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月 12, 2012

劉偉恆:飲食節目的背後


一早看厭星期日晚飲食節目,寧願看《飲食男女》。

飲食節目的背後(上) 11/7/2012 劉偉恆
【東方】香港的飲食節目最氾濫。周末周日的晚上,電視裏盡是講飲講食,不論身份背景,個個都自稱食家。筆者的兒時夢想也是當飲食節目主持,既可以食免費餐,又可吃盡不同餐廳的招牌菜,而且必定有讚無彈,嘻嘻哈哈,有甚麼工作會比這更開心呢?可是,現實或許是另一回事。

2年前,筆者應邀擔任某飲食節目嘉賓。終於能償心願,當然興奮不已,事前還特地留空肚子,準備大快朵頤。到了第一間餐廳,大廚將數碟「鎮店之寶」放在我們面前,當時筆者已餓了近30小時,一見美食當前,自然食指大動,並意圖立即「起筷」。豈料,旁邊的導演馬上大喝:「未得!」原來所有美食都必須原封不動,先讓攝影師拍好特寫。要調校燈光,還要尋找一個好角度,一碟美食至少要拍5至10分鐘,一枱美食,便至少要30分鐘。筆者就這樣的坐在美食前,只許看、不許吃。(所以,大家不妨留意一下,當嘉賓和演員開始進食時,大部分的美食都不會再有熱氣冒起。)

到了演員埋位,也不代表可以吃。導演先排好各人的座位,然後要對稿、排動作、試機位等等,這樣又花了好一段時間。到真正拍攝,由於擔心會出現NG,我們每次只能將一小點的美食放進口,真是「到喉唔到肺」。拍完「大圍鏡頭」,還要拍「近鏡」,到了這個時候,大部分的美食已變得冷冰冰,但我們還要大讚它「好味」、「有口感」。到拍攝完畢,我們已被強光燈照射了數小時,疲憊不堪,望著那些被「蹂躪」得七七八八的美食,還怎會有食欲?

還是某食家前輩說得妙:「我們只是演員,那些美食只是道具。」那一餐過後,筆者的「食家夢」便開始幻滅。


飲食節目的背後(下) 12/7/2012 劉偉恆
【東方】昨日談到,筆者初嘗主持飲食節目滋味。話說,由於預期可以大吃大喝一番,筆者在事前進行了一次「饑饉三十」。誰不知,在第一間餐廳完成拍攝後,美食已變得冷冰冰,色香味不再。為免體力不支,筆者惟有「勉為其難」地享用那些食物,心裏當然覺得不是味兒。


幸好,第二間是介紹火鍋,即使拍攝需時,但對食物的影響不是很大。筆者見終於有「好嘢」,便猶如飢餓的野獸出籠般,一吃到底。不消15分鐘,已躺在沙發上,撫摸著大肚腩,一副滿足不已的表情,心想:「總算不枉此行!」奇怪的是,其他主持都只是輕描淡寫地吃幾口便算,又想:「難道吃得太多美食,如今見到甚麼都沒反應?」到了第三間餐廳,我便明白箇中原因。

當日的拍攝主題是「澳門美食」,第三間是介紹某酒店的自助餐。由於在上一輪「去得太盡」,所以,即使生蠔、牛扒等極品當前,我已毫無生理反應。於是我問導演:「今天還要拍多少間?」他笑說:「總共8間,有排你食!」我大叫一聲:「吓!」

在往後的6、7小時裏,筆者和一眾主持分別再介紹葡國菜、日本菜、大牌檔、海鮮、雲吞麵等等,無間斷地飲飲食食。即使每間只吃一點點,也已經超出了我的極限。去到第六間,望著那隻正正對著我的皇帝蟹,我真的覺得反胃。筆者一向愛吃如命,從未試過對美酒佳餚如此反感,也未試過如此害怕「NG」。但作為一位專業演員,我仍然在鏡頭前裝出一片歡天喜地、非常美味的表情; 我亦盡量將視線移離所有食物,並在切食物時刻意切得小一點。

天下間真的沒有免費午餐,即使是免費的美食,也必有其代價。做飲食節目主持,絕非想像中那麼「著數」。那次拍攝過後,筆者足足吃了一星期的清茶淡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