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4月 04, 2010

秋記陳伯專訪

紙紮師傅:唔收徒弟 無謂害人 4/4/2010 夏志禮
【蘋果】談保育,說 的都是一座座古舊建築,但很多文化遺產,於時間長河中浮沉卻乏人救援。像紙紮業,敵不過內地機械化生產線,也敵不過年輕一代對傳統祭祀的忽視,入行者越來 越少,碩果僅存的老師傅亦心灰意冷,「唔收徒弟,無謂害人。」精緻技藝被置放於時代的化寶盆上,燃燒過後僅餘懸浮飛灰與一縷灰煙,捉不住,抓不了。
陳桂洲,今年逾90歲,從事紙紮逾70年,在中環半山伊利近街經營「秋記扎作」,街坊叫他陳伯或秋記。20歲從清遠來港,為餬口投靠經營秋記的舅 父,一日三餐飽飯就是工錢,無人教路惟有自行偷師,削竹、畫圖、糊紙、落排絮,紮出金魚燈籠、走馬燈與醮會中的「大士王」,一雙巧手養活一家六口。

戰後香港紙紮業最蓬勃戰後的香港,市面還是一片傳統中國氛圍,各種傳統祭祀儀式需要大量紙紮品,到60年代內地破四舊,大批功力深厚的紙紮師傅移居本港,紙紮業度過最紙醉金迷的日子,「直頭唔憂做,農曆、七姐誕定係喪禮,紅事定白事都要搵我地」,陳伯憶述道。
隨著經濟轉型,紙紮業薪金低微根本乏人問津,到今天只剩殯儀館旁幾間紙紮店,但陳伯說,越來越少人買紙紮品才是致命傷,「當年喪禮直情有儀仗隊奏 樂,尐孝子喊到鼻涕流地,而家邊度會有,尐人去買紙紮野都係求求其其有就算。」幾年前由史丹頓街遷至伊利近街,蘇豪區的外地遊客都愛在秋記買條大金魚回國,但本地客不多見,只有老街坊過時過節,到秋記買點元寶蠟燭。

難敵內地機械大批生產
師傅買少見少,陳伯的對手卻越來越強,「而家紙紮店賣個尐電視機、波鞋、大屋,全部都係大陸貨,人地用個電腦印個圖樣,就可以大批大批咁做,我地真係冇得做」速度輸了,價錢也不及人低。
陳伯又說:「試過有尐大商場搵人做大個尐中秋紙燈,大陸人幾日交到貨,價錢又唔貴,我地做手工既,整一盞走馬燈都要幾百蚊,一做就幾日。」

設計科女生望傳承下去
老師傅對行頭心死,新一代卻希望將紙紮業傳承下去。兩名就讀設計的小妮子,將紙紮品背後概念化成四件實用產品,「紙紮品唔只淨係代表死亡咁負面咁恐怖,佢代表咗一種思念,一種愛,叫我地唔好愛得太遲。」兩個女孩如是說。
04ls4p6
紙紮師傅陳伯(右)對紙紮業不存厚望,但鄭蕙如(左)、梁施祈(中)銳意將傳統文化延續。李家皓攝

含藝術元素人情味04ls4p7
兩名產品設計女學生的製品增加藝術元素。
梁施祈與鄭蕙如都是香港知專設計學院產品設計高級文憑三年級學生,月前參與由葫蘆文化舉辦的展覽,以中上環老店為主題反映人物情懷,結果讓她們碰上 了秋記、碰上了紙紮。梁施祈說,兩人其後與陳伯談天,發覺紙紮當中蘊含大量藝術元素及人情味,兩人因此決定以紙紮作為展品主題。
她們將紙紮品常見的印刷圖案及物件,印製成明信片,但將色調稍轉,讓死亡的陰影變成一抹暖意;將代表相思的紅豆及靈魂的蝴蝶印成信紙,表達思憶;將鉛筆造成香枝狀,並將糖果包裝成一顆小金元寶。四件產品獲高度評價,有人更接洽製作成商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