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6月 12, 2010

2009朱經武《台灣壹周刊》專訪

冰點下的冒險 科學家朱經武 
17/12/2009 台灣壹週刊

生日 1941年12月2日
生於湖南長沙
1949年隨父母來台定居台中清水

學歷 
清水高中、成功大學物理系、美國紐約Fordham University碩士、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物理學博士

經歷 
1987年以攝氏零下181度打破超導體溫度的世界紀錄,2001~2009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曾獲美國國家科學獎、太空總署成就獎……。

現為美國科學院、美國人文及科學學院、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發展中世界科學院、俄羅斯工程學院……院士(各國院士皆為終身榮譽頭銜)。


飲料單有烏龍茶、普洱茶、各式咖啡……,六十八歲、剛卸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的朱經武卻開口點了一樣:水蜜桃茶。
「因為沒喝過。」他微笑回答記者的好奇,笑容牽動的嘴角弧度不多不少,溫文得體。朱經武是台灣長大的美籍華裔物理學家,他的地位從這件事便可知:二OO二年布希總統想利用「高溫超導體」建立涵蓋北美的超級大電網,預算合台幣十六兆。白宮請朱經武策劃。
「秘密進行,不過都過去了,沒關係。」因為當朱經武算出新電網一年能為美國省下五百億美金的電費時,布希卻跑去打伊拉克,把柯林頓時代存下的鉅額盈餘花光光。

零電阻的 奇蹟
朱經武用左手端杯輕啜一口茶,像嘗試一項新實驗那樣細緻謹慎,然後解釋:「電力傳導時會產生電阻,以老舊電線網來講,約耗損百分之六的電。」他談話時手勢上下左右揮動多半不超過六十度,像週遭總有幾條描好的隱形界線,精準優雅。
科學家在一九一一年發現,水銀在攝氏零下兩百六十九度下進行導電時,電阻竟突然消失了。一九八六年,瑞士科學家又發現,鑭鋇銅氧化合物在攝氏零下兩 百三十八度時,電阻也消失。隔年,朱經武、吳茂昆主持的實驗室更發現,釔鋇銅氧只要零下一百八十一度就能零電阻,被稱「高溫超導體」。
過去超導體使用昂貴的液態氦來冷卻,但若零下一百八十一度,用液態「氮」冷卻即可,氮佔空氣中五分之四,成本低廉,「零電阻」的美麗新世界變得可能,轟動科學界。
然而那年諾貝爾獎揭曉,得獎的卻是前一年提高些許溫度的瑞士科學家。此後每隔一陣子就有人宣佈破紀錄,目前紀錄是一九九四年的攝氏零下一百零九度,仍是朱經武所創。他卻至今遲未獲獎。

愛探險的 右手
零下一百八十一度的數字,就像是撬開通往諾貝爾之門其中一道悠長通道的密碼。這隧道不知盡頭、忽明忽 滅,但總之朱經武已一頭哉進,他自己都說,發現高溫超導後,人生幾乎斬斷所有娛樂,包括從前最喜歡的種花種草,每週工作七天,「做實驗就是我最好的休閒, 一點都不累。」聽到實驗室半夜有新發現,他會起床直奔過去。
越說越興奮,他那平時習慣縮起的右手不經意張開了,食指末稍短了半截且變形。頗重視儀表的他便不太喜歡人家盯著他的食指,偶爾用左手端茶杯。雖已六十八歲,朱經武仍稱得上斯文有型,蠻適合去拍休閒鞋之類的廣告。
科學家的殘缺手指多麼引人遐想,德國導演荷索的《白鑽石》,便紀錄一位夢想自製飛船、卻因實驗意外被炸掉一整根手指的小男孩,男孩沒被恐怖意外嚇跑,繼續實驗,最後成了航空工程師。
朱經武呢?「呵呵,跟實驗無關,是我還沒週歲時掉進取暖的炭爐,兩手燒焦。後來其他手指都長回來,食指沒有。以前兩手都是疤。」
意外無關實驗,但和電影中男孩一樣,朱經武的雙手也是越挫越勇,台中長大的他才小學五年級,便用滿是傷疤的雙手自製收音機,「很簡單,有聽筒、幾個線圈、一塊礦石就解決了。」六年級,「很好奇為什麼電流通進去,鈴就叮叮噹噹響。」他自製出電鈴。
最教人捏把冷汗的,是國中時他竟把自己當成導電體,自製馬達。當電流從食指短一截的右手、穿透身體、傳到左手,「整個人被電到,然後馬達就轉了,好 興奮,整個人像發神經。」他張開雙臂模擬當時動作,笑開了。然後以一種愛抽菸的爸爸不准小孩抽菸的口吻:「但我不建議任何人這樣試,尤其腳碰到地就完了, 就沒有電阻,電力會很強。」

