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開講座,這次一定到。
牛下開飯文化講座2: 騎牛搵西九
講者:陳雲
時間:3月22日(星期日) 下午2:30
地點:鳳凰茶餐廳
收費:一人$30元(包飲品一杯)
名額:30
留位:
imanfok@hkhulu.com.hk
「牛下」震撼記--陳雲的民俗學筆記簿 8/3/2009 陳雲
【明
報】看過吳文正的舊舖照片展覽,他組織「牛下開飯」的記錄及展覽,請我在三月二十二日演講,我一口答應,源於學術承擔。三月六日,他請我去牛頭角下村走
動,與街坊見面,感受一下環境。我自認是經過德國式學術鍛煉的民俗學家,對香港公屋也略有研究,歸家之後,心情依然難忍激動。寫下片片的思考筆記,打算演
講時再組織、提升及與聽眾論證,這裏不妨預先張揚。也許,若讀者腦空空,打算在四月清拆之前到牛下闖蕩,這些思緒片段可充當旅者的心靈指南,令你走在沉思和讚歎之中,不致無禮驚擾街坊。
四門大開牛下與地鐵站連結之便捷,簡直明目張膽,令地產財閥垂涎三尺,難怪政府覬覦
此塊庶民福地,要在四月清拆,拍賣土地,充實庫房,順便可持續地支付公務員的高薪和退休金。(請恕我開首如此掃興,地產財閥謀殺了香港文化,與我遂有不共
戴天之仇。)出了九龍灣地鐵站,是一座以鋼鐵及水泥建造的、通風的橋,下了橋,便是牛下,走道兩旁盡是店舖及小食檔。縱目一望,是家家戶戶的走廊,建築呈
現十字形的穿透感,四通八達,一副容許人家穿插闖蕩的格局。樓上的樓梯及走廊的邊牆,都作蜂窩狀的穿透,日光、風、雨、煙、鬼魂、遠望的眼神,都可以穿透。
四門大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香港。牛下在一九六七年入伙。一九六七年,香港工人暴動。爾後,港府全盤改革,面向民眾。毋忘一九六七,現代香港的奠基年。
豈止紙紮舖興
發紙號。驚蟄剛過,老闆每年都在驚蟄自製四腳立體的紙紮大老虎,張口露出金色或銀色的牙。街坊在紙紮舖買了驚蟄祭白虎的衣紙,扁平的紙印小老虎便放入大老
虎的口中,在午夜於店前的空地,一並大火焚燒。大白虎的製作,是該店自創,目的是招呼街坊來燒衣。商業、家鄉風俗與社區感情合一。是風俗的本土創新
(local
innovation),也是小店的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紙紮舖不單是做買賣,而且是潮州風俗的傳承點及節慶祭禮的主辦人
(organisor)。節慶是社區的宗教聯誼,也是將風俗知識重新激活的時候。
以前超過八成的居民原籍福建,自京士柏山及大環山一帶的木屋區遷徙至此,同聲同氣,紙紮舖賣的是潮州式的祭品,店主手製的天官帽、佛冠、官燈、寶仔(財帛箱)。以前的清明及盂蘭節,附近老人院的潮州長者來此做義工,摺金銀,掛在外圍,場面壯觀,大家有返回家鄉之感。
權為民所用七十年代之前,香港的公共行政仍未走向板塊區隔式的、各自施展權威的官僚專業化之前,民政官(地區民政主任)的權力有如市長(mayor),可以行使節度之
權(discretionary
power),順應居民,在細節裏面與民互動,理解種種破格行為的原委,授權將之合法化,令街坊的空間建築及使用風俗得以演化及生成。我在民政局工作時的
未竟之志﹕Managerial empowerment for the
people。今日胡錦濤提倡的「權為民所用」,香港舊時殖民地官員做到的胸懷、承擔及創意。請今日的官員珍惜、繼承,你們今日的權限比殖民地時代更大
了,怎會有做不到的?
