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月 07, 2009

月亮的地質

趣味科學﹕月亮背後 16/12/2004 
香港大學理學院地球科學系陳龍生博士

【明報】大家可能已經知道,我們每晚看到的月亮,總是月球的同一面,我們在地球是不可能看到月球的背面。由於月亮和地球是處於一種引力鎖定狀態(gravitational lock),月亮的自轉周期和它環繞地球運轉的周期相等,使月球永遠以同一面向地球。

在月亮表面望上天空,地球也是永遠處於同一位置。因為在地球看不見月亮的背面,人類要到拓展太空研究、利用繞月衛星測探月球之後,才開始知道月球背面的地質和形貌。 

要認識月球的地質形貌,首先要由月球的表面結構談起。月球表面光亮的地方和黑暗的地方,原來是由不同的岩石所構成。 

光亮的地方是年齡較老的高地(terrae),高地的主要岩石是淺色的斜長岩(anorthosite),岩石的礦物成分是以鈣斜長石(calcic plagioclase)為主。而陰暗的地區是年齡較新、黯深色的玄武岩(basalt)組成的盆地(maria)。這些盆地的形成,大抵是在距今30-38億年前,由於月球地殼內部的礦物放射性活動過度強烈,使岩石熔化成熔岩,流出地表成為玄武岩。 

月球背著地球一邊的地質形貌,和對著地球的一邊很不同。遠離地球的一邊,並沒有廣泛的玄武岩盆地。大部分地區都是滿佈外太空隕石撞擊所造成的弧坑(craters)。

對於月亮兩邊為什麼有不同的地貌,科學家提出了兩種解釋。第一種可能是,月球背著地球一邊的地殼厚度比面向地球一邊較薄,所以玄武岩熔岩能夠較容易流出地面。第二種可能是,月球兩面地殼底部的放射礦物含量有基本差異。面向地球的一邊,可能放射礦物含量較高,熔岩的形成較快。而背地球的一邊,放射礦物含量低,地殼內部溫度也較低,熔岩活動不如向地球一邊強烈,從而做成月球兩邊形貌和地質的差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