科學家 校長
科學知識來自看書,還有父親。朱經武的父親朱甘亭是飛行員,原本在美國工作,中日戰爭爆發後,熱血的父 親丟下美國居留證、汽車,與十二名弟兄回國抗日。「他一回來就當南昌機場站長,聘書還是蔣中正給的。不過祖母反對他飛,他是獨子,就轉成維修飛機。後來十 二名弟兄都殉職,只有他存活。」他還說,父親個性耿直,因此官越做越小。朱家有七個小孩,經濟上頗辛苦。
不過朱經武反倒頗擅長與人溝通,擔任科大校長時便以身段柔軟沒架子著稱。他自我分析:「我想是從媽媽那裡學來的,我媽媽跟人很容易相處。」
二OO一年,從未當過校長、院長甚至系主任的朱經武,被力邀至遙遠又毫無淵源的香港擔任科技大學校長。他居然也答應。我想起那壺吸引他好奇嚐鮮的水蜜桃茶,想起馬達,問他:「當校長蠻冒險吧?」他眼一瞇,又笑了:「對!人家說這傢伙就是愛冒險,我太太就說我發神經。」
他妻子陳璞是數學大師陳省身之女,從小是天才兒童,十九歲就大學畢業,拿到經濟學博士沒幾年便在美國開銀行(Metro Bank,中文叫首都銀行),如今有十多家分行,歷經金融風暴仍安穩。陳璞廚藝甚佳,還會剪頭髮,丈夫髮型都由她操刀。不過朱經武年近七十仍烏溜溜的黑髮,則是他自己染,但他頗得意地強調只「染一點點」,意指絕大部分是自然黑。
接掌香港科大後,他大手筆挖角國際名師、各國優秀學生,又成立「高等研究院」,請來多位諾貝爾得主。他募款有一套,不像台灣的大學只會辦餐會,他是親自跟企業老闆一個個分別吃飯,「你明確講出學校的遠景,他們就會信任、支持你。」

生命中的 鑽石
也許還包括他比一般學者懂說話技巧,像前陣子他獲頒成功大學「李國鼎講座學者」,便一路從校長感謝到 院長,面面俱到後說:「我離開科大,人家說我從人生高峰走下坡了,但我發現今天是另一個高峰……」其實他獲獎多如牛毛,包括難得的美國國家科學獎。又如記 者採訪時將某項實驗搞錯,他便繞圈子說:「那個原先是這樣的……」從頭到尾就是沒說一句「不對」或「不是」,接著又稱讚記者資料找得多。
就像他擅長消除電阻,凡此種種讓他辦學時化解不少阻力。校長八年,科大排名迅速向前衝,其中EMBA更暴衝到全球第二。他本人也在香港刮起炫風,獲選「最佳大學校長」,大學新生因他而念物理,卸任那天,三千名師生手拿印著朱經武照片的扇子,視若偶像。
卸任後他重返實驗室。至此,幾次與諾貝爾獎擦身而過的他,還盼望嗎?他沒否認,並舉了個頗有意思的例子:美籍華裔科學家崔琦在八O年代便對「霍爾效 應」有重大發現,卻因諾貝爾獎在一九八五年已頒給研究類似領域有成的德國物理學家,崔琦便無緣獲獎。卻在一九九九年,崔琦獲頒遲來的獎項。
不過朱經武隨後又說了:「得獎是錦上添花,沒有也無妨,研究時得到的喜悅已經很夠了。」神色悠然滿足,像擁著珍愛名畫微笑入眠的收藏家。那是對某種事物的全然熱忱吧,如同電影中著迷飛行的斷指工程師。
電影還沒完,幾年前,年近半百的工程師搭著自製飛船,用斷指的手啟動引擎,白色飛船終於成功遨翔亞馬遜叢林上空,像顆發光的白鑽石。地球另一端呢, 一個把肉身當成導電體的瘋狂少年,也循著電流成了超導體大師,零下一百多度的冰凍世界多麼刺激迷人,那是朱經武的白鑽石。沒有諾貝爾,也無妨了吧。

後記香港才12所公私立大學校院,台灣卻147所,大學生年年被罵素質差,連學者都批。但朱經武這樣看:「香港算是菁英社會。而且社會向上走,教育水平自然提升,像香港以前才1%的菁英能唸公立大學,現在16%,平均水平當然下降,但以前的1%比不過現在的1%!」他 說,癥結在學校都搶當「研究型」大學,分散了資源,其實許多學校專心做好教學即可。
辦學以開明著稱的物理大師勸大家別緊張:「我當年讀書也被父母嫌太懶,我相信我祖父母也一定說我父母懶,但社會還是向上走,不要杞人憂天!」

延伸閱讀2008朱經武《蘋果》訪問 
2009朱經武《信報》訪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