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4月 11, 2010

思入生死︰探訪聯合醫院寧養病房

上回《死生之念》選了去殮房,因此星期六是第一次探訪寧養病人。
很少去醫院,對將見的沒有甚麼前設,如同白紙。
十二位同學在聯合醫院P座門口與謝俊仁醫生會合後,上懷安科病房。先在病房旁鋪上粉紅色紫花牆紙的小房間開簡報會。
謝醫生提點我們與病人聊天時要注意的地方,沒有特定話題,然而有沒有擔心死亡、與家人關係等較為敏感的話題不宜主動提出。
之前護士選了五位身體狀況較佳、可以探訪的病人,同學分成兩三人一組後各自帶著椅子前往。

伯伯目光如炬,令我想起「矍鑠」(老而強健)這自己從未用過的詞語。
畢竟他有事才住院,始終會疲倦,也要用氣管供氧。
我們用香港大學的名義去探訪,他以為和上次住另一間醫院遇到的一樣,都是來問一大串問題,就說有甚麼想知的隨便問,同學澄清是純粹探望聊天。
我們沒有協商要談甚麼,先在心裡過濾題材。
兩位同學與伯伯聊得比較多,我聊些日常小事,慢慢勾勒出他的背景圖畫。
談到在職的太太每天抽空探望時,伯伯流露喜悅。當他打手機問太太何時會到,正巧過了預定的廿來分鐘,就與伯伯揮手告別。

回到房間分享感受,謝醫生方想起剛才沒有告訴我們,探訪的都是末期癌症病人。
部分同學和我事前已經知道,有些驚奇於病人的狀態不像末期病人,覺得沒有事先說明反而更好。
有人談故鄉往事、有人談日常生活;
有人牽掛至親、有人孑然一身;
有人安然談病、有人點到即止。
有同學記得之前謝建泉醫生提過老人最重要有大便,當病人提起數天沒有大便,立即倒了開水給他喝。
有同學離開前與病人握手道別,即使臉容給口罩遮蓋,仍可表達關心。
從探訪經歷帶起各種醫療與社會的話題,例如藥物名冊與自費藥物、香港的寧養服務等。
原來紓緩治療病房目的不是要讓病人在此走完一生,病人基於各種原因入院治療,其後再回到社區終老。
現時醫管局各聯網都有寧養病床。有同學覺得南塱關閉後欠缺專門醫院不太好,但謝醫生說附設在綜合醫院內支援方面較妥善。
離開醫院前路過剛才部份在大房見面的病人,同學上前再次握手道別。
回到大門口分手,有人細看謝醫生題辭的聯合醫院三十周年雕塑,我想回家後要詳讀上月《明周》的靈實護老院寧養服務專題。


課堂小札
思入生死
第一課 從不同的角度審視死亡觀念的發展 陶國璋
第二課 哲學的死亡觀 陶國璋
第三課 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 黃慧英
第四課 意義治療與生命的價值 黃慧英
第五課 臨終處境與寧養關懷 謝俊仁
第六課 臨終處境與寧養關懷 廖進芳
探訪聯合醫院寧養病房工作坊 如何安處親友的離世 周燕雯
第七課 有苦大家知 謝建泉
工作坊 電影中的死亡意象 勞維俊
參觀葛量洪醫院殮房

死生之念
第一至三課
第四至六課第八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