應。

4於耳道灌冰水,眼球沒有不住的移動反應。

5以舌壓或木棍重壓患者喉嚨後方,沒有作嘔反應。

6於指尖大力按壓沒有痛楚反應。

7以抽痰用的喉管引入患者氣管內,沒有咳嗽反應。

8眼球失去反射性移轉。正常來說,當頭顱移向一方,人的眼睛會反射性地向相反方向移動,以助凝視一物,即若眼望前方而頭顱左轉,眼球則會右轉以便繼續前望,猶如會動的洋娃娃眼睛,此現象稱為Doll eye sign。腦幹死亡後會失去此種反射功能。

9無反射性呼吸反應。亦即人體在沒有缺氧、但二氧化碳含量不斷提升的狀態中,能否自然呼吸。測試做法︰先以呼吸機給患者高純度氧氣,然後把呼吸機每分鐘換氣容量減低(目的是提高病人體內二氧化碳水平),然後關掉呼吸機、只噴氧氣,若病人沒有呼吸反應,便是腦幹死亡的表徵。


按照現時國際指引,腦幹死亡檢查需由兩位醫生執行並覆檢,其中一位必須為腦內科/腦外科/危重病科/深切治療科的專科醫生,另一位為擁有六年以上資歷,並曾受訓執行此檢查的專科醫生。而為免利益衝突,與器官移植相關的醫生,不能參與此檢查。


檢查前,醫生需排除病人受藥物(包括鎮靜劑及神經肌肉阻斷劑neuromuscular blocking drugs,如麻醉藥)、低溫症影響,以及沒有新陳代謝或內分泌紊亂等問題。


經首位醫生檢查後,第二位醫生需相隔最少四小時才覆檢,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而病人的死亡時間,最後會以完成第二次腦幹死亡測試(甚至再進一步的覆核)的時間作準。


證實腦幹死亡後可以做的第一件有意義的事,就是器官捐贈。



張開眼睛的植物人
昏迷狀態有不同層次,深度昏迷有如長眠一般,而植物人(vegetative state)則 屬於相對上的「進步」。張德輝指,植物人狀態有三大特徵︰他們對日夜有知覺,日間會張開眼睛、晚間會睡眠;若有強烈刺激,如痛楚,患者的口與臉會呈現少許 反應;把食物或匙羹放進他們嘴巴,會有想啜食的反應。「這些反應通常都有,也可時有時無。但因為並非依指令所做的合理反應,故只屬低層次的反射動作,是無 意識的反應。」


其實懂得自行呼吸,才是植物人狀態最關鍵的「功能」。張德輝解釋,長期深度昏迷的患者,一般需要依靠呼吸機,這些器具是導致感染的誘因,而感染併發症正是許多昏迷患者的致命原因。所以,能夠自行呼吸的植物人,若有良好護理,健康狀況可以很穩定、生存時間亦可以很長。


除此以外,植物人與有意識的狀態之間,還有一個稱為「微意識」(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簡稱MCS)狀態。MCS患者較植物人狀況稍好,在於他們大腦尚存低度意識/清醒,故有眨眼及少許四肢移動;給患者問是非題,他們能有限度回應,但複雜的話,始終無法應付。


醒不過來的多
許許多多「昏迷」定義的討論,一切源於醫療科技的發展。醫學界於上世紀60年代開始以「昏迷」形容病人的一種特殊狀態,同期深切治療(intensive care unit)技 術起步發展,輔助呼吸、調節心跳血壓等維生儀器相繼面世。以往昏迷後很快離世的病患者,現可依靠儀器保命。當然,「保命」終極目的定是希望患者有醒來的一 天,但張德輝指,家屬對一個客觀事實,該有心理預備。「及至現在,研究數字都顯示,昏迷時間愈長,蘇醒機會愈低。昏迷超過一天,可能有一半機會醒來;超過 一星期,機會已跌至10%;若逾一個月,可能1%也沒有。所以,昏迷多年病人蘇醒過來可成國際新聞,因為這例子是真的罕見。


長期昏迷情況不常見,以急症性質的瑪麗醫院為例,平均每年只約5-6宗深度昏迷或植物人的病例。


究 竟,延續「無意識」的生命,是否有意義?這醫療倫理問題,大概還可一直爭論下去。也許,研究更多精細的評估方法,了解昏迷患者的身體與意識狀況,替世上最 「沉默」的一群發言會比較踏實。張德輝指,除了基本的驗血、測量體溫、腦掃瞄檢查等等,要評估昏迷程度,現時常用的有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詳見前頁),本港亦主用(要?)採用此量度方法。


2004年,美國JFK Rehabilitation Institute發表最新昏迷評估量表Coma Recovery Scale-Revised (CRS-R),將評估測試按不同感官反應,細分為六大項目︰聽覺、視覺、運動、言語(Oromotor/Verbal)、溝通及清醒程度。張德輝認為,CRS-R特點是可仔細分析病人不同感官反應的敏感度,就如在「尺」之中細分為「寸」。但在現時的臨床治療技術限制下,新評估方法未必帶來實際幫助。不過,對研究昏迷的新療法,愈精細分析肯定愈有幫助。現時香港暫未使用最新評估方法。



