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1月 22, 2012

生物性危害

5/11/2012 許嫣

【明報】作為醫護人員,經常要面對「生物性危害」(Biological hazard)的風險,即是指受到來自病人身體組織的病菌感染。

工 作上常引致「生物性危害」的,是針刺意外。我做實習醫生時替病人抽血,曾不小心用抽完血的針刺傷自己指頭。根據醫院的章程,要先馬上抽取自己的血液檢驗, 看看有否感染愛滋病、乙型和丙型肝炎,然後再替病人抽血,確定他本身沒有以上疾病;由於愛滋病有空窗期,因此三個月後又要再抽血化驗,其間還要不斷填寫職 業安全部的表格、接受口頭查詢等。實習醫生工作積壓如山,身體受創已夠煩了,還要搞這一大堆程序,又沒有額外假期,真是百上加斤。

解剖常遭針刺刀傷 增感染風險
現在身為病理科醫生,更常見的是刀傷,尤其我們這些醫生「(才查)刀搵食」,工作要解剖屍體、研究器官,雖然戴上雙重防割手套,又有各式安全指引,可是仍有不少人切傷手指,增加感染風險。

眼睛、口腔或皮膚上的傷口濺上病人體液,也屬於生物性危害之一。有次我解剖屍體,正檢查死者膽管有否閉塞,一邊擠壓膽囊,一邊把臉移近看清楚。誰知那年老死者的膽囊一擠就爆破,所有膽汁向覑我的臉飛過來!幸好巨型面罩剛蓋住我的頭頸臉孔,一點兒都沒沾到,卻嚇出一身冷汗。

屍體膀胱爆裂 尿淋全身
同 事A醫生就比我不幸得多了。他為前列腺脹大的死者解剖,屍體的膀胱裝了好幾公升尿液,脹得比籃球還要大。驗屍期間,膀胱突然爆裂,尿液把A醫生從頭到腳淋 得濕透,幾多個面罩口罩都不管用。其他工作人員馬上把他拉到殮房的花灑下沖洗,A醫生雙眼被水淋得目不見物,尿液和清水困在緊密口罩內流不出去,慌亂之中 好像還喝了幾口,情況慘不忍睹。

剛從醫學院畢業時是初生之犢,工作時心口掛個勇字,很少留意生物性危害。隨年紀和經驗增長,知道健康的寶貴,不論工作多繁忙都打醒十二分精神提防感染。畢竟要先照顧自己身體,才能夠好好照顧病人啊!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