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6月 21, 2010

平衡陰陽抗溫熱病

27/4/2010

【明報】中醫學上的溫熱病是指,發病過程中以發熱(發燒)為主要症狀的外感病,大致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急性傳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等。一度影響全球的SARS,以及目前的甲型H1N1流感,都屬於溫熱病範疇。

春天緊接冬天而來。冬季陽氣最為衰弱,萬物因而處於潛藏的狀態,倘若在冬季不慎受寒,體內陽氣受損,待春天來臨時,陽氣不足以抵抗外來邪氣的侵犯,就會病發外感,邪氣變厲之時,外感就會加重化熱,形成了溫熱病。

進補過度 熱上加熱另一個情況,就是體質素來強壯的人,陽氣亦旺,抵抗力強,每到冬天,偏偏進食太多辛溫進補食物, 以為可增強體質,抵禦寒冬,但當大地回春,陽氣開始升發之際,體內積存過多的陽氣變成了積熱,便會跟春天剛升發的陽氣結合,形成「陽上加陽,熱上加熱」。 一旦爆發外感,體溫會迅速升高,成了溫熱病。

中醫在治療溫熱病上,不著重把病毒或細菌去除,而是用藥使身體的陰陽寒熱偏差調整過來,務求在發病的過程中使之處於平衡狀態,病毒及細菌得以自然消除。
以下簡便食療方,有助預防溫熱病,供大家參考。

(1)桑菊蘆根茶(1至2人分量)
材料﹕桑葉3克,菊花3克,蘆根10克
製法﹕以沸水浸泡,代茶服用
作用﹕疏風清熱

(2)百合馬蹄綠豆沙(2至3人分量)
材料﹕綠豆1飯碗,鮮百合及鮮馬蹄粒各1至2飯碗
製法﹕將綠豆、百合及馬蹄洗淨,把適量清水注入鍋內,放進綠豆煮沸至20分鐘,轉慢火再煮90分鐘,加冰糖調味,最後加入百合及馬蹄煮開即成
作用﹕清熱養陰生津,但脾胃虛寒人士慎用

註﹕以上食療僅供參考,如有疑問,應先諮詢註冊中醫師

基督教聯合那打素社康服務基督教聯合中醫服務
暨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註冊中醫師陳宏熙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