舒適 生存的最基本
昏 迷患者會沉睡好一段時間,良好的護理不僅為了病人的舒適,甚至對他們的生死也有重要影響。瑪麗醫院腦內科病房資深護士陳卓康指,長期昏迷患者護理,不論是 日常衛生或身體活動,原則除了防止惡化,更進一步是維持患者身體應有的功能(如柔軟度如肌肉力量等)。畢竟這是生存的最基本。


1營養與進食
深度昏迷病人大都需要以胃喉輔助餵食營養奶,若因食道癌等原因,未能於食道引進喉管餵食,或需以靜脈注射供應營養液。病人昏迷後,新陳代謝會減慢,攝取營養的情況也會有變化,為免病人過重或過輕,需要定時量度體重,並透過驗血等監察病人營養是否均衡。


另外,營養奶的營養同樣是細菌「糧食」,而導入人體的喉管亦容易誘發炎症。為免插喉患者感染吸入性肺炎,喉管每14天或阻塞後均需更換,而每次更換都要確保位置正確。


2皮膚護理
長期臥床患者(尤其體型較瘦或皮膚較薄),骨頭突出的位置如腳跟、髖關節及膝蓋內側承受壓力較大,容易長肉瘡,若發現皮膚有紅腫、損傷潰爛跡象要多加留意。平日每3-4小時需替患者轉身;另可使用充氣床墊,分散皮膚的壓力,或於皮膚壓點(如側睡時的膝蓋內側)加上小枕頭承托。至於腳跟位置,可使用內層為羊毛的鞋套(heel protector)保護。


3靜脈血栓
長期臥床患者缺乏下肢活動,猶如機艙症候群一樣,罹患靜脈血栓風險較高,即下肢缺乏運動,血塊凝結並隨血流上腦導致中風。腳甲變白甚至變藍都是徵兆,超聲波檢查有助確診。


要預防,物理治療師可替患者做被動性運動(passive exercise)、職業治療師亦會為患者度身訂造壓力襪,除洗澡外需整天穿上。必要時需以薄血藥預防。


4喉管引致發炎
胃 喉、尿喉等不同種類的喉管,都是昏迷患者的「生命線」,但同時,它們也可能帶來吸入性肺炎、尿道炎或損傷流血的風險。這點要從預防、補救措施入手,如小心 觀察患者的水分攝取與排尿量的平衡,確保患者排尿系統正常運作,而尿喉沒被尿液沈澱物淤塞。若為家居護理,宜使用較耐用的矽膠尿喉,因可減少換喉次數(可 由兩周延至一個月),因每次換喉都帶來無可避免的感染風險。至於胃喉,若經鼻孔插入,天氣乾燥或患者鼻黏膜較薄,均容易被喉管弄傷出血,除小心置入,宜以 兩邊鼻腔交替,減少患者的不適。


5肌肉萎縮
轉 身之所以那麼重要,原因之一是病人若長期維持不正確的姿勢,可增加肌肉萎縮機會。四肢的被動式運動很重要,經物理治療師指導,家屬可在探病或平日照顧時多 幫助患者練習;輔助工具亦不能缺,如手托、腳托都有助矯正患者的不良姿勢。舉個例,患者臥床時,腳掌的筋腱常因失去力量「塌下」(jog foot),腳部肌肉力量長期積弱,將來蘇醒的話,學行便會舉步維艱,借助腳托維持腳掌姿勢十分重要。


6個人護理
洗臉、洗澡、洗頭、漱口對昏迷患者的重要性有二──令病人舒適、減低感染與發炎機會。不要忽視漱口,病人不靠口腔進食,口水積聚可成細菌溫床,嚴重可致血中毒。以漱口水清洗口腔、舌頭、牙齒都很重要,若有蛀牙更需找牙醫脫掉。


洗澡時,家屬或照顧者需小心,即使只在床邊進行,自己未必可獨力承托患者體重;洗頭要留意保護患者頭部,以免過度後拗(hyperextension)而受傷。宜找別人協助及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一般而言,維持22-25°C是理想室溫,另定時替患者量體溫更佳。



別少看每一次的身體接觸,它對昏迷患者來說,都是重要的刺激。而患者的體溫,也是家人支持下去的理由。


跟患者做日常護理也好、探望也好,多稱呼他/她,多談幾家常話,甚至讀一頁帕、放上患者喜歡的音樂,關乎尊重、關乎生活質素,最終對病情都有正面幫助。



「先生,替你轉身了!」
還有一點護士守則,也很值得大眾參考︰「每次我們替病人做任何醫療程序前,定會跟病人打招呼,『陳生,要預備替你轉身了!』除了尊重病人,這些溝通對患者都是一種刺激。」


在陳卓康的護理經驗中,也曾有一位昏迷一年的患者,蘇醒後叫得出護理人員的名字,甚至他們同事之間的暱稱。「病人有時張開眼睛,好像不知發生甚麼事,原來已在接收外界的信息。」


當然,鼓舞的例子畢竟少數,但它仍能提醒照顧者︰病床上的他即使說不出,但他仍然存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