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月 18, 2008

《冰天動地》第十一集


格陵蘭篇比冰島挪威更可觀,可能重點放在當地人身上,勝過一天到晚看冰川,忍受陳志雲的陳腔濫調。
不是說全球暖化陳腔濫調,而是「全球暖化」四個字在半小時內頻頻出現,成因卻簡略帶過了事,完全不成正比,反映撰稿水平的貧乏。
各人出場時間恰到好處,廖碧兒活潑,陳龍生正經,陳志雲出鏡次數減少。
鏡頭下的格陵蘭,既沒有小時候看電視常常看見的冰屋,也看不見李欣頻照片中的琉璃清境--拍攝時可是秋天啊,除了下雪,白雪皚皚的景緻沒有預期的多。
可能香港人對格陵蘭的認識太少,節目著墨於當地的人類活動,一口氣解答了香港人的疑問,非常開心。
格陵蘭窮山惡水,沒有農業,沒有畜牧業,只得長吃長有的海豹與貼地生長的黑莓,其他物品必須在入冬前海水未結冰時用貸櫃送達。
丹麥政府每月向居民發放援助金,並大量補貼生活必需品,使居民可以用合理的價錢購買糧食與謀生用具,例如釣竿和獵槍。
超市內有西瓜,不過好像熟得要爛。
當地沒有處理垃圾的概念,僅有三百人居住的小鎮Kulusuk,一袋袋的垃圾,一古腦兒由垃圾車運到海邊棄掉了事,令人震驚。
電子廢料不經處理而分解,會釋出重金屬,污染食水,難以想像來日格陵蘭環境將惡化到何種程度。
在全球暖化趨勢中,居民不諱言到目前為止格陵蘭是獲益者。雖然他們並非罪魁禍首,這種猶如殺雞取卵的態度並不可取。
陳志雲痛斥科技文明帶來垃圾的時候,碰巧《神探伽俐略》第九集也借廢物回收商之口,責怪科學家發明時沒有為環境著想。
看來這是科學家的原罪,但當初他們發明工具沒有好壞之分,使用者的態度才是關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