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9月 30, 2012

即食麵的兩個社會面向


12/12/2011

【明報】朋友在「面書」上面告急。說工作太忙,久久沒有時間下廚,烹飪水平已下降到連煮即食麵也十分難吃的地步,於是真心誠意找媽媽教她弄從小到大吃慣的蠔湯。我的回應是﹕「還能請教媽媽,也算幸福。」即食麵的確是種有趣的時代產品。過去幾十年來,從家長們謠傳「用膠水黏著的一塊味精麵」,慢慢演變成颳風下雨超時工作夜闌人靜身處異地的救命恩物。

麵條釋放勞動力
即食麵源自大戰以後的日本大阪。戰後糧食嚴重不足,以農立國的日本人民,極須要高澱粉質的食品。1958年,移居日本的台灣人吳百福(後改名安藤百福),把烹調麵條的過程縮短,經過反覆試驗,終於成功研製第一款即食麵——「雞湯拉麵」。大阪市民對這新產品出奇地接受,使吳百福創辦的日清食品盈利甚豐。到1963年,這家以賣即食麵起家的公司已經能夠在大阪證券交易所正式上市。

其實,當年在華人餐館吃碗拉麵,只是6日圓而已,這麵條的售價卻要每個35日圓,絕不便宜。其受歡迎的原因,可能與日本戰後的勞動力需求有關。作為戰敗國,日本的男性勞動力在戰爭之中受重創。戰後自然須要把大量的女性勞動力從廚房之中釋放出來,以滿足工業生產及重建國家的需求。即食麵容易處理,即使小孩子或者不太懂得烹飪的成年男女,都可以至少弄個飽肚的飯餐。也就是說,主婦們可以把原本花在廚房烹調的時間省下來,到工廠或辦公室工作,投入經濟建設。戰後日本經濟瞬間起飛,除了因為政府痛定思痛,人民低頭苦幹使然外,即食麵的流行,或許應記一功。

麵條記錄社會發展
後來,吳百福又有新點子﹕就是在1968年起,在即食麵包裝裏面放進一小包麻油。同年,香港的永南食品公司開始生產本地口味的即食麵,成為香港人集體回憶一部分的「公仔麵」。不同地區也開始生產富有地方特色的即食麵。隨著冷凍、乾燥、防腐、消毒等等技術的發展,即食麵的配料湯料也漸漸變得複雜。從最初的一小包麻油,逐步加入蔬菜、雞蛋、海鮮、肉類,甚至放進鮑魚、瑤柱等等。可以看見,食客對即食麵的味道和材料有更高的要求。

近年,有一些品牌標榜低鹽高纖、不經油炸、有機處理等元素,更有人推廣用礦泉水、蒸餾水弄即食麵。這顯示後工業社會漸趨富裕,中層階級對健康的要求愈來愈高。而且他們的工作時間變長,沒有時間烹調傳統的飯餐,即食麵已經不是一個「充飢」的方案,卻成為正餐。所以對麵條的材料、配料、味道、成分等要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換句話說,即食麵的演變側面記錄了後工業社會的發展。當然,要支持上述看法,還得依賴量化的數據。

馮一沖博士 (曾任職政務官、西廚,後獲社會學博士,現任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