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5月 15, 2010

別讓淚水白流

27/4/2010 姜素婷

【明報】哭有益!
眼淚能冲淡傷感,疏導情緒,甚至建起溝通的橋樑。
但,哭也有害!
沉溺哭泣的人,像跳線黑膠碟,陷於問題中,重複重複再重複,久久未能跳出去以新角度思考解決方法,眼淚也算白流了。

很難對一個哭泣中的人置之不理。
剛出生的嬰兒不懂說話,哭泣便是他們與爸媽溝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要(肚餓或生病),喚起他們的注意--試問有多少父母不去理會哭泣的孩子 呢?養和醫院臨床心理學家李永浩說,大人的種種回應,無論是抱起來呵護,更換尿片或餵食,都使嬰兒漸漸建立對親人的信任、依戀和安全感,長大後能邁出探索 世界的腳步,伸出建立人際關係的手。

哭有益 助接受現實
成人動輒哭泣很少見,然而一旦哭起來,旁人總會禁不住上前安慰--縱然不能替當事人分憂,但也會送上一句半句安慰的說話。因此,心理學家認為,哭泣的功能或許就是吸引別人的關心及同情,是與人建立聯繫的橋樑。

然而成人世界中,在別人面前哭泣或多或少是禁忌,但壓抑著也不是好事,因為--哭有益。李永浩指出,遇上親人離世,心裏痛苦,哭泣令人「接觸」傷心 這種感覺,接受親人「真的離去了」的事實,並過渡至重新認定未來生活的階段,否則當事人會沉溺於「為什麼拋下我」的想法,難以回復正常的生活軌跡。

不懂哭 轉化成痛症
不懂得哭還會產生其他問題。有些人出現一種叫「述情障礙」(alexithymia)的性格,他們感覺不到自己的喜怒哀樂,更不用說哭泣了。由於情緒不能疏導,於是轉而以身體不適來表達。一些遇過交通意外的人,事後查不出受傷的地方,但整天感到痛楚,固然可 能是患上了創傷後壓力症(簡稱PTSD),可是,交通意外後不是人人都會患上此症--若情緒向來鮮少表達,長期積弱,身體便趁機以不同的痛症代為疏導。

經常哭 像唱片跳線
另一個極端,則是經常以哭泣來發泄,一心以為「我哭過就好」,沒有從根本去解決問題;有些人則在接受心理治療時,往往在談到同一個問題時都哭,李永浩說,情况有如黑膠唱片經常在同一位置跳線般,當事人只會沉溺在問題中,未能跳出去以新的角度思考解決方法。

其實哭泣不是醜事,就算對成人來說也然,它能疏導哀傷的情緒,但不能停留在以哭發泄的死胡同,哭過後,總要振作精神,跨過眼前的難關,向新的一天進發。

沒有留言: