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7月 05, 2010

香港大學呼籲捐贈遺體

港大年需30具「大體老師」教解剖
捐遺體 培訓醫科生
 5/7/2010 梁洵瑜
【蘋果】捐贈器官遺愛人間的數目去年創新高,但願意捐出遺體作醫科培訓的人士則少之又少。香港大學每年需要約30具遺體作教學,但近年每年只有一宗 捐贈,數字遠低於台灣及美國。學者指這類「大體老師」在醫科發展上居功至偉,即使科技進步,電腦可模擬人體,也無法取代其讓學生親手解剖的功能。

早前老牌演員馮琳去世,親人按其遺願把遺體捐予港大。「佢生前交帶我,叫我一定要幫佢去搞死後捐遺體畀港大做研究」。馮琳生前委託聖雅各福群會企業 拓展經理陳炳麟,為她處理死後捐贈遺體事宜。陳說「差不多十年前,佢已經話人死咗遺體都冇用,如果捐畀尐醫科生去學習係好事,所以佢一早決定捐遺體出 黎」。在她去世前那天,其家人就給陳一封馮早已簽署的遺體捐贈聲明。
港大解剖學系副教授陳立基接受訪問時指,捐贈作醫學培訓用途的遺體,尊稱為「大體老師」。每年港大約需20多位,讓醫科生學習解剖,加上骨科培訓及醫學研究,港大每年約需30位大體老師。

05ls2p1
陳立基指以遺體作解剖學習,是電腦科技無法取代的。謝榮耀攝
每年只獲一具捐贈
但捐贈遺體的觀念在港仍然很新,數目相當少,由05至07年三年港大每年只獲一宗遺體捐贈,「最近一宗就係馮琳女士」。只可依賴無人認領的遺體用作培訓,「美國同台灣係遺體捐贈方面就好開放,醫科培訓嘅遺體,差不多都屬捐贈」。
陳立基說,曾有一位願意捐出遺體的人對他說,「我寧願你在我身上割錯千刀萬刀,也不願見到你在病人身上割錯一刀」,其奉獻精神令他印象難忘;故陳要求學生必須珍惜及尊重大體老師,「唔可以當大體老師係標本,其實係學生嘅第一位病人,解剖時就見到佢哋點樣病」。

電腦模擬效果欠佳
縱使電腦已可模擬人體結構,外國曾有大學以電腦模擬解剖教學,「有好多試過用電腦黎教解剖,最後都要用返屍體」。陳立基指,以往捐贈遺體主要是外國人,近年加強宣傳,至今有數百人簽署捐贈遺體,港大設有聯絡電話2819 9220讓公眾查詢捐贈遺體事宜。

解剖第一堂學生先默哀
港大醫科生分十期學習解剖,每六至八名學生一組,一年內都會用同一位大體老師進行不同的解剖,由皮膚開始,再看肌肉、血管、神經線以及內臟等。人體解剖實驗室放好足夠供百多名學生一起上課的21位大體老師遺體,各組就圍着老師學習。
學生第一堂解剖課開始時,需進行默哀儀式,該系最近更要求學生要就與大體老師的接觸,撰寫一篇文章,讓他們反思大體老師的重要。直至一年後大體老師功成身退,校方會安排家屬領回遺體進行火化。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頭頸位置因太複雜,學生只觀看老師的解剖示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