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木魚是「魚」? 3/10/2011 李碧華
【蘋果】見和尚誦經時,一下一下敲打木魚。本來這是簡單常見,誰也不會深究之事,但我有點疑惑:為什麼是「魚」而不是其他呢?鍥而不捨追問因由。
寺廟中必有它存在,一般為深紅色(紅魚青磬)。佛門重要法器,在唸誦經文時調整音節,協調輕重有一定程式,敲擊之下,頓挫亦可定心神。
但誰選上了「魚」?
佛教誡律不能殺生,也忌諱大魚大肉,誦經時總在提醒自己:這是魚,是生物,亦美食。不吃也不必虐打之。雖說四大皆空,心中無肉,不過只消把木頭中間鑿空,便叩之有聲了,做成魚狀太過象形。
木魚是從印度的「犍槌」演變而來的。梵語意譯為「聲鳴」、「打木」,舉凡可供打擊而發聲之物,均稱Ghanta。唐代寺廟已使用,一為圓木魚,上面刻有魚鱗;另一為長木魚,懸於齋堂、浴堂及庫堂前,每天早午用粥飯(過午不食)、普請出坡、浴堂開堂時敲。
至於選中「魚」,原來因為魚類晝夜常醒,刻木象形擊之,以警昏惰,修行中不要打瞌睡。魚的眼睛老是睜大不閉合,其實是牠特殊構造,卻成為勤奮的象徵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