容許牛下的店子在舖面之外搭鐵皮棚屋,向外伸展(今日叫違章建築了),令店舖的戶內和戶外之間有通道,居民可以穿過。有些食店的後門,放任地開在家戶的走廊裏面,走出家門,穿門過戶,便可以食到雲吞麵。麵店的蒸汽和炊煙在居民的走廊氤氳。唐詩裏的「人煙」。
上了樓的潮州村社文
正帶我上樓,看鐵閘、門前的神位和貢燈。走廊頂掛了曬晾的衣服。我說,衣服滴水,走過閑罵兩句,兩家人便可以搭訕了。神位有天官及地主,貢燈有大有小。我
向文正說,這是上了樓的潮州村社。大陸來的福建農村難民,碰巧聚居一起,在這裏重構(reconstruct)了他們的家鄉村社。港府做的是徙置
(resettlement),以廉宜的工人宿舍套取他們盤踞的昂貴山邊居住地,順便在工廠大廈區域的鄰近環帶,安排生活費用低廉的、自給自足的工人居住
地,以便為香港的新興工業供應廉價的勞動力。這是早期公屋規劃的政治經濟學。
我這個客家佬設想不到的,是觀塘一帶的徙置區裏面有足夠的人口,來自凝聚力強大的潮州方言族群。他們在社區裏重建家鄉,令市區化的移民適應過程(migrants' adaptation to urbanization)不那麼痛苦,這是解決城鄉文化過渡的絕佳案例。
在
鳳凰冰室坐下,與店員閑聊。文正說難以找到「牛頭角順嫂」,我說不必老公名字有順字的才叫順嫂。我們要創新與平等。婦女要有自己的命名權。女人有個順字
的,也可叫順嫂嘛。逆來順受的老一輩,哪個不是順嫂?恰好,店員是個本名有個「順」字的婦人,聽了「逆來順受」更是心有戚戚然。於是,又是一輪家常話。男
的在水吧答話,說現在輪到男人逆來順受了。3月9日,要搞個男人節,男人老九嘛。
走過互助委員會。以前互委會組織巡更隊,戴帽持棍,是鄉村「更練」的市區版。
地下的公廁,排列式的水泥蹲廁槽,槽裏流水澎湃,可以誘導排便,也可以一邊蹲,一邊與隔壁聊天。魚塘上的茅廁的都市水泥版。
加加大碼的土地廟操
場旁邊有福德廟,即是土地廟,鄉村裏叫社壇。土地廟是特大的,比元朗屏山鄉的還要大。即使是潮州社區,但人群來自四鄉,不可能有祠堂,土地廟便代替了祠
堂,於是特別大。他們在這裏重建了村社,只是我的假設,看見福德廟,才知道現實比理論更為震撼。廟後的操場,是盂蘭節醮會的舉辦地。土地福德正神的塑像兩
旁,分別是一切福神及諸神的牌位,白搭神位,方便信奉其他神的人來朝拜。廟是三邊開門的,容許行人穿插而過。
我上了香,祈求合境平安,遷移
順利。聞說這裏八成的居民會在附近的新建公屋原區安置,有些店舖也打算在1年之後重新落腳。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使這些優良的社區文化精神延續和創新下
去。我這次做考察和講座,除了記錄之外,還寄望居民理解自己,延續自己。當然,如果官員可以理解,以創新的精神為民間賦權,就更好了。有居民支持和必要的
政策工具,是可以做好官的。
永續規劃的三元素規劃有好的,也有壞的。今日城堡式的、區隔式的、潔癖式的、圈禁消費者
式的過度規劃,是壞的,走上邪道。牛下有3個可持續的規劃元素(sustainable planning
elements)﹕連接性(connectivity)、穿透性(penetrability)及管理賦權(managerial
empowerment),三者合一,適宜人居的本土特色就可以演化出來。
這是規劃新公屋、舊區重建和西九文化區都應該彰顯的。斯三者,是香港舊時公共建築的精粹所在,是本土多元化(local diversity)的骨肉所寄。全球化、國際化是不可企盼的虛榮,真正發揮香港精神的,是本土的開放性格和多元活力。香港的命根。
牛下的居民,自福建家鄉流亡香港,遷移到木屋區,再遷移到徙置區,三度移民,但依然可以在早期的公屋重構村社,開創新文化,這是精彩絕倫的香港社區精神。記錄,不是要人懷緬,而是要理解,要延續,要創新。
離
別。走過聖馬太小學(1969-2008),操場的樹,最大的一株是野生的。樹身跨越鐵欄,根撐破了水泥,深入土壤,根肉圍繞了、包裹住鐵枝。道家說的
「生機」。人種的幾株,遭水泥圍欄困住,長勢不如野生樹。感謝校長一直寬容,沒把那盤根老樹斬了。那個年代的管理人溫厚(或懶惰),不隨便動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